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煤矿3煤区域提高开采上限可行性研究

来源 :煤矿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杨村煤矿3煤316工作面受到上覆水体的威胁,以杨村煤矿316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为背景,对316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确定防砂煤柱高度进行研究。结合杨村煤矿316工作面相邻工作面的开采经验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及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表明,316工作面综放开采后冒落带高度最大为30.2m,保护层厚度为15.2m,得到316工作面3煤全厚开采时留设的防砂煤岩柱高度为45.4m。而316工作面范围内基岩柱最小厚度约60m,故可得出该工作面可实现安全开采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本工作面及兖州矿区后续类似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确定防砂煤柱高度提供主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吐哈油田主力区块开发阶段过渡到中后期,新问题不断涌现,开发难度不断增加。与开发初期相比,油田注水层间、层内、平面矛盾更加突出,单层注水、两层注水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油田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迅速提高,民众对于环境的关注力度在不断加大。印染厂污水的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大,加大对印染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成为当务之急。本
蒸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携带着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因而成为了近年来国际地质届的研究热点。对石盐中原生纯液相流体包裹体,通过“冷冻均一法”获得的均一温度,被认为反应了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测井技术发展已愈来愈迅速,高分辨阵列感应、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为研究地层各向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新的过套管井测井仪器,如
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研究不断更新,不断的深入,更实用,更有效的新技术也不断的出现;特别随着以GIS技术为核心的3S(GPS,RS,GIS)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在处理
随着各种测绘技术和GPS技术的不断发展,限制地理信息数据的公开使用已经意义不大,这样只会限制科技为群众服务,限制GIS科技对社会经济效益的贡献。不同的应用领域所需的数据精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超大面积的楼房开发、大面积的道路建设和小区广场硬化,引发了城镇热岛效应、水循环受阻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