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赵本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星和模仿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模仿赵本山起家的草根演员张二楞,在近来关于赵本山的各种传言中陷入了窘境一一他的人生,正在上演另一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黑色喜剧 张二楞最近心里挺烦。不久前,这位靠模仿赵本山起家的草根演员,在深圳各地打出“力挺本山”的横幅,声援自己“身陷低谷”的偶像。但他仍然无法改变自己所遭遇的窘境——他的演出生意,依然持续着几个月来的冷清。 明星和模仿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十多年间,凭借模仿赵本山,张二楞收获了爱情、财富和房子。而如今他却开始担心,因为网络上关于赵本山的谣言四起。今天:一损俱损 1月底的某个下午,广东东莞,一个久违的声音在一家塑料盒装厂的操场上响起:“春风轻轻吹,小鸟展翅飞,大家来鼓掌,庆祝我们本山老师又回归!” 东北腔儿、铁岭味儿——身着蓝色中山服、头顶老年鸭舌帽、裹着铁岭土炕味道的“赵本山”,在这场年会上第二个出场。他拿捏腔调,说着开场白。 台下近千名观众传出稀疏的笑声,有人笑这句真假难辨的俏皮话,有人笑他略有些狰狞的表情一一山寨版的赵本山将眉毛努力地上扬,下巴几乎贴到了脖子上,好让自己的圆脸变长,更像个“猪腰子”…… 他叫张二楞,本名张春玉,一位专门模仿赵本山的草根演员。他已经许久没接到这样的“大单子”,所以特意从深圳赶来,表演得很卖力。排在第二个出场其实有些让他屈尊;若在以前,张二楞可都是压轴出场的“腕儿”。 现场的气氛却有些冷清,直到几分钟后,山寨小沈阳(张二楞收的徒弟,小沈阳模仿者“小太阳”刘尚虎)上场,掌声才开始热烈起来。于是,一旁遭遇冷落的“师傅”反而成了配角。 现实中,山寨赵本山的处境,同样远不如一年前风光。一家国企客户刚刚取消了他的“演出订单”。世态炎凉——曾经他们把张二楞当大腕追捧,如今却连句客套话都没有了,只撂下一句:“最近赵本山负面多,不要了。” 往年岁末,是张二楞生意最好的日子——一个月能有三十多场演出,巅峰时期甚至演到五十多场,整月下来收入四五万不成问题。然而现在,张二楞算了算:一个月,才接近10个单子。 早在被冷落之前,张二楞就已经嗅到了职业的危机。2014年,反腐大潮袭来之时,生意就已经开始比前年少了。 在往常,国企的年会,各地镇长、村长家的红白喜事儿,都是钱多不还价的痛快生意。那时候,张二楞能拿到2000~5000不等的高价。但自从反腐风暴开始,这样的生意就逐渐没了。一个原本签了合同的惠州事业单位临时取消了订单。那一次对方还挺客气:“对不起,风声紧,不演了,但钱照给,酒照喝。”——这样的好事儿,张二楞从此再没遇到过。 当时张二楞还以为,过了反腐的风头就好了。他不曾想,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也陷入危机——2014年,接连错过全国、辽宁省乃至铁岭市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后,外界对赵本山传言四起。 张二楞想不明白,为什么2014年年底清华大学教授肖鹰,要批评赵本山的二人转是“低俗秀”。因为常年模仿,他跟人聊天也会不自主带有“本山”的特点一一比如突然抖下眉毛,比如时不时歪起嘴。 他最难以克制的动作,是双手动不动便在空气中“摩挲着什么”。那是《牛大叔提干》里的动作——是赵本山“借角色之手,控诉乡政府公款吃喝却不顾民生的做法”。张二楞说: “这些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啊!” 张二楞的一切都来之不易。他如今是深圳龙岗区保安艺术团艺术总监,拿着一份稳定工资,头上也顶起诸如“龙岗区曲艺家协会副会长”等光环。用他的话说,如今看似平静,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小品《就差钱》里的台词响彻耳畔一一“这人生就好比是一架飞机,不在飞多高多远,关键是平稳着陆。”昨天:一荣俱荣 张二楞坦言,自己现在的一切,几乎都“借了本山老师的光”。 1980年代末,还在部队当文艺兵的张春玉,开始琢磨赵本山早期的《摔三弦》、《小草》等作品。为做演出服,他与做裁缝的妻子徐柳(化名)相识:“她也是赵本山的粉丝”,“模仿赵本山,竟然赚了个媳妇”。 也正是那时候,赵本山因为央视春晚一炮而红,渐渐成为全民偶像。1996年,转业期间的张春玉,因为在演出中模仿《小草》中的小脚老太太,而被一家啤酒厂的老板相中。他当了酒厂宣传干事,负责推销产品。老板把他当成宝贝,特意给他分了套房——“也托了赵老师的福。” 那时候,张二楞是啤酒厂的“法宝”。啤酒出现质量问题,张二楞被派去公关。请烟草专卖局领导吃饭,几杯酒还不够,他又学了几段赵本山的小品。一桌人哈哈大笑,事儿就算办成了。第二天,领导在电话里说:“唉,算了!咱都是哥们!” 啤酒厂改制,张二楞却没有下岗。一家白酒厂看重他,马上又把他请去,还给了个头衔——“市场开发部宣传队队长”。那时候,他学赵本山越像,酒就卖得越好——人们一看路边有个“赵本山”做推销,立马围拢上来。 2006年,张二楞上了星光大道,火了一把。名气大了,也成为演出中介眼中的香饽饽。他的演出费从一开始的两百元涨到上千元。后来,张二楞干脆辞了工作,来到深圳,专职靠表演模仿赵本山谋生。 因为赵本山,张二楞有了票子、车子和房子。他也一直试图和偶像攀上些关系,哪怕仅仅当面表示下感激。 那时候,他曾联系到一位给赵本山写过剧本的编剧,希望“能引荐自己到到东北发展”。对方可能误解了,回答的大致意思是一一现在东北都让赵本山的班子占了,没你发展的空间,不好办。 后来,一档选秀节目编导邀他试镜,问他:“梦想是什么?”张二楞想都没想:“我想见到赵本山老师。”对方当时说“好办”,几天后却支支吾吾地告知,事情黄了——因为本山传媒要求,上节目得先买他们的电视剧,“请不动啊”。 “我就想见他一面,咋就这么难!”张二楞感叹。很多模仿者都知道想见赵本山本人一面有多难。2007年,深圳卫视举办的《中国笑星模仿秀节目》,入围决赛圈的“赵本山”就足足有二十个。节目结束,赵本山在人群簇拥下正准备离去,保镖拦住了大部分试图搭话的“假本山”。想合张影的张二楞也上去拉了一下。 他记得,赵本山只瞥了他一眼。 2011年,张二楞终于如愿以偿。辽宁卫视的一档节目上,他第一次与赵本山说上了话。台上,张二楞妙语连珠:“最近我越长越年轻,都说我像宋祖英”,接着又“祝福本山老师身体健康”。 当时作为评委的赵本山大病一场,刚刚出院,头发比以前白了。“可能话说到心坎里去了”,赵本山台下听得脸都红了,冲上台跟他聊起来:“您深圳来的啊?……有啥事儿,咱台下再说!” 张二楞高兴坏了,有点“人来疯”:“本山老师啊,见您一面太难了,除了辽宁卫视,别的卫视都请不动您啊——不买您的节目,您不来啊!”已经回到台下的赵本山显得而无表情,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冷场。 主持人急了,“掐了,掐了!”于是,“台下再说”这事儿,最终没了结果…… 张二楞也尝试过“曲线救国”。通过老乡介绍,他找到扮演“刘大脑袋”的演员刘流,向对方磕头拜师。他曾想让当时担任本山传媒副总的刘流帮忙引荐偶像。但后来,对方委婉地告知,自己“就是个打工的”,实在说不上话。 追星期间,张二楞自己也成了深圳的“腕儿”。凭借模仿秀,他在深圳买了房子、车子,攒下了十几万的积蓄,还以自家客厅为办公地点,成立了“二愣传媒”经纪公司。 他也学赵本山收了十几个徒弟,这几年与时俱进,还拍了好几部微电影。他的徒弟、小沈阳模仿者刘尚虎说,一起演出这么多次,“师傅从没从我的出场费利抽过水(即拿提成)”。 单子多的时候,张二楞一天要马不停蹄地赶场。为节约时间,他会要求把节目提前,但客户希望他在最后压轴。 终于,他的大腕儿脾气也来了。发生争执,他就撂下一句“那我不演了!”。对方立马服软——比圣旨还管用。明天:期望“一切如昨” 山寨者与明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山寨”的日子越发难过。用张二楞的话说,一整个民间的模仿圈子,都“盼着本山老师好好的”。谁都不愿看见“一个本山倒下了,一群本山没饭吃”。 张二楞也曾想在演艺事业上“另谋出路”,继续走下去,但几乎没有机会。他认识一位模仿者,长得很胖,最早模仿臧天朔,后来臧“进去了”,又转而模仿尹相杰,结果运气不好尹也“进去了”——他没辙了,因为脸宽,只好模仿汪峰,长得不像,观众根本不买账。 张二楞也考虑过要不要留一缕刘海,模仿潘长江?——可他很快打消念头,一是个子没那么矮,二是不愿放弃自己热爱的偶像。“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山老师,他是我的偶像,我心中神一样的存在。”他说。 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加剧了他的忧虑——虽然这些消息往往捕风捉影。一位从铁岭起家的辽宁省领导落马,他开始担心;人们翻出赵本山向重庆某落马领导索字求墨的照片,他开始担心。 流言里的任何一个字眼,都如悬在头上的刀子,让张二楞寝食难安。 去年年底,一个做策划的朋友给他出注意,让他在公开场合“力挺本山”。他本想请一个书法家朋友写个横幅。对方听罢却立即拒绝了。 张二楞不甘心,自己打印了横幅,在公益演出结束后当众展示。他自称“承担着不小的风险和心理压力”,结果却收效甚微,甚至还挨了骂。一个当地机关的朋友也打电话劝他:“别瞎闹了,万一把你那些职务都抹去了怎么办?” “以前他很质朴,现在因为频繁的商演,有了一些油滑的毛病。有时候,他甚至开玩笑叫我‘干爹’,让我很反感”。曾为赵本山写过剧本,并与张二楞合作过微电影的编剧尹兴军说,“我认为,他应该做自己,不要以模仿为荣了。” 在一次深入地交谈之后,张二楞用少有的严肃语气跟我们谈起了自己的心病:“我怕,我怕失去现在的一切。我已经50岁了,这个岁数,想东山再起,很难了。” 他说这话时,一字一顿,神情落寞。他说,赵本山在最近一次演出中,说的那句“我就是个演员”,几乎让自己也落泪了。他觉得,自己和赵本山一样,“都是为了生活”。 几个月来,他经常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心里像是有小虫子爬来爬去——房子的房贷还没还完,又该给儿子置办房子了……这一切咋整? 他的坚持似乎换来了一丝希望。1月份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他突然看到手机里弹出一条新闻:“赵本山接到政协开会通知,正积极准备提案”。一瞬间,他的眼眶湿润了,一拍大腿,只感觉“心头一块石头落地了” 心情一好,张二楞又开始乱想:“哎呀,我总算盼来好日子了。过了这个坎兒,本山老师没准会收我为徒呢……”(资料来源:搜狐网)
其他文献
从快速崛起到黯然落幕,“温州炒房团”所代表的投机资本,终究不过是中国楼市中的匆匆过客 一月中旬,浙江产权交易所发布的一条拍卖公告,在温州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温州最大的建筑企业、曾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4216万元的底价拍卖所有股份”。 过去十年,温州制造业的持续衰落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制造业利润率越来越低,前些年房价节节攀升,很多制造企业投入到房地产行业,但随着温州楼
期刊
随着股价大涨,汉能薄膜发电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大股东李河君成为16年来中国内地新首富。李河君是谁,他的公司到底有没有海外媒体报道的那些问题? 有人比马云还有钱?1月27日,随着股价大涨,汉能薄膜发电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大股东李河君战胜马云、王健林成为16年来第12位中国内地首富。 去年,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被称为近年富人榜上最大的
期刊
距离全国两会尚有月余,各地两会正纷纷举行。一名人大代表在网络舆论场“走红”,却不是由于他的议案。 1月24日凌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93号房主偷挖18米深的地下室,导致路陷屋塌的事故。媒体报道,93号院业主李寶俊是江苏省徐州市人大代表,震惊舆论。 与此同时,“德胜门内大街93号院”,也成为近期出现率极高的地名。 其实,李俊宝挖地下室并不是个案,在许多房产中介眼中并不稀奇。挖地下室,是大多数购
期刊
没进银行之前看到的是肉,进了银行体会到的是挨打,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围城效应。作为普通人,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去体会和感受自己所在的工种正能量的一面 为什么大学生都想去银行工作,而银行人总是告诫大家莫进银行。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银行就像一个围城,里边的人想出去,外边的人想进来。围城内外,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思量。外行看光鲜,内行叹心酸 其实,无论多么让外人羡慕的行业
期刊
进这是世界第一大赌城,但2014年6月,形势却急转直下,澳门幸运博彩出现负增长,这成为动荡和转折的开端,赌城被罩上了阴影 在澳门最老牌的博彩企业——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新葡京赌场,金碧辉煌的一楼大厅,赌客们簇拥着一尊马首铜像,铜像来自圆明园,由赌场的老板何鸿粲博士以6910万港币购得,一旁的说明上写着,这是清代雕像的世界最高拍卖价。 这是在澳门会发生的事情:赌场里的动物,也有金钱的重量。 与
期刊
日前,财政部、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一个名字冗长的文件,全稱是《关于开展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然,相关部门的文案并不擅长给文件拟定标题,或许,该向门户网站的编辑讨教一下:怎么才能弄出一个吸引人的好标题。  但《通知》的魅力真不在于标题,短短的几页纸有可能改变中国400多家互联网彩票投注站的命运,更有望重整中国彩票行业的利益链。  自《
期刊
当这样的撕扯与纠结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困扰,所折射的,至少是这个社会大转型的一个侧影,就像沉重的列车在急转弯处,发出巨大的摩擦声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描写了一对年轻夫妻,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移居在云南的一个小镇,种菜、做饭、骑车、在月光下读书写字,恬静淡然的画面诗一般的美丽。我相信,这样的镜头会触动无数人的心灵,他们内心深处一定或多或少向往这样的生活。 但是,我更确信,没有几个人能够像他们一样把
期刊
戒烟,对雾霾保持警惕,按时体检,生命有时就是无常 近日看到《上品寒士》的作者贼道三痴得了肝癌的消息,心里沉重无比,因为我在几个月前有相似的经历。 本来我没打算跟别人讲,现在想想,讲出来,或许能够让更多人重视健康检查,避免悲剧。毕竟,熟人身上经历的事,比科普文章有更大触动。体检 2014年9月份,媳妇家那边有亲戚得了肺病,家里人都去检查了一下。于是媳妇催促我也去做个低剂量胸部螺旋CT。我开始根本不乐
期刊
台湾复兴航空失事,很多人在看到新闻后,脑袋里都会闪过一句话:“怎么又是复兴航空?” 梳理两次空难后的那些数据以及细节,我们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台湾复兴航空一架从台北飞往金门的ATR-72客机,于2月4日上午近ll时在台北市南港坠河,机上58人,有19人遇难。人们在为不幸遇难的乘客祈祷的时候,也将视线聚焦在这家台湾第一所私营航空公司上。 很多人在看到“复兴航空空难”的新闻后,脑袋里都
期刊
冲印胶卷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下班高峰,整个城市的车水马龙在冬日早已暗下来的天色里串联成一条条红色金色的光带。公交车站上都是下了班等车回家的人,在冰冷的空气中,目光急切地望着公车开来的方向。 我站在人群后的人行道上,身后是一家临街的食品杂货铺,一个20多岁的女孩站在杂货铺前拿着公共电话的话筒,说话声随着冷风断断续续地飘进我的耳朵,“今天是26号啊……是生日呢……吃过饭了,爸妈呢……工作挺忙的……” 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