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区或助长“城市孤独症”

来源 :网络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虚拟社区诞生时间虽不长,但已经拥有众多用户,用户之间的交流也在成倍增长,人们显然已习惯通过网络结识新朋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逐渐被网络关系取代。调查显示:MSN、微博、QQ等这些本应让我们联系更加紧密的网络社交平台,可能导致人类越来越孤独。
  网络社区是否会助长“城市孤独症”?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到来之际,我们一起探讨。
  
  越“社交”越孤独
  关于社交网站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冲击,各界早有思考。2011年1月揭晓的金球奖最大赢家——《社交网络》,描写了社交网络对人与人之间交往模式的改变。孤独、寂寞的男主角马克,轻轻点击鼠标就俘获超过133万名“好友”。但现实生活中,他最好的朋友在起诉他。
  朋友意味着什么?有专家指出,社交网站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正变得肤浅而低质。一个人在社交网站上动不动就拥有成千上万的“好友”,这看似加深了人和人之间的了解,但实则毁灭着人性中最温情的部分,比如分手了的情侣,只需在主页上把对方拉入“黑名单”,就可以让对方从自己的世界中彻底消失。
  西班牙《国家报》曾预言,孤独将成为21世纪不断蔓延的“社会瘟疫”。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样的预言。在接受调查的2000多名英国人中,约有1/1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常常感到孤独。尤其是18岁到34岁的人群,感到孤独的人占六成,而55岁以上的人群感到孤独的只占35%。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3的人习惯在网络上和自己的家人及朋友联系,而非真正去探望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
  病症存在已久
  “人们为了生存而聚集于城市,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说明了城市的魅力所在。社会学家也认为,交往是城市文明的核心要素。可现在,冷漠和孤独几乎成了一种流行病,不要说陌生人之间,就是邻居之间,陌生程度也让人瞠目结舌。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有人死去数日数月邻居竟然不知。如:2005年8月,长春市朝阳区某小区三楼两母女死数日,尸体腐烂无人问;2010年11月,澳大利亚昆州一所公寓内,一对老迈母女被发现死亡时间超过数月……这些事实都在指向一个结果: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漠,生活在闹市中的个体也越发孤独。尤其在那些人口流动频繁的城市,太多的“陌生人”长期聚集在一起,大家习惯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久而久之产生习惯性冷漠。这样的城市,冷漠指数一般都很高。
  这种孤独感在网络时代尤其显得突出。“离开谁都能过,没有必要见面。”网友“潇远有约”认为,网络科技发达了,在网上可解决一切。“潇远有约”从事网上业务,整天呆在家里,不用出去工作。他有许多朋友,但以网络认识和联系的居多,“电脑一关,感觉空落落的,有些孤独,还是希望与朋友见面聊聊天。”
  预防还需提前行动
  研究者认为,现代化的联系方式缓解了人们的孤独感,但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感。人与人的肢体接触越来越弱化的同时,隐藏在其背后的距离却在不断扩展。如今人们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伪装成另外的人。这个充满无数关系的虚拟世界具有一个重要特性:无需与他人见面便可与之保持联系。调查显示: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联系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城市中只有一人居住的住宅占据了住宅总数的1/3。
  长期从事孤独症特殊教育的专家颜家睦指出,“城市孤独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不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应引起都市人的高度重视。
  颜家睦提醒人们,在网络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应注意避免过分地依赖网络,沉溺于网上虚拟的世界。要经常走出家门,与朋友聚会,参加集体活动,加入公益组织,从事户外运动,避免成为“宅一族”。
  此外,人们应该认识到,人是社会人,需要人与人的互动。互相的学习和交流,人才能更好的社会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否则就是一个“动物人”。同时,有关部门也该对“城市孤独症”有足够的认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睦相处需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当然,社会各界也应该多些人文关怀。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专业组织和团队,比如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师等,通过专业人员开展公益性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这可能会大大减少人们的“孤独感”。
其他文献
建设立体化的三级联动政务公开平台  在成都市新津县,依托县、镇(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着力形成立体化的三级联动政务公开平台,强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理念。  在县级,建成面积近万平米、功能齐全的政务服务大厅,在西南地区率先建成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在成都市率先建成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即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相对集中,该内设机构向政务服
<正>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政务信息化的基础承载平台,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之一,政务外网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江西
世界各国在推进信息化与自动化  融合时,面临不同国情采取了不同的融合路径。信息化与自动化融合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反映了一个国家两化融合的相应水平和发展思路。对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法有很大的不同,认真研究借鉴国外在信息化与自动化融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取长补短。  信息化与自动化融合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先后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阶段。20世纪30、40年代,自动化技术得到快
2011年8月,中央决定设立"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工作平台,实施"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外国专家进行筛选,国家外专局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成功
期刊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  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颇为得意地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被释放的精灵,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限制它的开放和自由。但现在,他自己对这个观念也不那么肯定了。  近日某位老友曾无奈谈起他的上网经历,一般都是直接奔向那些能够拥有丰富下载资源的网站,无论视频,音频,各种资料或者其他文档等等,互联网上向来都是任人挑选的,怎能身入宝山而空回呢?  然而现在却不能这样了。原先偶尔的“应版权方
本文是经历40年来以本人为主创建和发展的"天地耦合预测大地震临震技术"的总结性科技报告。文中简要介绍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天文触发因子的发现过程、"三星一线"时引潮力共振异常叠加触发临震的预报判据、大地震发震时刻月亮对震中的引潮力分布与震源机制的一致性,以及天地耦合用于预测临震的实践效果,涉及的有关问题等。最后表示:本人愿意将此项整套科技原理和详细技术方法,无偿(不需专利费)奉献给国家。如有需要的政府部
在安徽,“以政务公开为核心、以 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依托、各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补充的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在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机关工作效能、预防产生腐败、增进为民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四个一”与“四实现”。  首先,组建一个实体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行政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其中,一个实体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构成安徽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