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学术年会纪要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西部大开发: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学术年会于2001年7月18~20日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及其有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有色、冶金、石油和国土资源部系统的百余名专家出席了会议.云南省科协、中国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中的20位专家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在西部省区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矿业、能源、水资源及其相关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他文献
元素硒早在1817年就被发现,但因产出稀少,数百年来只有几篇文章报导了自然硒矿物。易爽庭等手1988年在新疆伊犁雅马渡地区发现了自然硒矿物,其产出环境是低变质烟煤中含硒黄铁矿
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的浓缩理论在中、外文献中鲜有报道1),本文概要阐述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浓缩作用的基本概念、成矿流体浓缩的主要方式、研究方法和它的实用意义。1水—岩反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和中国地质学会环境矿物学分
期刊
广东四会-吴川断裂带茂名、三水、河源、连平-南雄等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和钕同位素资料表明,在92~38 Ma存在连续的火山作用,并在始新世早期(约56 Ma)火山作用源区从下
本文就有关银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的几个带有共同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生物矿化作用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形成无机矿物的过程,它与传统地质意义上的矿化作用明显不同的是生物体内的有机质对矿物的晶型和晶向有严格的控制作用[1].碳酸钙是自然界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来自采矿、冶炼、电镀、皮革、陶瓷等行业的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类污染主要以废水的形式排放到表面水体,
陨石母体间的高速碰撞会在陨石中产生强烈的冲击效应[1]。冲击变质特征和强度是冲击效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广东岩庄陨石是具有强烈冲击变质特征的普通球粒陨石,各种冲击特征非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