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宫带来 更多“文化的相遇”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咻!手机前的你瞬时化身为宫廷建造大师,骑凤仙人、宫廷御猫陪伴你左右,太和殿屋檐上的那10只脊兽也组成“紫禁城建造小分队”,收集材料、建筑构件、搭建宫殿,故宫一起造起来。铜缸、嘉量、日晷、金柱……玩家还可以在收集文物的过程中,探索文物背后更多有趣的历史事件。
  在近日举办的数字故宫发布会上,这款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追梦计划”联合推出的《故宫:口袋宫匠》功能游戏正式上线。10大宫殿场景、50多种室内外陈设,都是经过故宫专家精心挑选和严格审核的,玩家不仅可以自己练就“云造故宫”的精湛技艺,还能约战好友切磋一番。有网友感叹“古人的建造智慧”,更有不少人被挠到痒处,“想去故宫修文物”。故宫建筑文化,借助轻科技,完成一次轻传播。
  这是人们熟悉的那个故宫。600岁的故宫,早已一改严肃、古板的面孔,借助科技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网红。“故宫猫”吸粉无数、“朕已阅”胶带纸热卖、各色口红手慢无……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是一个越来越年轻、越来越亲民的超级大IP。《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更多“文化的相遇”得到成全,《上新了,故宫》让沉睡的文物通过独特的方式得以激活……古老故宫的典雅丰富和深沉力量无法遮蔽,它就这样一脚踏进人们的心里。
  傳统文化如果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联通,就是“死”的,只能是一堆空洞的符号和呆板的素材。古老文化只有“活起来”,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兴趣和敬畏。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博院馆要与时俱进、再次焕发活力,关键是创造机会与“新人类”实现“文化的相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既然是“说话”就要有对象,古老文物穿越时空要倾诉的对象,自然就是我们今人和后人。
  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80后、90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院游客的主力,30岁以下游客占40%。故宫文创在为产品目标用户画像时,也将其年龄设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复盘故宫的网红进阶路,不难发现它确实“投其所好”——为青年一代投以更多心思,比如写“萌萌哒”的段子,比如上综艺,再比如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多款游戏。不过,这种“投其所好”,建立在对年轻人接受心理与消费习惯的严肃研究之上,它瞄准的不仅是眼前的经济效益,更意在通过年轻人接受的“玩法”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这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不绝更坚实的支撑。
  《子曰诗云》让人在“连字成诗”的娱乐中感受传统诗词之美;《尼山萨满》用代码建构出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文化世界;《榫接卯和》让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一古老技艺……更多兼具娱乐功能和正向社会价值的产品先后出现,科技的助力,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类有趣、有味、有料的创意产品,创新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情感实现联通,让文化完成重塑。
  (选自《光明日报》)
  小编有话说
  就在此次数字故宫发布会上,故宫新“掌门”王旭东说,走进数字时代,置身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的力量,既体现在故宫20年数字化的孜孜探索中,也闪现在小体量、有趣有料的创意游戏及应用上。无法想象,没有了科技支撑的故宫,如何将壮美“交给下一个600年”。数字故宫发布会上的气象,带给人们更多遐想和憧憬。
  适用话题
  创新;传承方式;科技的力量……
其他文献
我一向喜欢诗歌,热爱诗歌,在我的心里,诗歌像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像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像一片片自由飘逸的云,总能将我带入快乐幸福的境界。  人们常称我的爷爷为“老学究”,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在我小的时候,他教过我很多古诗,到现在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我躺在院子里,一边细细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吟诵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眼前仿佛出现了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画面;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期刊
我们班的“学神”乃向俊洁也。   他有着一双聪慧的眼睛,善于发现问题;他有着一个灵活的大脑,善于思考问题;他还有着一双巧妙的双手,善于解决问题。我们通常都是在游戏中寻找快乐,而他则是在学习中寻找乐趣。他如“一休”一样聪明,似梅西一样灵活,是一位人见人赞的“超级英雄”。   “学神”向俊洁在学校中的日常是这样的:“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急匆匆地跑回教室,坐在座位上找书,反观“学神”,他已
期刊
最近几年,马拉松作为一项健康运动的代名词,正在席卷全国各地。不过,日前有媒体刊文指出,一场接着一场的马拉松比赛,在推动人们强化运动健康理念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并不“健康”的另一面,即和很多大型体育活动一样,马拉松赛事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制造机”:一次性水杯、塑料水瓶、海绵、食物补给的包装袋、毛巾……一场有45000名参赛者的马拉松比赛,制造的垃圾可达114.29吨。   早在2012年,人們就
期刊
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儿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②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入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
期刊
我的爷爷今年67岁了。爷爷小时候,太爷爷家很穷,太奶奶又经常生病,家里缺衣少粮,爷爷经常吃不饱肚子,又瘦又小。  爷爷11岁才上学,只念了两年书就辍学了。但爷爷特别爱学习,一有空闲,就往村东头的先生家跑,跟先生学识字。后来又省吃俭用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坚持自学,不仅能读报,还能写简短的文章,就凭这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  爷爷在努力识字的同时,还向村里的老先生学写毛笔字,学拉二胡。为此,他没少帮老
期刊
放学的铃声响了,我磨磨蹭蹭地收拾好书包,又磨磨蹭蹭地走出教室。第三次升学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的名次又下降了。   李伟在门外颠着球等我:“壮子,打场球再回家也不迟呀!”   “没心情。”我蔫头耷脑地回答。   天阴沉得很,一丝风也没有,看样子有一场急雨要下。行人加快了脚步,汽车也发出刺耳的喇叭声,从行人身边飞驰而过。   “儿子回来了,快洗手吃饭。”爸爸接过了我的书包,妈妈递过来拖鞋。   我
期刊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长亭常用来指代陆地上的送别之所;浮云常用来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哀鸿常用来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松柏常用来喻指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折柳常用来传达惜别怀远、思念故乡之情;夕阳(斜阳、落日)常用来表达对年岁已老的慨叹,或表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幽情;明月常用来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冰雪是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吴钩因泛指宝刀、利剑,常借指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在诗人笔下,这
期刊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患病众筹事件引发热议。据报道,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入院后,其家人通过水滴筹平台向社会筹款,目标是100万元。事发之后,许多网友对这一众筹行为提出了质疑,吴鹤臣的妻子虽然发文回应,并停止了众筹,但这些解释并未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   其实,这起事件说起来并不复杂,当前舆情之所以不利于吴鹤臣的家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众筹行为并非必要,其事后言行亦有諸多不妥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众筹平
期刊
在三口之家成标配的今天,钟鸣鼎食的大家庭成了稀有。  那天,跟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闲聊,仿佛推开了一扇窗,看到举世罕见的大家庭生态。她说:“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吃饭,光我这么大的小孩就有十几二十个。总以为别人家都和我们家一样,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家跟所有人家都不一样。”直到今天,她早已嫁作人妇,有了自己的宝宝,娘家那一大家族,还没分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好日子,大家一起过。  不由得想起以“九世同堂”
期刊
①一位友人,大学毕业后面对职业选择,从起初的雄心壮志,演变为浅尝辄止、徘徊不前。不久前,他又开始谋划新的跳槽。掐指算来,他不断择业已6年有余,朋友们戏称他是“时间杀手”。   ②职业选择不是一锤子买卖,跳槽之事常有,而且也是人才流动性和社会活力的体现。对现状不满,想有所改变,并非坏事,怕就怕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或者只想逃避现实中的困难。不切实际地趋易避难,实际就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最终白白浪费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