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生流行病学笔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的特点,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试题的难易程度,改善笔试考试的客观合理性。该次笔试考试试题总的来说难度偏易,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偏难;试题的区分度总体合格,其中多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的区分度比较好。该次试题分析提示同学们对多项选择题考核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透彻,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此方面的讲授,为我们今后提高命题水平和考试质量,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流行病学 试卷分析 预防医学 五年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03-02
  《流行病学》是哈尔滨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培养本科生创新和探索精神与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该校主要采取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来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评价教学效果,其中笔试的考核占到70%。试卷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必查材料之一,在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对流行病学笔试试卷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在笔试考核过程的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流行病学笔试试题的质量,为评价学生能力、评价考试的整体价值提供重要信息[2]。
  该次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级预防医学本科生《流行病学》笔试成绩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探索在笔试试题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为了评价在该年级同学展开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即,讲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2008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的96名学生,教材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流行病学》为主要教材(詹思延主编,李立明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理论72学时,实验40学时。其中,我们以病例对照研究共计4学时的教学内容,分为2学时LBL教学方式,2学时PBL教学的理论课。另外,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一轮4学时的讨论课,每个小组16位同学。笔试试题是全体授课教师共同商讨拟出的4套笔试试题中随机抽取的一份试题。本地研究的目的是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测,并对该次所使用的试题进行评价和总结。
  1.2 评卷方法
  所有出题教师共同商讨拟定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最后由教研室主任以及本教研室的老教授把关确定该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评卷过程是匿名评卷,按照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由本教研室的两位非授课教师对各个题目分别进行独立评阅,然后再由另一名教师进行校对核实分数。
  1.3 成绩录入与分析
  由两位教师将每份试卷的答题得分情况输入标准化数据库中,由教务科相关人员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和校对,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和相应的统计分析,并计算相应指标。
  1.4 分析指标
  1.4.1 难易度(P)
  试题难易度,反应学生对某题目做出正确回答的百分率,用难度指数(P)表示[3]。
  客观题难度指数:
  主观题难度指数:
  难度P<0.4为难题,0.4≤P<0.7为适中题,0.9≤P≤I为简单题。
  1.4.2 区分度(D)
  区分度,指某题目对学生掌握程度的鉴别能力,用区分度指数(D)表示。区分度指数(D)由由高分数段和低分数段学生的平均成绩计算得出[4],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XH和XL分别为高分数段和低分数段学生在某题目的平均得分,Xmax为该题满分。D≥0.4,区分度为优良,0.4>D≥0.3,为合格,0.3>D≥0.2为尚可,D<0.2为差[4]。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该次测试所用试卷的主要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分值分别为15、15、20、20、30分,总计100分。96名考生中,最高94.5分,最低40分,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8.26分。不及格2人,不及格率为2.1%。笔试成绩总体情况见表1和图1。
  2.2 试题难度分析
  该次笔试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80,整体偏易。整份试卷中难题和偏难题共计4题(占9%),而且,难题和偏难题全部属于选择题,其中,包括2项单选题和2项多选题。另外,该次试卷中,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应用题总体上偏易。该次试卷中各题型的难度分析情况见表2。
  2.3 试题区分度分析
  试题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一个指标和依据,评价试卷将能力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区分能力的指标。该次笔试试卷的总体区分度为0.3,区分能力基本合格。区分度优良的题目共计30题,占总题目的70%。值得注意的是10项多选题的区分度均超过0.4,单选题中也有10项(占单选题总数的67%)的区分度超过0.4,区分能力优良。各题型区分度分析情况见表3。
  3 讨论
  该次笔试试卷为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级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考试试题,试题类型共有5类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考核内容基本覆盖平时理论课以及实习课上所讲授的各主要章节的重点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思考、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包括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解掌握,熟悉以及了解的各方面的知识点。
  该次考试是对2008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次期末综合能力测试的一个部分。笔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1分,整体成绩偏高,整份试卷的难度指数为0.8,说明该次试卷的题目整体偏易。从试卷分析的结果来看,选择题的质量较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然而,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目相对偏易,区分度较差,在下次的考试前,应该着重提高该部分试题的质量。   从各题型的得分情况来看,多选题是得分率最低的,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点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单选题得得分率次之;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的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记忆性的内容比较熟悉。另外,鉴于该次考题综合应用题的难度偏易,主要也是由于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运用,而没有对一些难点知识进行深入考核的原因。此外,由于本校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流行病学相关题目主要是选择题为主,尤其是多选题为主要的难点,所以,该教研室此次考试题目的重点也就放到了多项选择题的考核上。所以,该次考试的题目,在多项选择题的难度上偏大偏难,不出意外。不过,由于此次考试的时间上可能偏短,因为有各种题型的综合,主要是在名词解释,综合应用以及简答题上所用的时间偏多,所以造成了学生在多项选择题上所花费的时间有限。另外,多项选择题的分值也不算太高,所以,同学们更多地把时间花费在了分值更高的题型上,导致了多项选择题的得分情况不太理想。我们这次的多项选择题的难度是参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设置的,所以,从该次考试的结果来看,同学们对多项选择题的掌握还是未达到理想的程度,仍需加强。
  试卷分析有助于评价试卷的质量,有助于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1]。通过对该次流行病学笔试试题的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为我们今后提高命题水平和考试质量,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对考试成绩等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以评估考试试卷的质量,及时把有用的信息反馈到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师,根据相关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促进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万励,吴洁明,卢雪燕.以考试质量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监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0):170-171.
  [2] 蔡琳,许能锋,何保昌,等.《流行病学》试题库的应用与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30-32.
  [3] 程真珍,封敏,黄艳春.医学检验技术四年制《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试卷分析与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8):1009-1101.
  [4] 朱敏辉,郑宏良.临床医学八年制与五年制耳鼻喉科试卷分析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8):69-71.
其他文献
中医外科学领域广博,包括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其他外科疾病等。本文介绍了疾病专科化、行业西医化、执业
会议
Running a primary school for migrant children is more than a job Yan Zhaoshi never thought his life would change so dramatically at the age of 42. A local Beiji
晋粮与亚盛合作,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家育种猪的全国布局计划,同时也能利用此次合作契机,加快提高山西省整体生猪养殖水平,促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The cooperation betw
郑则敏认为脉管病痛证之病因在于“瘀”,治法贵乎“通”,治疗之关键在祛瘀血,通经络,调畅气血,提出“痛须用虫药”的观点。在治疗脉管病痛证运用虫类药中,重在选药精当,合理配伍以提
郑则敏主任医师潜心研究周围血管病防治工作,运用中医治疗本病,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提出预防为主与早期治疗,重视辨病与辨证,强调全身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与天地人合及三因治宜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是指由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胶质瘤的一种,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难治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神经上皮肿瘤的21.2%~51.6%。星形细胞瘤常生长在
迟景勋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外科40余载,潜心研治周围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介绍了迟景勋对脉痹和脱疽的辨治过程和取得的经验。
目的:探讨肢体淋巴水肿中医辨证分型和超声显像改变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 方法:对107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探讨中医证型与超
会议
陈淑长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席专家,我国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从事周围血管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周
本刊讯:一向关心支持《小读者》成长发展的著名女作家、诗人、本刊顾问柯岩,于2011年12月11日13时35分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2岁。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柯岩在儿童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