天然檫木混交林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1.生物生产量及生产力

来源 :中南林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as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湖南省沅陵县保留檫木较多的3种类型天然混交林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混交林中的檫木都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其林分密度为750~2500株/10~4m~2,生物量为150~300t/10~4m~2,净生产量为10~17t/10~4m~2·a。林木仍然处于继续生长阶段,各类型林分净生产量组成和林木层各组份净生产量的分配,都表现为基本一致的规律。
其他文献
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对311个北苍术野生标本地理分布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北苍术适宜产地空间分布状况,寻找适宜北苍术生长特性的区域。结果表明,北苍
为探究较好的谷子大豆间作模式,选用谷子农大8号和大豆晋豆25号作为试验材料,在不施氮肥的基础上设置谷子和大豆间作比例为6∶0(T1)、2∶4(T2)、3∶3(T3)、4∶2(T4)4个处理,
研究背景80%的人在一生中曾有过下腰痛困扰,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下腰痛常见的病因。对于有症状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原则上采用“阶梯疗法”进行治疗,随着椎间盘退变的加剧,治
明代医学家李挺在《医学入门》一书中指出久坐的弊端:“终日端坐,最是生死,人徒知久行、久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也。”
试验设置深翻秸秆不还田(PT)、深翻秸秆还田(PTS)、免耕秸秆不还田(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4个处理,测定收获后耕层0~30 cm剖面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以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晋中地区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TS和NT处理下土壤容重显著高于PT和PTS处理;NTS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均最高,而PT处理20~3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显著高
目的应用生物相容性良好材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I型胶原和壳聚糖,研制出新型的复合生物硬脊膜作为理想的硬脊膜修复材料。方法应用分子量为5万的PLGA共聚物使用溶剂
测定35个甜玉米品种的各项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明确各指标的水平、变化趋势和定量关系,筛选出适宜的甜玉米品质评价指标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间生育期、果
采用Robertson-Walker度规,求解Klein-Gordon方程通过分离变量,得取了零曲率的无限开放空间中K-G方程的空间波函数解析解,并对此解在无穷远处的渐近行为进行了讨论。
以速生意大利杨为材料,对刨花进行预处理后制成脲醛胶刨花板,用未处理刨花制成酚醛胶刨花扳,并进行后期热处理,分别测试它们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为有效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