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苏东坡,家长且帮且放手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断然不会想到,他诞生980年之后,生平种种竟被小学生翻了个底朝天。《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等23份调查报告,中文系高材生都自叹弗如。这些研究文本内容翔实、层次清晰、有理有据,由清华附小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称是该校六年级小学生的假期作业。
  是真的吗?
  大众普遍质疑:小学生真有这实力?其中多少是家长代劳?校方解释称,是老师指导孩子完成,且此类作业并非首次。
  此说仍难服众:谁知过去的作业是不是也由家长代劳的?
  课题研究主体是谁,实难论证。但此事引发如此热议,我觉得不奇怪。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遇到过类似的事。幼儿园要求孩子做剪纸、绘画、折纸之类的作业,我都让孩子自己做。他尽力完成,结果他的作业带到学校,连上墙展示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其他小朋友做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我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些漂亮的作品里面绝大部分是家长代劳的,孩子顶多贴几颗星星、画几笔线条。
  类似的事发生过几次,孩子就感觉到挫败了,我也挫败。替他做?我觉得也不对。
  作为家长,我清醒地意识到,若完全交给孩子自己去摸索,他将极难有机会增长信心;而我完全代劳呢?会不会让他从此只知道依赖,并增长虚荣?
  换位思考,若我的孩子在小学六年级,接到要研究苏东坡的作业,我也会为难。
  若他确实可以独立完成,最好不过。若不然,基于之前的教训,我必得出手,但尺寸的拿捏,却得小心翼翼。既要给他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又要帮他做得有点模样。
  “这哪里是布置给孩子的?这就是给家长的作业啊!”九成以上家长在子女入学阶段,都会有此感慨。
  说到教育,我从不认为这只是学校的事,更不认同完成作业就是完成了教育任务。真正的教育,从来都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达成。
  面对学校布置的各类有挑战的课外作业,怎么办?
  若你看重孩子个人能力的发展,则可放手让他做。同时告诉他,你得尽心尽力,你可能完成得很好,也可能被打回、被笑话,当你为此而难过时,别忘了,你做了就有收获,这增长的能力是谁都拿不走的。


  若你既想支持孩子探索,又有意扶一把,就要让他明白:这是他的事,你是協助者。成果与荣耀,也当共有。亲子协作的体验,当然可以是幸福的。
  又或者,你根本不想让孩子经历挫败。你很能干,想帮他获取荣耀,于是,你无意识地就代劳了他的作业。那也请保持清醒,并让孩子明白:不论你的成果换来多少荣誉,或是被批评,都和他没啥关系———虽然你是真心想帮他。
  但你帮他的真正目标,绝不是眼前的舒适,而是将来某天,你可以完全放手。
  别让你的爱,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空间,令你所爱的孩子,学会了依赖与索取。
  不然呢?若干年后,面对能力弱化的巨婴、啃老族、妈宝男之类,那扑面而来的挫败与无可挽回的憾悔,会让你受不了的。
  眼前只是孩子一时的作业,孩子是你一生的作业。建立好各自界限的爱,才可真正令彼此受益。
  如是,作为心境平和的父母,你不会对清华附小的学生调研报告感到震惊。孩子必有收获的,大小不等而已。而这,不正是父母与老师的目标吗?
其他文献
共享单车出现后火遍了大江南北,随着基数的飙升,违规停放、公车私用、恶意破坏等不文明行为也随之产生。于是正义的“单车猎人”们横空出世,寻找违停、拍照举报。一辆单车、一部手机,他们按图索骥,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捕捉和维护那些失联、存在故障的共享单车。维护单车的同时,他们也在维护共享精神,维护城市的文明与秩序。  “打猎”是一种游戏  猎人组织:摩族猎人  创始人:庄骥 上海  2013年,庄骥从部队
期刊
2017年5月4日,中国新闻网一篇题为《90后已叹“人到中年”,你到底还是不是青年?》的社会报道,再次聚焦于“青年”的界定问题。  近年来,舆论中对于“青年”该如何界定的争议不断,各种版本的年龄划分甚至出现了“数据打架”。此外,互联网上,有80后感慨“老年危机”、90后自叹“人到中年”,这不由得让我们审视存在于年轻人当中的这些心理情感现象。  年轻人中尤其是90后为什么要“叹老”?第一是源于当前中
期刊
遇到一个小女孩,两岁的模样,站在孩子们常玩耍的土堆旁,对着远处一大丛萧条的植物嫩生生地叫着:“奶奶,奶奶……”  一位老爷子坐在椅子上听戏,他劝小女孩:“奶奶一会儿就回来了。”小女孩不听,往前走几步,张望着叫几声“奶奶”。我看看小女孩,那倔强劲儿可爱又有趣。我已经走过去了,又回头看她,再往前走的时候,眼前陡然一亮———一个老妇人出现了,她苍老的手中捧着一大把暖黄的野菊花。万物凋败、时序清冷之下,野
期刊
一片雪花的前身,是一滴水。  或许,它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脚下。它敬畏巍峨的冰山雪魄,满腔热血地汇入茫茫长江,去往那四季如春的江南。只因它听说,在那里,它可以终年不冻。  或许,它来自乌尤尼小镇的“天空之镜”,与其他水滴一起,构成了碧波如洗的苍穹。它在云间穿行,风中舞动,比连城的水晶更透明,比椋鸟的羽衣更轻盈。  或许,它来自银鳞浩淼的大海,曾托起撞向冰山的巨轮。它熟知游船的航向,清楚海豚歌
期刊
那一年,我在湖南卫视旗下做深夜的电台节目。无数次,在打进来的电话里,听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心伤。她们的每一句诉说,都是我在说;我给出的每一句安慰,也都是给自己。句句入心,也句句发自内心。  故事大同小异,有时候她是原配,有时候她是小三,有时候她是被始乱终弃的前女友,也有时候她是“蚊子血”与“白饭粒”,男人心里另有个“朱砂痣”与“明月光”。很巧,也可以说很不巧,这些角色我都扮演过。  是什么驱使她们
期刊
文岚姐:  你好!我今年毕业,在南京上了四年大学,爱上了这座温文的城市,决定留在这里工作。可是工作还没有定下来,父母却在考虑买房的事了,他们的理由是:本来希望你毕业回来的,现在你既然不打算回来,我们也不拦你。我们打算在南京买房,搬过去住,可以继续照顾你。我们这样够支持你了吧?  可是,我出来读书就是为了脱离他们,可以独立生活的,我有心同意他们买房投资,又真心不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跟他们捆绑在一起!可
期刊
近来热映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讲的是考场上作弊的故事。这种做枪手的经历,在我国古代的科举中,也是不乏其人其事。尤其是到了清朝,作弊手段更是花样翻新。在清代的笔记小说里,记载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尽管有所演绎,但终究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也算是留下了这方面比较生动详实的史料了。  枪手替考遭通缉  那时的枪手可分两类,一类是场内冒名替考的枪手,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当时,凡旅京应试士子工于书法的,每逢誊录
期刊
很少在家里养花、种草、养鱼,因为养啥啥死。从小到大,植物只能养得活绿萝,动物只能养得活金鱼,至于它们能活多久,还得看运气。  自己养不好,看见别人养得好就很羡慕。去朋友家做客,他家客厅那个“海底世界”般的大鱼缸,就让我流连忘返。朋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长假之前给我做好了一个鱼缸,送到了家里。  自然,鱼缸是经专业人士之手专心配置好了的,计有热带鱼若干条、增氧机、恒温棒、光照灯、过滤器、过滤石棉、砂
期刊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六度分离”的著名理论,这个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196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数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无论这个人是美国总统、非洲酋长,还是好莱坞超级明星。  这个理论对于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有启发意义的。何为“人”,古今中外有很多定义,但是马克思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最出名的一个。马克思
期刊
下了晚自习,已是晚上10点。孩子还等在家里,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推着自行車出了学校大门,才发现风大得要命。  长街寂寞,风声呼啸,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逆风,我蹬着自行车,使劲前倾着身体,可还是有寸步难行的感觉。路上的灰尘以及残余的枯枝败叶,被大风卷起来乱飞,有时扑到脸上,觉得嘴巴、鼻孔里被灌满了灰尘。  我觉得自己是游离在万家灯火之外的人,急匆匆奔赴属于自己的那盏灯。空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