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光辉历程

来源 :世纪桥·纪实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bos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支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特殊部队,他们站立,像泰山的群松;他们行进,像腾游的巨龙;他们演奏的串串音符,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声,映衬着祖国前进的脚步,浸透着全军将士一往无前的气概,传递着与各国人民发展友谊的真诚。
  在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有一个普通的院落,正面是一座桔红色的旧式楼房,楼顶正中,“解放军军乐团”6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路过的行人不时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阵阵音乐声。这里的主人便是被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皇家乐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作为一个承担着特殊使命的军队文艺团体,建团60多年来,他们曾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而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们更是一支神秘的部队,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见他们军姿挺拔,演奏出一首首或雄壮或抒情的乐曲,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支部队背后的故事。
  一、聂荣臻:收容原国民党军乐队,组建我们自己的军乐队
  1947年10月,晋察冀军区野战兵团在清风店打了个大胜仗,歼灭了国民党第三军主力并俘虏了该军军长罗历戎。罗历戎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被俘后见到曾任教官的聂荣臻,他对聂荣臻说:“我人也被打散了,枪也被缴获了,就剩下一个军乐队了,算是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吧。”当时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乐队队长的罗浪闻讯后非常惊喜,他找到上级说,请把军乐队留下来吧,千万不要遣散,将来可能会派上用场。几天后,聂荣臻指示华北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的张致祥:“尽快将国民党第三军的军乐队收容过来。”受领任务后,张致祥来到抗敌剧社对罗浪说:“赶紧带人把国民党第三军军乐队收容过来,以此为基础,成立我们自己的军乐队。” 罗浪带着几个人历时半个多月,在保定、高碑店一带找到了当时所有军乐队队员。经调查政审,最后确定留下了40人,再加上抗敌剧社音乐队原有的10多人,经聂荣臻司令员批准,改编为华北军区军乐队。紧接着,罗浪又到石家庄军校青年训练营挑选了40多人并收编了北平警察局军乐队。罗浪回忆说:“新成立的这支军乐队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有解放军的宣传骨干,有起义投诚的旧军人,有收编过来的北平旧警察等,使用的乐器更是五花八门,大多是缴获来的。”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军乐队进入北平。每天清晨,军乐队跑步到东单广场进行练习,在返回驻地的路上演奏进行曲,常常引来市民驻足观看。1949年8月,由华北军区军乐队、20兵团军乐队、坦克师军乐队、北平公安总队军乐队组成了联合军乐队,在北苑开始了集训。
  二、毛泽东:“以我为主,以国为主。”
  直到1949年8月初,罗浪才知道组建的这支联合军乐队将要参加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兵,而是新中国的开国庆典。
  此时第一届新政协会议召开在即,开国大典筹备工作也在有序地进行中。紧张排练中的军乐队却忽然为在这个伟大历史时刻用什么乐曲产生了分歧。当时有部分人主张按老规矩办:采用旧军队阅兵时用过的德国乐曲,另外一部分人主张“一边倒”,全部采用“老大哥”苏联的乐曲。而罗浪则认为:新中国的开国庆典,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乐曲?他提出采用经过改编的我军的某些革命歌曲。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指示罗浪连夜起草了一份报告并列上了曲目,上报中央军委。那些哼唱了多年的亲切而熟悉的旋律征服了中央首长,聂荣臻批示“同意用我们军队自己的曲子,请五大书记审阅”,毛泽东随即潇洒地挥笔写下了“以我为主,以国为主”8个大字,周恩来批阅“同意主席的意见”。
  罗浪所建议采用的这些曲目是:《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于是,一套以解放区流行的歌曲为主,其中穿插了《骑兵进行曲》、《炮兵进行曲》、《战车进行曲》,以及后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为主旋律的开国大典军乐曲诞生了。
  1949年9月21日下午,军乐队来到中南海,担任新政协开幕式的演奏。会议开始前,乐队在怀仁堂门前用《英雄赞》等乐曲把代表们迎进会场。晚7时整,大会开幕,乐队在54门礼炮齐放28响的同时,演奏了《解放军进行曲》。毛泽东在热烈的掌声中致开幕词。会议结束后,乐队又迅速赶到天安门广场南端,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毛泽东在深沉的暮色里宣读了碑文,之后,率各界代表挥锹为纪念碑奠基,军乐声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1949年9月27日,代国歌最后确定为《义勇军进行曲》,29日军乐队才接到通知。罗浪连夜修改“国歌”演奏程序,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之中。
  三、开国大典上,200人的演奏没有错一个音符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令世界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拉开了序幕。200人的军乐队面向天安门城楼,站成两个方队。罗浪回忆说,我把大小军鼓都安排在第一排,这在当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为了展示一种威武整齐的新面貌,以宏伟的气势等待着党和人民的检阅。
  此时,毛泽东和开国元勋们正在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缓缓地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当时还没有报话机这类设备,为了使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和乐队演奏一致,在排练时,典礼指挥张致祥想出一个办法:挥动一块小红绸子在城墙上向罗浪发出信号。 14时50分,当毛泽东和其他首长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张致祥立即向乐队挥起了红绸子。顿时,军乐队奏响了高昂的《东方红》乐曲。15时整,大典司仪林伯渠宣布庆典开始。但在宣布“升国旗”、“鸣礼炮”后,却忘了宣布“奏国歌”。毛泽东的话音刚落,罗浪就准备指挥军乐队演奏,这时却未听到司仪发布命令,等了大约半分钟后,罗浪按预定的程序,果断地指挥军乐队奏起了国歌,天安门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司仪紧接着宣布阅兵式开始,军乐队奏响了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排练时间非常短,但在开国庆典上200人的演奏竟没有错一个音符。
  1950年国庆一周年,当阅兵式进入尾声,军乐队整齐的方队一边演奏一边正步通过天安门时,毛泽东用他那浓重的湘音喊出了“军乐团万岁!军乐团万岁!”的口号,表达了他对军乐的喜爱和对军乐队的鼓励。典礼过后,毛泽东说:“我们国家这么大,天安门这么大,就应该用千人的军乐团才能相适应。”于是把组建千人军乐团的任务交给了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具体筹建工作由华北军区政治部负责,罗浪、王建中、白森林、朱为流、靳明启5人组成了筹备小组。 1952年7月10日千人军乐团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新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约1 300人,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基础,抽调了隶属于华北军区的“平原军区军乐队”以及各大军区军乐队的部分人员组成。罗浪任团长,王建中任副团长,白森林为政委,朱为流为副政委,下设一个演奏水平较高的直属大队和5个学员大队。
  刚刚挂牌的军乐团,每年的国庆大典和日常典礼任务可以完成了,但水平亟待提高。1954年和1957年,民主德国柏林警察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考夫曼两次来华讲学。使我国军乐界的眼界大开——原来管乐队演奏的交响乐也可以如此精彩!考夫曼指挥管乐队演奏了李焕之的《春节序曲》竟比管弦乐队的效果还要好,这给军乐团年轻的作曲家们以很大启示。随即产生了李延生的《交响序曲——红军万岁》、刘言改编的《瑶族舞曲》,获得了广泛好评;接着以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为题,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大中型管乐交响乐作品,这些乐曲不仅在音乐界引起了震动,也把中国的军乐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外交活动中有一个中国特色的惯例:凡涉外招待会和外国元首来访的欢迎宴会,都由军乐团伴奏,演奏的中外乐曲要各占一定比重,因现成的乐谱极少,多数要由军乐团的作曲家们自己创作,为此积累了大量中国版的外国管乐合奏曲,典礼用曲和用于音乐会的交响化器乐作品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四、尼克松对军乐团的演奏赞不绝口
  几十年来,军乐团用音乐服务于我国的外交事业,搭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友谊的桥梁。在众多的迎宾任务中,不得不提及的便是尼克松总统访华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1972年2日21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尼克松总统。伴着悠扬乐曲,两国领导人进行着友好的交谈。突然,尼克松的话语停住了,这优美熟悉的旋律让总统脸上露出了惊讶而又喜悦的神色,他把目光投向了乐队,原来乐队演奏的是来自尼克松总统家乡的乐曲——《美丽的阿美利坚》、《牧场上的家》和《火鸡在草堆里》。周恩来随即亲笔书写了一张字条:“请乐队把3首美国乐曲再演奏一遍。”顷刻间,优美的旋律再次在宴会厅响起。
  尼克松在答谢宴会的祝酒词中说:“我不仅要特别赞扬那些准备了这次盛大宴会的人,而且还要赞扬那些给我们演奏了如此美妙音乐的演奏家们。我在外国从来没有听到过演奏得这么好的美国音乐。”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尼克松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专门来到乐队前表示感谢。
  这一事件的亲历者,已经退休的指挥程义明提起那次演奏一如昨日,他回忆说“当时上级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我们接受任务时,按照国家下达的指示本着不卑不亢的精神来演奏。我们从团里两个乐队中集中了一些业务骨干组成了一支优秀的乐队,先将要演奏的乐曲拿到中央乐团创作室写成钢琴谱,再拿到军乐团创作室配成管乐谱。我们从训练的每一次试奏到最后的验收,特别邀请了军乐团之外的专家来审查以保证演奏的质量。由于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充分,才使得我们的演奏获得了如此成功。”
  五、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分毫不差
  一支歌,作为国之魂,响彻华夏大地60余年;一支乐队,以军人的方式,60余年来高奏同一部恢宏的旋律。作为国家和军队的礼仪乐团,军乐团演奏最多的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其中令他们难忘的还有圆满完成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时的演奏任务。
  1997年6月30日,香港会展中心,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23时59分,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身上,全世界都在等待谛听将要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旋律。终于,时针“嘀嗒,嘀嗒”指向了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就在这一刻,第一个音符顿时划空而出,小号以它特有的高亢、嘹亮声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了这庄严神圣的一刻,多少次,他们半夜时分集合,进行适应性训练,为的是调整生物钟,在“零时零分零秒”找到演奏的最佳感觉。从号手运气到吹进号嘴发出音响,都精确地按秒计算。国歌引子,是一段13个音符组成的小号前奏,为了保证号手准时在“三零时刻”吹出前奏的第一个音符,首席小号手刘宝国沉浸在一个只有“三零时刻”的世界里,他几乎忘记了一切,每天号口反复地吐着一连串的13个音符,最后竟吹破了舌尖,发展成为了溃疡。那些日子里,几乎每一名队员都把乐谱装在兜里,白天背,夜里背,走路背,有的人甚至在睡梦中都在哼着乐曲。
  现任军乐团艺术总兼的于海提起演奏《国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自己手中的那根指挥棒,凝聚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奏出了我们时代的军魂。在各种场合,自己指挥最多的无疑是《国歌》。这也使于海对《国歌》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于海始终认为:指挥和演奏国歌,准确性始终是第一位的,从时间上讲,半秒也不能差。
  他回忆,1999年,为了保证国庆50周年庆典仪式的圆满成功,联合军乐团不仅要准确无误地演奏好《国歌》,而且还要严格地掌握好演奏的时间。
  国歌是在电脑控制的46秒内上升到30米高的旗杆顶部,乐队也必须在46秒内准确无误地奏完《国歌》。如果任何一方出现偏差,就会出现要么音乐结束时国旗还没有升到顶部;要么国旗已升到了旗杆顶端,而国歌还没有奏完。军乐团经过了无数遍的练习,终于把《国歌》演奏时间的误差控制在了百分之五秒之内。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99年10月1日那一天的情景:在庄严神圣世人瞩目的那一刻,我沉着果断地挥动双臂,落下了指挥的拍子,顿时,千人乐团准确的演奏和着广场上10万群众有力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响彻了天安门广场上空。听着这震山撼海的民族之声,看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与演奏配合得天衣无缝。”每当回忆起那一刻,于海都会激动不已。
  每当回忆起这些,于海总会认真地说:指挥演奏国歌一定要精益求精,为了确保演奏质量,需要反复排练,精抠细磨,半秒也不能差。因为这不仅代表着军乐团的水平和素质,更代表着对祖国的忠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
  有报道称解放军军乐团是中国的皇家乐队,的确是这样,解放军军乐团的发展见证了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于海说,他自己参加了多少次重要的演出活动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有6次演出让他终生难忘。   于海所说的这6次重要演出活动是:1984年,作为千人联合军乐团的分指挥,于海光荣地接受了邓小平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1989年,他担任了国庆40周年大型乐团指挥。在天安门广场指挥20万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90年,他担任第1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军乐表演指挥。1994年,他担任国庆45周年大型焰火晚会联合军乐团总指挥。1999年和2009年,于海作为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光荣地接受了江泽民和胡锦涛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指挥了天安门广场10万学生和千人军乐团的演唱和演奏。
  六、演奏外国国歌一丝不苟
  作为我国唯一的大型专业管乐团体,军乐团还有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在外国元首来访的迎宾仪式和欢迎宴会上演奏。因此,在每一次演奏中,军乐团都以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赢得了外宾的高度赞誉。于海曾讲过这样一段往事:1993年12月2日下午,在欢迎来访的乌拉圭总统的仪式上。当他指挥演奏完乌拉圭国歌后准备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那一刻,来宾队伍中突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当时他愣住了,因为他从来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赶忙示意乐队暂停,待来宾欢呼停止后,乐队又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事后,一位乌拉圭来宾地对于海说,由于乌拉圭国歌是世界上最长的国歌之一,在外交场合,很多国家的乐队常常只是演奏其中的一部分。没想到中国的乐队这样完整、准确地演奏了全曲,这是中国人民对乌拉圭人民最大的尊重。
  世界上最短的国歌要算是巴林的国歌了,仅有短短的7个音符,有人说巴林的国歌想唱都唱不出来,因为你根本无法填写歌词。但乐团对此却非常很认真,就是这短短的7个音符,军乐团的每一位演奏员也丝毫不能松懈,依旧要准确无误的演奏完毕。
  有评论说,于海手中的那根指挥棒虽然短小,但一棒重千斤,当他站在指挥台上时,这短短的指挥棒仿佛闪烁着情感的火焰,引领着乐队和听众。就是这根普通的指挥棒,为于海带来了许多自豪。有些外国元首也忍不住要接过来“比划”几下。于海介绍说,他的这根指挥棒曾经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等5位外国元首使用过。
  在于海珍藏的相册中,有不少来宾和中国领导人与他交谈、举杯致以问候的照片。但有意思的是,多年后,有些国家的首脑变了,主持宴会的中国领导人也变了,但在这些场合担任乐队指挥依然是于海。
  于海至今还清楚记得,1983年12月15日晚,在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盛大宴会上,于海指挥演奏了由亲王作词谱曲的《怀念中国》,演奏完毕,西哈努克亲王激动的手持酒杯来到于海面前,紧紧地握着于海的手说:“你们演奏得太出色了,把我创作歌曲时的内心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了!”从那以后,于海多次指挥乐队为来访的西哈努克亲王演奏。每次演奏之后,亲王都要向他祝酒。
  这些经历使于海深切感到,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不仅是展示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文化修养,同时更表明,音乐已经成为国家外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中组部管理局)
  责任编辑:李作清
其他文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理论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研读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特选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这一侧面对二者关系进
本文介绍了在省道333(编号S333)线蒙(阴)馆(陶)公路K121+730至K133+729高填方路段的强夯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实践证明了强夯法在高填方路段施工的有效性,减少了病害,满足了公路路基
本文分析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指出了建筑起重机械在施工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具体措施。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自身存在的早熟收敛、搜索空间小以及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保证算法收敛和最大限度地搜索模型空间的基础上,对遗传算子采取相应策略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界约束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