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ayuq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由选择感是儿童的强烈需求之一,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自由情境,使学生有权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组织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选择。这样做,巧妙地将教师的教学意图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去,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通过朗读、讲解、问答等教学手段,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换言之,让学生“入戏”,进入角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所得天独厚的手段,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导语,先声夺人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连结“温故”与“知新”的纽带,是沟通师生心灵间的桥梁,它犹如提琴家弦、歌唱家定调一样。任何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都会十分重视导语的设计,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一开课就像磁石吸铁一样将学生情感和思维牢牢吸引住,起到先声夺人,一石二鸟之功效。
  导语的内容应是多种多样的,如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灿如星河的古典诗词,富于幽默的故事,令人启发的谜语,直观可人的实物标本,趣味横生的新闻,惟妙惟肖的模拟等等。导语的基本要求精练,有趣,准确。
  导语类型常见的有启发诱导式,熏陶感染式,设置悬念式,故事导入式等,无论哪种方式,都起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善于在思维中引发智慧的灵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学习上不可遏止的内驱力。
  
  二、重在朗读,激发情感
  
  魏书生说过:“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加工厂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小学生的感情胜于理智,远远超过接受一个单调说教,课本内,作品几何学大多是作者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运用各种电教手段,设置环境,就像舞台需要灯光和布景一样,创造气氛,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1.通过表情范读使其入境。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第一步如《观潮》《十里长街送总理》等文章,完全可以通过师生的朗读来展示文章的画面和意境,那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温柔,时而雄壮的朗读,必然激发学生意识深处的丰富情感,从而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随着学生情感和积累和升华,学生的感情将逐步由初级上升到中级、高级阶段,从而获得深刻的启迪和强烈的艺术熏陶,这是美的威力,是心灵的振撼,是情感的升华,并且孕育着对知识的探索。
  2.运用形象的语言创造意境。教师的语言、动作应当生动性、趣味性、美感性,,才能成为学生为之追求的巨大动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犹如用长短音符搭配成为学生为之追求的巨大的滋润,让迷茫的灵魂得到希冀的光明,在幽默中蕴藏悲楚在泪滴中展示微笑,于朴素中寄托深厚,于单纯中体现丰富。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隽秀的散文。教学这类文章,我在备课时先深刻地感悟,把握住课文的感情基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把抽象的语言变得浅显流畅,自然直观地再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迅速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冲动,诱发他们以作品中表示的艺术图景神往、倾心,产生共鸣,共鸣的境界是忘我的境界,学生到共鸣的时候,就像演员似的完全进入角色,角色与我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清楚的界限,作品中的人物就是我,我就是作品中的人物。
  这样,就为后来的作品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读,就是悟情,它是语文情境教学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借助联想,融情入境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联想,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本质。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把时间缩短、空间缩小,或者反之,把它们放大、放长。“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文学中的想象最富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最能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由情入手,沿着作者感情发展的线索,在感情的共鸣中完成本课的任务。我在教学《丰碑》一文时,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方法。
  《丰碑》一文写于1938年11月,是作者对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描写红军行军途中感人故事很多,而描写干部的感人之事还很少,在文章开始时,我用深沉的语调介绍了当时的背景,先声夺人,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然后由学生讨论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延长为何成为将军战士心中永远的丰碑,表情朗读后,将军、军需处长就是学生本人,而学生就是他们,学生的情与文章中人物的思想产生共鸣,理解文章内容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情境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提高学生的读、悟的能力,又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艺术作结,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的结尾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在教学时,一节课或一篇课文教学终结时,准确精练的语言,重点深入的概括,会使学生印象深刻,然而结语不可随便设置,应遵循:
  1.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总结规律,使学生对全课内容和知识点明确。
  2.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思维,引起联想和思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受到了许多古代优秀小说的启发。那些章回小说的结语。几乎都是一首小诗,至今想起来还能琅琅上口,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如,在讲完《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这样做结,浙江金华的双龙洞让作留恋忘返,北江的《草塘》更让你难以忘怀,巧妙地联系上下课做结语,深受学生欢迎。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語文教学有两层含义: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这内心的体验包括求知欲望的满足,自我能力的实现和审美过程的享受,可见,情境教学是师、生、作者情感共鸣的焦点,也是学生多思的根源。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的结尾可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穷,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等作用;语文课的结尾方法很多,可结合语文课的内容分别采用概括总结式、延伸扩展式、巧妙过渡式、巧设悬念式等结尾方式。  主题词:语文 课堂 结尾 方式    一堂好的语文课,精美引人的导语和精心巧妙的课堂组织、恰到好处的点拨固然很重要,但是得体的结尾设计也不容忽视。前者可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上,使其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
期刊
小学生在升入初中以后,首先接触的便是正数和负数。在认识了正负数以后,马上就要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但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思维认为加减法是分开的。  按照教材上的有理数加减法法则:一、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二、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四、减去个数一,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些法则对于规范学生
期刊
当前教育界提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时间”,这无疑是个明智的决策,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教材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升学的压力有增无减,这无疑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尴尬境地。  要实现“轻负高效”,目前唯一的途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身就
期刊
摘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博学多识,工诗能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词发展理论,影响深远;她的词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语言的质朴和表现手法的精湛奠定了一代女词人在我国文坛的崇高地位。  主题词:李清照 独特 词风    南渡词坛虽未出现堪与苏轼、周邦彦并称的大词人,但女词人李清照的横空出世,使南宋词坛奇彩焕发。  李清照(1084—1159),自号易安居士,生于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学生普遍存在着物理难学的观点,一方面物理知识本身较抽象,另一方面物理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现在的学生往往缺少社会生产劳动,通俗讲由于缺少实践,因此对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无法准确的描述,即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载,创设,再现物理情景的平台。    二、课题
期刊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第一册  Unit9 Happy New Year 、 Lesson 17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以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为主。本节课的话题是新年,过新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也是熟悉的,而且教学此课的时间刚好接近新年,相信学生会对这一内容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一切充满幻想和好奇,学习积极性很浓,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将很容易
期刊
汉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画。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一个个有趣的汉字。    一、注重识字方法,为自主识字铺垫     1.首先从简单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入手,让生  感知识字中也有加减法,同时初步认识到汉字的左右、上下等结构。  2.偏
期刊
摘要:选择题是思想政治课试卷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做好选择题有很多技巧。可采用对比筛选、解惑排扰、明题意抓题眼、细审题干等办法,提高选择的正确率。  主题词:思想政治 选择题 解答 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选择题是试卷中常见的题类型之一,并占有相当分量。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能直观地检测思想政治的基础知识,其主要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能较好地体现
期刊
服装手缝工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手缝工艺曾经在人类生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今天它仍是服装工艺中的一项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艺技术。它源于服装工艺,又高于服装工艺。  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手缝工艺的各种针法和缝纫技巧,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呼唤。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手缝工艺的各种针法和缝纫技巧呢?下
期刊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着眼于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良好习惯,这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从根本上讲,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提高阶段性化学知识、化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在化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搞好化學知识阶段教学,必须做好化学实验    有人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