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其次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途径。
  一、摆正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优化师生关系。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学,互动互学,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学生有了兴趣,就自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⑴能不能把与直接相加?⑵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安排目标明确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很多章节内容,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学具或教具,动手操作获取知识。这样,既简化了知识的抽象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从教学的本质上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体,是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让学生用剪子,图亲自剪、拼,拼成学过的图形,给学生操作的步骤让学生操作,然后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清楚的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记忆深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和激励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期待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发现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在教学中要时时以发现的视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的进行强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小学生年龄较小,还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待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只有学会好的方法,学生才会以主动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式去探究知识,才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五、建立激励的评价机制
  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也是学生改善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教师如果能够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个性特点,在互相理解及时沟通的基础上,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鼓励成功、鼓舞信心,有利于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从已有成功中获得激励,激发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积极主动的反思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激励的评价机制要求我们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要坚持正面观察,多肯定、表扬、鼓励,尽量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从而增强主体参与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地争取不断成功。这是主体教学的动力因素和促进手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其他文献
关联方及其关系的范围(一)关联方的判断标准《准则》虽然对关联方没有给出专门的定义,但给出了判断标准,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
【摘 要】 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一、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师教学观
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身规律与大众的文学接受心理两个层面,探讨了"金庸小说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以及其在创作和鉴赏方面为当代作家所提供的经验与启迪.
期刊
实训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实训场所—校内高职实训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校外高职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
异步电动机同步化后,电机所带负荷比较大时,会产生失步现象,根据异步电动机的负荷情况。从理论和实验分析同步运行时所需的励磁电流与功率的关系表达式。
由于初中数学基础不扎实,在学习"由坐标找点"一课中,同学们普遍找不到北,士气受挫.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成为见效的关键.笔者经充分准备,决定在下午第三节的"素质课"中,从
分析机电行业对数控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提出了建构新型高职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T型模式。
针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还在发展之中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构建高校人力资本评估量化考核模型方法。
通过对乳化重油稳定性、氧弹热值测试和生产的实际应用,得到一种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复合组成的新型多功能重油、燃料油添加剂.它既能将重油加水乳化,又具备催化、助燃功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