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咨询八大问题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做这一期酒业咨询封面专题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可能是中国酒业咨询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酒业咨询从业人员纷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酒业咨询的忧虑和担心。的确,对于发展时间并不很长,又有其明显自身特点的酒业咨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有了问题就要去解决,也是必然的。酒水营销专家赵义祥认为,今天的中国酒水营销咨询依然还处在硬件时代,软件的功效还需要时间来成长,酒水营销咨询在中国依然还是个朝阳行业,假以时日,智业经济对实体企业的发展推动做出较大贡献只是迟早的事情。在今天,对于已然存在的问题,这些酒业咨询的中坚力量,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让我们看到了酒业咨询明天的希望。
  智者言,反省是为了更好地远行,对于酒业咨询又何尝不是。
  
   [炒作概念]
  酒业咨询向来不缺概念,不管是产品概念还是营销概念炒作得太多,以致有人放言:酒业咨询没有原创。现在咨询行业缺的不是概念而是实效。深圳市策动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敬波坦言:酒企业不要一味追求概念,要追求实效,营销“赶时髦”风险较大。
  
   [信任危机]
  存在信任危机,其实最根本的只有一件事情:咨询公司做的和说的不一致。因为客户的满意程度取决于他的期望与最后的结果。咨询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导致行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很多咨询公司,无论是从业经验还是专业知识、市场把握并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去解决问题。企业的期望落空,对咨询公司的信任感自然无从谈起。
  
   [人才不足,人员流动性大]
  人才不足,这是酒业咨询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企业原本打算请一批富有丰富酒水营销经验的专家们来实施项目,实际上,咨询公司的很多咨询师仅仅只是一些找工作混饭吃的从业人员而已,稍有点本事的,大都由于咨询公司现状的很多微妙原因离开了。有经验的员工往往会带走客户,自立门户自己做。个人单独和酒企合作成为酒业咨询的“癌症”。
  
   [浮夸之风盛行]
  在咨询行业有一个怪象,就是自吹自擂,夸大宣传已经蔚然成风,大多数咨询公司认为如果不吹嘘粉饰自己,是承揽不到业务的。实际上,客户只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仅靠吹嘘招揽到一些客户而没有把握好,那么第二轮机会是没有的了。行业收得越窄,你会死得越快。
  
   [没有标准,缺乏规范]
  这是酒业咨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酒业咨询鱼龙混杂、参差不齐,让酒水企业在找咨询公司的同时心存顾虑,同时也影响了酒业咨询自身的发展。在没有标准、缺乏规范的现阶段,企业如何寻求和分配自己对于咨询的需求,也就成了关键。
  
   [责任感淡薄]
  咨询业本身要有一个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不仅要会使用工具更要会创造工具,才能真正地深入到一个行业中去。酒业咨询从业人员责任感淡薄,往往在不了解酒业的情况下用常规工具解决,或者是拿其他产品的方案来套用一下。咨询的效果并不明显,企业花了钱又搭了时间,往往怨声载道。
  
   [酒企业对于咨询公司定位不清]
  酒企应该懂得如何与咨询公司打交道。企业要知晓自己在什么样的阶段需要什么,然后寻找合适的咨询公司。酒企在前期定位不清楚、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找到咨询公司,这样就造成有病乱投医的现象,企业会找到并不适合自己的咨询公司。一旦找到咨询公司,就会把一堆的问题抛给咨询公司,结果可想而知。
  
   [沟通不畅]
  安徽八部营销策划公司战略运营专家陈旭指出,许多咨询公司的从业者根本不了解或没有在大中型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所以和企业的沟通互动很不顺畅,导致产生误解甚至项目失败。实际上,咨询公司很有专业观点和理论水平,可是在实际合作中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和销售咨询主张的技巧,结果同样不欢而散。沟通无极限,对于酒业咨询有时也能决定成败。
其他文献
2006年以来,受英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市场的推动,香槟销量不断上升,法国政府还扩大了香槟生产区域,以增加香槟产量。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香槟销售严重受挫,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下跌45%。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香槟开始自降身价,打折销售。尽管前三个季度销量下降严重,但凭借着最后一个季度的“发力”,香槟实现了“大逆转”。  法国香槟行业协会(CIVC)的丹尼尔·罗森日前对外宣称,2009
期刊
人始终是要有信仰的。葡萄酒就是我的信仰。  据说,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做的人总是软软的,一经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这根脊梁在人遇到无论多大的风雨、多深的坎坷时,终可以让人类屹立不倒。这根脊梁就是信仰。  时光深处,第一次邂逅葡萄酒的时候,那种震撼的感觉,心灵都在颤抖。第一次,感觉到了灵魂的回归。那种无法言喻的喜悦,那种心灵深处的共鸣。我想,恐怕我的上一世,就是一颗葡萄,在期盼着另
期刊
又一起整合事件在白酒行业上演。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主角双方是同一产区内的两位白酒大佬。  4月8日上午,江苏南京,双沟与洋河完成股权转让仪式。根据达成的协议,洋河股份以5.35亿元获得双沟酒业40.59%的股权,成为双沟第一大股东。  两者稳居苏酒第一、二把交椅,为何还要整合?虽然这其中不能排除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但是作为同一区域的地产名酒,洋河、双沟两者市场有相互重合之处,生产工艺和品质
期刊
也就是五六年前吧,各大酒店一般都有明显的警示牌立于大堂门口:本店谢绝自带酒水!现在,这样的酒店仍然有,相比过往却明显减少了许多,不管酒店是否愿意,说明自带酒水对目前的消费者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或者习惯。   酒店谢绝自带酒水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本也无可厚非,但这种保护是构建在大多数消费者利益受侵害的基础上就有点不受欢迎而导致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更何况,一般的酒店之所以能
期刊
意大利葡萄酒生产协会(Italian Wine Alliance,简称IWA)成立于2008年12月15日,是由来自意大利葡萄酒的重要葡萄酒产区(皮埃蒙特、维尼托、弗留利-威尼斯-茱莉亚、托斯卡纳、普利亚、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当地酒厂结盟组织,旨在向中国传播意大利葡萄酒文化以及推广产品。IWA受意大利政府和欧盟的支持,享有部分经费资助。  本文为赵凡在IWA协会举办的经销商会议上的精彩演讲,作为I
期刊
作为深圳中档白酒市场有力“争夺者”,高炉家将于4月底推出“中高档”新品“水晶装高炉家”,犹如一条鲶鱼,搅动着波澜不惊的中档白酒市场。与不少企业来看这仅是一个品牌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有专家认为,这是中档白酒对“品牌升级”的一次战略性探索,或许将引发“鲶鱼效应”。  近年来,在深圳中档白酒市场,皖酒王、高炉家、江口醇诸葛酿、泰山特曲、古绵纯等品牌鼎立,同样也面临着品牌老化、竞争乏力等问题。曾有业内人士指
期刊
《酒世界》: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近些年来有些什么变化?  赖世平: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近4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08年中国进口意大利葡萄酒达到26.92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1.98%,在中国进口葡萄酒总进口额中排名第四。其中意大利瓶装葡萄酒进口额在08年达到21.61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92%,位居中国瓶装进口葡萄酒总额的第三位。  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的观念变化很大,越来越多的人知
期刊
马斐:资深营销策划专家,九度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    从2004年有了“品类”这个词开始,直到现在各种媒体、网络、论坛人人都在谈“品类占位”、“品类营销”。好像品类就是万能的,只要有个好品类就会财源滚滚。   根据权威的解析,在每一个产品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的消费心智,那就是品类。品牌要独占品类资源,就可以成为强势的品类代表,获得有品类消费者的选择。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体会也有不妥之处。
期刊
早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在北京泛CBD商圈的一栋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远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司圣国。最早对远景的了解仅限于这是一家非常低调务实的酒业咨询公司,对其董事长司圣国了解甚少。  一番言谈之后记者发现,眼前这位沉稳、略显憨厚的远景掌舵人,早年有着优越的外企背景,而且一手开辟了中国酒业咨询这个行业:现在国内酒业咨询的中坚力量大多数都和他有很深的渊源。在司圣国的眼中,最具自豪感的是他第一个把
期刊
在常见的葡萄酒销售几种经营模式中,品牌运营商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出路。但不是所有的酒商都能在这条充满希望而又布满荆棘的大道上通行无畅,资本、市场运作、上下游链条畅通以及对各种资源的把控和整合,缺少其中一个环节,所苦心经营的品牌就有可能陷入困境很难起身——这就注定了品牌运营不是一般酒商所能玩得起的奢侈游戏。    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总体而言表现不算强势,这也给了一些志在拓展中国市场的意大利葡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