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以及心智发展水平的不成熟导致一些儿童从幼儿园阶段升入小学之后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为了有效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需要幼儿园老师在大班教学阶段通过课程优化、心理疏导以及家校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儿童在小学初期的适应性。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策略
  引言
  有效的幼儿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也是实现幼儿良好发展的重要教育场所。为了能够实现幼小衔接,做好学前教育、小学阶段的衔接,让幼儿能够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实现平稳的转换,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幼儿进入小学后可能出现的焦虑、畏难心理,才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1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知行不一,幼小衔接课程“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的入学准备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在教育实践中,这种意识并没有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上。由于缺乏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很多幼儿园教师没有树立幼儿中心的意识,忽视一日生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将幼儿园课程简单地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导致幼儿园课程尤其是大班幼儿课程“小学化”倾向严重。具体表现为:幼儿园从中班开始缩减游戏时间,增加与小学一年级相似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小学同步,幼儿被要求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端正坐好,认真听课。大班幼儿开始练习汉字的书写以及小学数学的计算。由于幼儿专注力和身体控制能力有限,不少幼儿在课上因身体疲惫、不耐烦到处走动而被教师批评,从而导致害怕上幼儿园。
  1.2幼儿园与小学合作流于形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主要衔接方式为: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认识小学校园环境及小学日常活动,让小学生给大班幼儿分享学习经历;幼儿园邀请小学教师为大班教师及家长开展主题讲座,帮助园方及家长做好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课程探讨,但由于幼小教育地位不平等、幼小教师合作意愿不强等,研讨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并不能触动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憧憬,教育效果甚微。幼儿园与小学教师缺乏对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深入探讨,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很多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没有形成让幼儿在小学低年级缓慢过渡的幼小衔接意识,这也是幼小衔接工作无法深入进行的关键因素。
  2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
  2.1全面化的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教师一方面要使幼儿的长知识能力、知识结构能够与小学阶段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形成衔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建设,这样尽可能的控制与减少幼儿进入到小学阶段学习时的焦虑、畏难心理。但是,就当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情况来看,主要是以知识能力、知识结构的衔接为主,相对比较片面。基于此,幼儿园要想提升幼小衔接的有效性,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就需要开展全面化、多元化的幼小衔接教育,并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积极的融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充分掌握学生认识水平、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适度的将小学一年级的相关教学知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幼儿能够循序渐进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这样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后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不能够随意、盲目、突击性的衔接,如果衔接教育的强度过高,反而会导致幼儿产生挫败心理。
  2.2深化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幼小衔接工作不能只靠幼儿园来进行,还需要小学主动与幼儿园衔接,包括教育、教师的合作对接。幼儿园和小学应开展但不限于组织幼儿园体验小学生活的活动,小学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园教师沟通,讨论幼儿在刚入学期间会出现的不适应问题,从而商讨解决方案。需要明确的是,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学习的所有阶段,而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小衔接应避免急功近利,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策略也应相应地融入幼儿学习的各个阶段,最终实现顺利过渡。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教师可以定期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情况,以便将来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3开展心理疏导
  第一,3到6岁的儿童在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且比较容易在外界的干扰下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很大的关系。1)幼儿园老师在大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儿童逐渐介绍小学阶段的教学变化并让儿童产生一定的心理预防。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儿童在学校中发生问题或者遇到困难之后应该及时向老师寻找帮助,不能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发脾气或者哭闹。2)幼儿园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儿童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尤其要在儿童之间发生矛盾之后通过及时的开导和教育来塑造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3)为了提升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简单的值日活动来对其进行锻炼,例如,可以引导儿童整理教室里的椅子。当然,在此类活动中要降低劳动的强度和难度,儿童的安全是开展一些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2.4促进家校合作
  1)老師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应该逐渐向徐学生家长讲解儿童在升入小学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适应性问题,引起家长的重视。2)针对幼儿自理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欠缺的问题应该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儿童提高要求。例如,引导儿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3)较长在日常教育中还应该注意对儿童进行学习习惯、遵守纪律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训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还需要幼儿园、幼儿教师、小学校长重视幼小衔接问题,并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幼小衔接,这样不仅能实现幼儿知识技能、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均衡、全面、连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席小莉,成颖丹,赵国栋.幼小衔接四十年述论——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2):93-99.
  [2]王蒙蒙,张悦歆.融合教育环境中家长参与特殊儿童幼小衔接的个案探索[J].基础教育,2020,17(1):101-112.
  [3]孔玲芳.在比较中探寻解决我国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5):191-193.
其他文献
一、后现代主义兴起  后现代主义是伴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产生的新学说。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等出现的弊端,进行革命性的批判与推翻,现代主义强调元叙事,倾向于构建世界,而后现代主义主张结构世界,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后现代主义指西方社会形态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相适应,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科技与理性发展的产物,以反思和批判以启蒙理性为核心内容、以工业化为基
期刊
一、案例背景  1、指导思想  把教学看作是一个由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及教学过程中的“悟”为三大部分,组成的含有多要素的和谐整体。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对导数概念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的演绎、探究和揭示,组织和推动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的是引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具体引例提炼归纳出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用函数的思想去认识导数从具体点向开区间拓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合作,探
期刊
摘要:近些年,国家体育课程不断地深化改革,导致了在课程当中排球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并且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中学排球课程中“逐层提升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排球;逐层提升;教学模式  引言  中学阶段的排球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现状,以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逐层提升教学”模式符合新課程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利用互联网辅助生活和其他活动的进行,在教育活动上也不例外。为迎合教育新形势,在中职数学课堂上采取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目前,翻转课堂还处在实验阶段,应该得到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基于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对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深化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中职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为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对相关知识切身体会,从而形成良好的掌握与理解。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就应该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引起关注,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不高的原因,然后探讨了对应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给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意识;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看作教
期刊
摘要:篮球是一项身体接触性的团队运动,具有频繁的身体接触和高冲击力的步法等项目特点,涉及短跑、截球、旋转、变向、跳跃和落地等复杂动作,这些动作都会使身体损伤。本文对中学篮球运动员训练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篮球运动员;训练损伤;原因预防  引言  篮球运动中,许多技术性动作都需要关节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果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比较差,那么往往就會需要用身体其他部
期刊
摘要:在人类的精神文明进程中,语言是重要产物,它产生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更加通畅的交流,它由多种语法组成,包含着不同的含义。而绘画作品的形象具有可视性,在绘画表面有效运用形、色、线等元素便构成了绘画语言。有绘画语言的载体和形式不同,其表达的实际意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只有深入挖掘绘画艺术语言,了解绘画语言的真正内涵,才能充分挖掘绘画艺术中包含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绘画;艺术语言;分析;解读  前言:
期刊
摘要:作为重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在创新方面也对于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加工专业是中职学校中一个重要的热门专业,适应中职学校的发展需要,新形势下,机械加工专业应重视在实践教学之中开展教学创新工作,以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对于机械加工实践技能与方法的系统掌握。为此,本文主要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现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英语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工作难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英语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难有保障。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发展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必然,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推动小学英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创新;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大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首先,虽然大数据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期刊
摘要:”Shall”和”may”是法律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也是涉及纠纷最多的情态动词。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shall的用法进行了论述,鲜见对“may”的研究。关于“may”用法的现有研究主要从语言学和翻译学角度进行探讨,未能从法学案例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拟以两起相似案件探讨“may”一词多义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法律风险,针对实务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建议。  关键词:法律英语;May;S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