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环境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与环境会计有关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环境会计的概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原则 问题 建议
  一 我国环境会计概述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效益、环境费用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同时还是以自然资源耗费、环境污染应如何补偿、修复为核心展开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换句话,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和计量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20世纪80年代,由于环境不断恶化引发了“绿色革命”,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会计产生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2年葛家澎和李若山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此文首次将环境会计理论引入了中国,瞬间掀起了国内有识之士对环境会计研究的热潮。通过这2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环境会计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在信息披露方面,环境会计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的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一个现实的企业,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继续经营的动机,我们要想合理的将环境信息披露出来,必须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取较佳的综合效益。如果披露成本确实过高,则可以考虑稍缓执行,等到条件成熟了再应用,也就是将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进行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
  2.全面性原则
  由于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有所不同,企业必须提供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参考,这就是全面性原则。所以,企业不但要提供传统的会计信息,还必须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利润表中进一步披露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当然,企业若能提供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则会大受信息使用者的欢迎。
  3.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许多大型企业会考虑到大众对绿色氛围的强烈需求,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来营造绿色优势。但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要花费信息搜集成本、信息审计成本和信息处理成本等,还可能泄露商机,所以我国很多企业拒绝公布环境会计信息。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处于初创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又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不能只依靠企业自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还要在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下,强制性的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就是说,加强企业的环保道德观念,同时出台具有强制性的制度,二者缺一不可,即建立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4.保持灵活性原则
  环境会计是一个新兴学科,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多样性的尝试,这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长远发展将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无论是在参与内部管理上,还是在信息披露方面,都要求环境会计的方法选择和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多种计价基础并用原则
  由于环境问题特殊性的存在,环境会计信息应将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确保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同时,并用实物单位,甚至要考虑文字说明等多种计量属性。比如,像环保补贴、环保投资,还有税收减免、资源税、排污费、绿化费等这些环境信息可以以货币形式进行披露,但是ISO等环境相关认证(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环境政策等,就要以非货币形式披露。坚持以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的原则,可以使披露的信息更加准确、完整。
  三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缺乏法律依据,法规和制度有待完善
  尽管我国已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排污收费、污染物总量控制、限期治理、落后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等,但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还是比较松散的,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只有一些笼统的规定,无具体细则可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但也只是在总则中提到了应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及了其建立的必要性,却没有涉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也只是在“企业环境信息”一章中提出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有关年度资源消耗总量等方面的信息,做了强制性规定的只是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而且对于企业环境信息具体披露的形式、指标等也未做具体说明。这样,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仅仅停留在鼓励自愿这个层面上。纵使企业披露了一些信息,也没有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也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影响披露的社会效应。目前,我国《会计法》还没有涉及到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也没有把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更没有制定出与之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致使目前各企业仍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披露标准和报告标准,使它在实务上缺乏可操作性与统一性。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制度,致使企业缺乏信息披露方面的基础性的法律制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约束机制,让人们无法可依。
  2.在内容和方式上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主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或者董事会报告的形式来对外进行披露,但董事会报告中的披露是企业内部年度总结的一部分,不会面向社会大众。而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也只能反映一部分会计信息,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全部。另外,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利于自己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不同行业的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同,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或者甚至是同一企业处在不同年度披露出来的环境会计信息也不同,这样使每一个企业披露的信息都存在较大差异。而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更是简单,一般只涉及公司环境政策的陈述和与环境相关的支出收益,还有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方法等,信息量少、资料不全面。所以说,在内容上和方式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都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固定、统一和规范的标准加以控制,致使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会有较大的随意性。   3.缺乏有效的计量方法,基本要素计量和核算方法不确定
  在会计计量方面,我国企业无法对环境对象进行有效的计量,使得必须用货币计量并加以披露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以及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等信息在准确计量上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对于财务报表中的环境成本,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计量手段加以量化才能显现出来,但一直以来把环境污染的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等都被认为是社会成本部分,而不被列入个别企业生产成本,无法使同一环境资源在不同企业、单位、部门之间予以合理分配。生态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计量与核算方法的不确定性都是直接阻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
  4.环境会计信息,业务指导不力,监督力度不足,整体环境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不愿意主动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他们错误的认为这样会将企业的“隐私” 公布于众。这与我国中介机构或专业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业务指导不力,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力度不够是分不开的。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社会公众,整体上在环保知识和意识上依然处于一个“洼地”阶段,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他们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顾企业的环境效益,他们错误的认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会给企业带来一种额外的负担。对于企业利益相关人来说,他们缺乏对企业环境公开信息的使用意识,根本没有意识到了解环境信息是他们自己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参与环境管理和监督的基础就是掌握环境信息,本来环境信息的公布者就不愿意主动公布信息,而利益相关者如果再没有要求其公开环境信息的意识,无疑会更加放纵公布者。对社会公众来说,他们享有的环境权益相当有限,只限于宣言性的权益,比如检举和控告权等,缺乏实体性的权利,更严重的是缺乏程序性,导致仅有的宣言性的检举和控告权利都没有保障制度。公众基本的环境投诉、检举和控告权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公众对环境管理失去了信心,缺乏参与的热情。
  四 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要完善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作为坚实的后盾。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认识到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正在加强协作,来共同推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具体的说,包括可以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核算和监督都列入《会计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在立法时还要注重法律、法规实务的可操作性。同时会计准则也需完善,可以将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建立相应的核算体系,将环境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必须披露的内容。而对于环境业绩信息,可以通过加强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证监会的合作,来发布能对企业加以规范的专门的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法可依并拥有统一的标准,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并实施。
  2.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
  无论是我国政府、企业,还是会计理论界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不但缺乏系统的研究,更缺乏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由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素的复杂性和方法体系的多元化,使得当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一个理论支点使其与实务相结合,使其在信息披露实务方面出现盲点。所以,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特别是欧、日、美等发达国家的会计组织以及环保部门等机构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有步骤的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与实务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务同步进行。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采用多重计量属性。
  由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象存在特殊性,只采用货币计量是不可取的,而应使用多重计量属性,因为这样它既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资产、负债、成本和收益等,又可选择实物、百分数以及指数等辅助计量单位,即采取货币计量的同时采用非货币计量形式来共同表现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实现准确的计量,排除有效计量存在的障碍,使提供的信息更加完整、准确,避免了由于披露信息的多元性和计量单位的多元性所造成的信息的不可比,满足了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4.加强业务指导和政府监督力度,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社会公众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人员素质,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会计是由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我国应该研究并推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和技术,培养专门从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人员,并加强中介机构和专业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业务指导,促使各企业按照规定,定期并如实的予以披露。拓宽环境审计的范围,加大审计力度,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以及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进行审查与鉴定,确保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借鉴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并结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对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科学的监管。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及报告方面的责任和要求,不断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提高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专业人才及其理论研究的水平,注重企业会计人员对环境会计信息知识的掌握。树立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应享有的环境权益,激发公众对环境管理的参与热情,让社会公众也参与进来,进行监督。只有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企业才会有压力,才会真正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要努力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环境意识,对于那些没有社会道德,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自私企业,理应将其淘汰。企业只有在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双重压力下,才会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从而披露出较为全面、真实、准确的环境会计信息。
  五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的会计难以准确及时的披露与环境会计有关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必然。我们需要通过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务的不断完善,促使企业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保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损耗与补偿的良性循环,以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融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西茜.我国环境会计成本和效益量化分析.财会研究,2009.4
  [2]骆飞群.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其对策.浙江金融,2010.7
  [3]杨世忠,曹梅梅.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构想.会计研究,2010.8
  [4]龚蕾.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财会通讯,2010年第2期(上)
  [5]王艳红.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企业导报,2010(10)
  [6]陈薇.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现代商贸工业,2010(第23)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对实施微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效果.方法 对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微波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180例(90.0%),好转1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60例外科住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患
今年以来,全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整体经济呈放缓态势。面对严峻形势,“保增长”已成为全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但经济下行也为我区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在抗休克基础上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对32例ACST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患
近年来,武山县着力提升品牌意识,全县绿色A级食品认证产品达到26个,注册“八院”、“铁笼山”等蔬菜商标2s个,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很多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而其中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而建立一套规范的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健全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企业 会计制度 改革 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的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观察3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观察护理,30例患者中28例治愈出院,1例好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体会。方法经股静脉行左髂总静脉病变介入治疗60例,40例Ⅱ期行左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术后随访均行彩超检查。结果扩张成功55例。内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2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产妇实施心理、诱导排尿等各项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尿潴留产妇均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