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理答,焕发课堂活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学校教研组内上了《轮椅上的霍金》一课之后,我总觉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灵动,少了份行云流水。我在课前认真钻研了教材,也精心设计了教案,问题出在哪?想来自己除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够明晰外,更主要的是对课堂生成的资源不能有效的进行捕捉与利用,没能进行科学的理答。
  何谓理答,它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简单地说,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課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可以说,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一、科学理答要求老师积极反应
  
  当我们发问后,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我们常会理答:好!精彩!真棒!调查发现,很多老师没能在激励引导方面动足脑筋。下面我们来看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片段。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要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师:
  (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每一个生字,每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来,我们读一读……
  以上教学片段是王老师组织同学对《长相思》进行的朗读训练。对学生的精彩表现,王老师加以肯定,进行赞赏,为他们个性的幼苗撑起一片蓝天。这样充满人情味的语文课堂,是如此美丽!
  
  二、科学理答需要教师杜绝消极反应
  
  教师对学生的消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赞成、批评、训斥等,“声音太低了”、“读得没有感情”、“读得不流利”诸如此类的讽刺挖苦之词,往往会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解了学生的求知欲,尤其对那些学困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应尽可能避免采用这种方式理答。让我们来看一下窦桂梅老师是如何理答学生错误的。
  窦老师在教《清贫乐
  村居》时,当一位学生起来字正腔圆地朗读了这篇课文,但学生在朗读与理解中也暴露出问题。我们看窦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师:老师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某某来读,不仅要读得正确,而且要读得字正腔圆。
  生:读
  师:读得非常好。“翁媪”读得特别好,来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溪头卧剥莲蓬,剥也读得非常好。剥还有一个音剥(bo)。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剥的意思是把皮剥掉。
  师:你把剥说在里头了。
  生:把皮取掉。
  师:取和去是有区别的,取是拿过来,去是去掉,老师觉得你很有创造性,你有你的意见,我和你商榷一下,到底该用取还是去。
  生:剥的意思是把皮去掉。
  师微笑着:改过来了。
  从以上教学片断不难看出,当学生发生错误时,老师没有武断地否定,而是和风细雨地引导。相信这样的课堂老师关注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状态。这样极大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科学理答需要教师常用探问和转问
  
  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得比较多。探问的方式主要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发问;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有时,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也可再提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当探问无效时,或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就会出现转问,它是就同一问题向另一学生发问,目的是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以下是《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学过程中关注的句子,并说一下自己的体会。
  生:我从“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可以体会出姥姥是个勤劳的人。
  师:从这句话仅仅体现出姥姥是个勤快的人,你看她那么忙,还?
  生:乐此不彼给邻居剪窗花。
  师:她那么忙,左邻右舍的窗子上……
  生: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从中可以体会出姥姥是个……
  生:热心肠的人。
  
  四、科学理答需要教师不断修炼自己的再组织能力
  
  再组织是教师理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或概括,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答案。
  老师的再组织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提升点,我们老师应不断修炼自己,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有厚重感。再组织能力的培养途径有:1,用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2,阅读名著与杂志,开拓视野,学习语言表达,厚积而薄发。
  随着课改的不断地深入,科学理答将成为广大教师的终极追求。相信真情流露、常换常新、充满童趣的理答,一定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励学生不懈努力。学生会因为你的评价而一次次体验惊喜,教师也会因为自己的智慧理答而一次次享受课堂。那时,课堂之水才会真正沸腾起来,形成思考、对话、民主的课堂文化。
其他文献
普通棉耳狨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相近,加上体小、易饲养、好管理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1987年天津医科大学从国外引进普通棉耳狨猴,用于地方病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满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11月23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他由此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中国学生想象力匮乏,已是一个老问题。怎样强化呢?据媒体的报道,胡的
目的:研究太原汉族人群17个Y-STR等位基因的频率、遗传多态性分布,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及法医学应用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121例太原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样为研究对象,用chel
一、递推定律:你偷看前面的人的考卷时,后面的仁兄一定在张望你的考卷。  二、莫非定律:你往往相信偷看来的答案是对的,可结果你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三、橡皮定律:拾捡不小心掉在地上的橡皮(亦或别的东西)时,你总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  四、不抬头定律:抄别人的答案时,千万别抬头,一抬头老师就来了。  五、时间换算定律:考试前,一秒等于十分钟;考试时,十分钟等于一秒。  六、作弊者与监考老师定律:所有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留有余地、留下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留有余地,教师才能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课程教学 空间    一、给学生留有“读”的余地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懂,而不是教师讲懂。因此,教师应抓住重点难点精讲点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在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关感教育这个问题展开阐述,从分析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感情美、语言美、结构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 古典 意境 语言 结构 美感教育    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仍没意识到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用机械的教学方法做单调枯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