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管理研究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主要从项目管理理论方面来研究。首先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管理企业结构的转变进行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企业和项目的关系,项目经理部定位等方面对企业项目管理机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结构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Qu Ze1,Wang Ying2,Hu Sheng-jun3
  (1.Beijing Beijing Railway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mpanyHaidianBeijing1000000
  2.Beijing Railway Bureau Engineering managementBeijing1000000
  3.Han Huang Railway CO., LTDShijiazhuangHebei050000)
  【Abstract】Article mainly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o study. Firs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business enterprise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line. On this basis, the use of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basic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projects, project manager positioning in terms of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basic theory of in-depth theoretical stud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can learn to provide the methods and ideas. Has som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strong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Construction;Project management;Corporate structure
  
  1. 企业结构的转变
   建筑企业必须坚持劳务层和管理层的分离,由劳务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变。由于建筑产品固定性与施工生产的相对流动性,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必然要走向两层(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分离和转化。这在更深层次上是因为建筑产品虽然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但组织施工生产中必需的生产要素以及他们的占有方式和支配方式都是相对流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的项目需求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及各种资源。与此同时,项目构成的层次性,投入产出的经济性,组织施工的社会性更确定了项目本身必然要求项目部构成人员相对稳定,施工队伍视需要随进随出。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两层分开的目的是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有竞争能力的新的企业组织业态,力争使建筑施工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项目管理科学化、劳务管理基地化、施工队伍专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样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框架,完成企业由劳务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的转变,使各类企业通过对建筑市场的细分,以不同层次进入市场的不同领域,占领市场,向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
   2. 企业各结构层的关系
   深入研究企业层,项目层,作业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企业新型项目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不管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新型的民营企业,都必须深入研究企业层,项目层,作业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新型项目管理机制。即:公司总部为企业战略决策管理层,项目经理部為建筑产品的项目管理层,劳务分包和专业施工者为施工作业层。
   企业层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制定企业的战略,建立实现这种战略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的核心资源,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的核心文化,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项目层的主要功能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要求,实施建筑产品施工主体的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
   作业层的主要功能是:依据自身资源优势,专业化特征,贯彻执行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接受项目层领导和控制,实现项目的具体目标。实践中,必须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关系,建立新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项目管理机制。3. 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定位
  3.1坚持以矩阵式为主的项目组织结构形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项目管理与专业职能部门的矩阵关系。即按照“精干、高效、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的原则,设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和精干有效的项目经理部。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两个方面是企业总部的常设专业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项目经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各专业职能部门是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施工合同签订,企业法人确定项目经理人选后,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需要设置项目经理部各岗位人选。在组织过程中,项目经理和部门协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二者的双重领导。在项目结束后视情况决定留用,解聘等。
  3.2项目经理部的定位。
  项目经理部的定位应该根据项目的需要,企业的项目管理机制来定位。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企业中,应该坚持“一次性”的定位,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性组织机构;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这三个“一次性”的目的是真正做到组织机构层次减少,人员配备精干高效,管理对象直接到位。
   4. 项目经理负责制
   不论是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还是采用项目经营承包的管理机制,项目经理都居于项目管理的主导地位,因此,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十分必要的。就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企业来说:项目经理负责制是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内容包括:企业各层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的地位和素质要求,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体系等。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企业法人的授权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之竣工验收,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现代管理方法,实施全过程,全面的管理。
  5. 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5.1加强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力度。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方面的需要,今后将重点搞好项目经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WTO基本知识,国家新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应用,以及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项目管理等的培训。目的是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知识层次和整体管理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懂法律,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高层次,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人才。
  5.2使项目经理的职业化建设向市场化发展。
  实施项目管理者市场准入制度,填补了工程建设领域执业资格体系的空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项目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和实现项目经理的职业化建设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按照规定我国建造师分为两级:一级和二级。
  6.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的发展
   项目成本核算制是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成本要求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这是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一个重点核心问题。推行项目管理必须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合理划分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和经济利益。
  7. 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项目部要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和安全管理都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点,它是直接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窗口,是项目经理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管理形成建筑工程产品的重要场所。把企业形象战略的基点定位于现场,把施工现场管理视为企业的“窗口”,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8. 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发展的主要途径
   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强化项目管理,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企业运营主体的三个升级。
  8.1坚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从本质上讲,企业改制和项目管理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项目管理的调整和生产力发展关系,项目管理的推行将为企业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并巩固和发展企业改革成果;企业机制改革将为项目管理注入动力,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小斷提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
  8.2坚持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要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综合协调与监督控制;但又由于企业的基点是项目,企业必须为项目创造良好的运作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促进项目管理的目标的实现。
  
  
  参考文献
  [1]张青林,项目法施工指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
  [2]刘新梅,工程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3]张三力,项目后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2)07-29-185
  [作者简介] 曲泽(1963.11-),男,籍贯:河北省怀安县,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北京京铁房地产开发公司。
  王颖(1981.6-),男,籍贯:河北省张家口,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北京铁路局工程管理所。
  胡胜军(1979.06-),男,籍贯:河北元氏人,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邯黄铁路责任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采暖两种热媒介质方式的分析,对比正常运行时,两种采暖系统的利弊,确定了适合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的采暖方案。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蒸汽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经济技术比较  Thermal power plant in cold areas the main heating methods On  Yao Qiang  (Shaanxi Provin
期刊
【摘 要】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浅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道路养护;养护管理;管理措施  在我国的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
期刊
【摘要】牛营隧洞开工以后,由于出现软弱夹层和流砂、渗水,致使工程被迫停工,工程采用了 “超前排水、加强支护、短尺掘进”的技术方案,并总结出了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关键词】软弱夹层;排水;支撑;开挖   Flow of sand tunnel collapse cattle camp technical processing  Gao Li-qiang  (Pengyang Water
期刊
【摘 要】保温板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施工操作要点。  【关键词】保温板;施工;问题;要点  1. 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1 外保温系统的脱落:  (1)所用胶粘剂达不到质量、性能要求,采用机械固定时锚固件的埋设深度和锚固数量不符合设计规范;粘结胶浆配比不准确,选用的水泥不符合技术要求;粘结面积过小,未达到相应产品设计规定。  (2)基层表面的平整度超出基层允许偏差范围;其表面含有妨碍粘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课程整体设计,详细阐述了《建筑材料》课程“六大学习项目平台,八项试验实训任务,五项技能考核评价” 的体系,以施工过程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实验任务形成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围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工作任务,实现了“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體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典型工程项目为背景编制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和技能考核过程。  【关键词】建筑
期刊
【摘要】本文就农业机械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保养内容与维修注意事项进行性了分析,并就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的事故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农机设备的完好率、出勤率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关键词】农业机械;保养;维修   Analysis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期刊
【摘要】屋面渗漏、防水层的耐用年限短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通病,要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还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文章分析了当前住宅建筑防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设计要求;防水材料;质量控制;施工  Roofing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on a few idea
期刊
【摘要】在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偏离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造成验收工作不协调,甚至还会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探讨钢筋进场验收、钢筋连接和钢筋保护层等问题。  【关键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钢筋连接  In steel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of several issues  Zha
期刊
【摘要】當前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测量贯穿了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并在施工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坐标转换在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坐标转换;水利工程测量;运用  On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in the use of hydraulic measurements  Song Yu-min  (Kuitun agricul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结构物混凝土裂缝《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根据有关工程资料和工程实践经验详细地阐述了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从而克服和控制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物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结构物混凝土的优点是其取材范围广、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能力差,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