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述情障碍评分,疼痛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在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除感觉项外,其他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感觉项、情感项、PRI总分、VAS及PPI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感觉项、情感项、PRI总分、VAS及P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采取团体心理治疗,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生活质量;影响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经检查未发现与相应主诉相关的躯体病变。该病在普通人群的终生患病率高达5.4%,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表现为头部、面部、胸部、腰背部、盆腔等多部位疼痛,常用抗抑郁剂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住院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共85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1~79岁,平均(57.8±8.3)岁。病程8~25个月,平均(12.6±4.5)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H2006126),起始剂量为30mg/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必要时给予60mg/d。
  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的同时,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过程如下。
  (1)准备阶段。个别访谈,通过访谈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主要包括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以及疼痛持续的时间。帮助患者分析其心理状态,找到可能引起疾病的原因,给予患者理解并引导其倾诉。其次向患者介绍本团体的形式、内容和流程,并让患者明白自己可在其中获得什么。
  (2)团体治疗阶段。第一阶段:第1~2次团体治疗,第一阶段的团体心理治疗的重点放在“自我”这个主题上,首先让团体成员彼此认识,对对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普及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重点是鼓励成员积极探索自我,认识自己,正确看待真实的自我。第二阶段:本阶段的团体心理治疗将围绕“情绪”这个主题。培养成员的共情能力,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其次,引导团体成员探讨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习正确的宣泄内心情绪的方法,促进成员自我探索。在治疗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引导成员交流应如何放弃抱怨的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如何更有信心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使生命变得有意义。第三阶段:本阶段团体心理治疗将围绕“接纳自我”这个主题开展。教授团体成员意想放松的方法,以此来缓解紧张和疼痛感,并督促成员长期坚持放松训练。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改变成员看问题的角度,启发其处理事情应有的方式,从认识自我走向接纳自我。第四阶段:本阶段邀请成员的家属参与进来,鼓励团体成员分享各自参加团体治疗后的感受及在团体中获得的支持和帮助。处理成员间情感上的“分离”,给予支持和鼓励,宣布结束。
  1.3评价标准
  1.3.1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评分为1~5级,l级代表完全不同意;2级代表基本不同意;3级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对;4级代表基本同意;5级代表完全同意,总共26题,共4个因子,因子1代表缺乏描述情感能力;因子2代表缺乏认识和区分情绪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因子3代表缺少幻想,因子4代表外向型思维。得分越高表示述情障碍越严重。
  1.3.2简化McGill疼痛评分量表(简化MPQ)该量表分为三部分。(1)疼痛评级指数(PRI)的评估:其中包括感觉项和情感项,感觉项是由10个描述疼痛的词组成,此项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描述疼痛的方式以及疼痛的程度,通俗的说就是:“是跳痛、胀痛、还是刺痛等?”“疼痛的程度是比较轻、比较重、还是无法忍受?”情感项共4题,此项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描述疼痛伴随的情绪以及此类情绪的程度,通俗的说就是:“是否存在害怕、厌烦、受罪等情绪?”疼痛程度分为无、轻、中和重度,分别以O、
  1、2、3分表示;(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一条100mm长的线段,最左端表示无痛(0分),最右端表示剧痛(10分),从左及右疼痛的程度不断加强,让患者用笔根据自己疼痛感受在线段上标明相应的点;(3)现时疼痛强度评分法(PPI)将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剧烈痛、难以忍受的痛分别以0、1、2、3、4、5分表示,最后对PRI、VAS、PPI进行总评,分数越高疼痛越重。   1.3.3生活质量评定运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lifeinventory)共有74个条目,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等维度来评定受评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18.0工具中的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述情障碍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在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症状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除感觉项外,其他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感觉项、情感项、PRI总分、VAS及PPI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感觉项、情感项、PRI总分、VAS及P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的典型形式。和心理因素有关的疼痛在许多精神障碍中都很常见,尤其是焦虑和心境障碍,但在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中,疼痛是最主要的主诉。
  由于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复杂性,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满足医疗和护理的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均证明,心理治疗在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临床中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以期为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有效地心理治疗方法,提高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在制定团体心理治疗方案时,让成员了解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以及躯体症状与情绪反应的关系。本团体心理治疗分为两个部分:健康教育方案和团体活动方案。健康教育方案主要是介绍有关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知识教育、开展针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疾病的讲座或讨论小组,团体活动方案则是有主题的讨论、成员游戏等互动,鼓励患者表达情绪情感,表现自我。两方案交替进行,目的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和扩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健康教育中,使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引导其理性缓解不良情绪,学会必要的管理情绪的技术和方法。在团体游戏中,有意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团体中,由于成员的同质性,再加上成员间的人际互动模式,他们彼此更易产生共情,进而不断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除感觉项外,其他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感觉项、情感项、PRI总分、VAS及PPI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感觉项、情感项、PRI总分、VAS及P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采取团体心理治疗,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局灶性脑缺血后产生各种类型的嗜酸性神经元(ENs)。为了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脑皮质中心区和周边区ENs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死亡相关因子在ENs中的表达。方法 夹闭蒙古沙鼠单侧颈总动脉制作前脑缺血模型,于3h至2周在显微镜下行ENs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光镜:细胞核轻度异常的ENs缺血3h后出现于中心区,12h后出现于周边区,calcium、μ-calpain、GRP78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神经心理性疾病,临床可分六种类型。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络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
“两课”是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觉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的一把金钥匙,是树立大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良好教科书。它能使大学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自2010
目的 观察并评价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食管静脉套扎的患者,精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效果。方法 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就诊的11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
目的研究年龄、性别、婚姻与精神状态、文化与职业、慢性腹泻及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病史、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结肠息肉史、家族史、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是否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和国民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热毒炽盛型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组34例。西医治疗组仅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法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度(PTA
目的通过比较Nesprin 1在不同癌细胞中的表达程度,为Nesprin 1与多种癌细胞之间的关系做初步探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Nesprin 1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此过程未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设置为对照组,其消毒手术器械158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