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俗歌曲也可称为流行歌曲。由于通俗歌曲的音域适中,旋律简单而倍受人们的广泛喜爱。然而受到广泛关注的通俗歌曲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我们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更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音乐种类,“取百家之长,补其之短”使通俗歌曲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通俗歌曲;健康发展
  一、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而通俗歌曲只是流行音乐中的一种。[1]
  二、通俗歌曲的概念
  所谓通俗歌曲,柳飞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通俗歌曲”的概念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与港台“流行歌曲”及国外“流行音乐”相近的、在音乐风格(包括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别于古典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改革开放以前歌曲的那些歌曲。而作为专业名词的“通俗歌曲”与作为普通名词的“通俗歌曲”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社会公众完全可以按普通名词、广义的概念去理解什么是“通俗歌曲”。[2]
  而笔者认为,通俗歌曲则是以通俗易懂、易记易唱、娱乐性强、便于流行而见长。语言以质朴为本,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许多歌曲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思想和感情,多以平白如话、直抒情怀的方式出现,一般不过多地修饰雕琢。
  三、通俗歌曲的发展
  说到通俗歌曲的发展,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就开始了,从奠基人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自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通俗歌曲才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从港台地区传来。由于她有着出众的容貌和十分甜美的声线。她的歌声开始响彻大江南北。其中《月亮代表我的心》、《漫步人生路》以及台湾歌手罗大佑的《童年》等在当时这些通俗歌曲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 9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的生活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通俗歌曲中涌现了一批歌颂人民新生活体裁的歌曲。饱经人生的沧桑与坎坷的他们似乎在歌曲中找到了过去的回忆。
  (三)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的通俗音乐更加的多元化。当年的通俗歌曲在光阴的洗礼中早已被淘汰。时下的年青的人更爱听一些紧跟潮流的通俗歌曲。
  四、通俗歌曲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平淡无奇、苍白无力、浅薄直露。中国至改革开放后,港台地区及西方的文化思潮不断涌进国内。人们开始接触到许许多多的新生事物,其中不乏有糟粕的东西。
  (二)形式:过分追求流行。缺乏美感。属于感官娱乐。商家及唱片商们为取得更多的利益。也不会对一些粗制滥造的通俗歌曲进行删选过后在发行。
  这些通俗歌曲中的种种问题,在青少年学生及人群中不断扩大负面影响。
  五、解决思路
  我们的通俗歌曲向健康化;高雅化的方向发展,是必须提倡的。但目前我们的通俗歌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如:许多的“音乐人”缺乏了精品意识;至今我们还没有专门从事指导通俗歌曲创作的理论队伍和乐评队伍;还没有一所音乐学院开设名副其实的流行音乐专业。[4]
  笔者认为中国的通俗歌曲要健康发展光靠以上这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其根本问题才能够健康发展:
  (一)国家出版部门加强对唱片发行的监管力度。虽然解放以来,艺术作品提倡“百花其放,百家争鸣”就我国国情来说,文艺作品始终不能脱离其健康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传播媒体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不要让那些畸形、不健康的音乐作品在社会上传播。同时,教育部门和家长也要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学生对通俗歌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艺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头等大事。
  (二)从根本上加强青少年对古典音乐;民族化音乐的审美能力。
  首先,古典音乐的内容往往深刻而丰厚,表达的思想性含蓄而深沉。无论是雄伟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还是细腻舒缓的小夜曲,都一样体现了作曲家的风格及情感。
  其次,古典音乐的结构严谨、复杂。作品通常较为冗长。对于青少年而言,会觉得沉闷及刻板,不愿欣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些较为简短的古典音乐。如:《四小天鹅》、《土耳其进行曲》等这些通俗易懂的古典音乐。
  由此可见,积极向上健康的音乐是可以教导人们从善的,有着寓教娱乐的作用。高雅的;健康的通俗歌曲大多都是非常好听的,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快乐和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凸出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7752.htm
  [2]柳飞.通俗歌曲之管见[J].人民音乐,2007,(4).
  [3]兰晓梅.通俗歌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龙岩学院人文学院学报,2008(2).
  [4]陈婷.论通俗歌曲高雅化[J].中国音乐,1997(4).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小儿秋季腹泻与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8年10月小儿秋季腹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观察组(双歧杆
摘要:关于媒介及媒介批评的起源,很多学者认为新闻批评与新闻起源一起出现,媒介批评和媒介同时产生,但中国古代邸报的出现证明这个观点有一定错误。  关键词:媒介批评;媒介起源;邸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社会的当下,媒介事件层出不穷,与之而来的媒介批评也逐渐产生发展并成为体系。但要论媒介批评何时产生,学者们众说纷纭,各自看法观点不一。首先的问题是学者对于“媒
摘 要:《俄狄浦斯王》与《百年孤独》的创作虽时隔千年,却都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且二者的整体框架有诸多相似之处,涉及了死亡、命运、乱伦等最基本的文学母题,然而对这些基本母题的处理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本文从主题学的角度来分析《百年孤独》与《俄狄浦斯王》的渊源。  关键词:母题;时间观;乱伦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有评论将他的《百年孤独》称为是“拉丁美
摘要:通过“弱视群体”的服装设计研究现状不难发现,这个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弊端及疏漏,市场未能全面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要,不能滿足“弱视群体”生理、心理上的需求,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从视觉感知的适应性、触觉感知的可识别性、嗅觉感知的可操控性方面进入深入的了解与深入的研究。为“弱视群体”服装色彩的设计提供设计方式和感知体验,从而提升市场的可扩展性与可依赖性。  关键词:弱视群体;市场;智能;服饰色彩  
教材是远程学习中联系教与学的纽带,成人是我国远程教育的主要群体,研究成人远程学习中的教材设计问题历来是远程教育领域的方向之一.本文从问题分析入手,提出教材设计应充分
本文从汉语色彩词的产生和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了汉民族色彩词所蕴含的五行五方观和尊卑等级观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色彩词所具有的现代社会文化内涵。 Based on the origin and
期刊
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
直肠癌前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我院肿瘤外科近年统计占25%。较大瘘口时,除骶前充分引流外,常需行结肠造口。瘘口较小时,虽可经骶前引流管充分冲洗引流达到愈合,但愈程较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宣传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长期以来,时政性新闻并不十分受观众喜爱。是何原因?主要是由于时政新闻讲究程序报道、措辞严谨、政策性强,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淹没在抽象的、文件式的言语中,在新闻报道上忽视了受众的需求,显得语言生硬,使得观众不愿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换一种表现形式,用通俗的语言或形式把党的方针和政策说“清”、说“白”,在精准传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