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容积碘含量在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能谱CT容积碘含量(VIU)作为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标准的价值。

方法

纳入标准:(1)既往未经系统治疗;(2)化疗前后资料完整;(3)无化疗禁忌。排除标准:(1)化疗时间及次数未完成;(2)原发灶不可测量;(3)图像质量差,胃腔充盈欠佳。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胃镜病理确诊、经影像学和临床评估需行化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5(31~88)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和第3个化疗疗程结束后均行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测量门静脉期化疗前后的参数值:病灶最大径(在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分别找到病灶最大层面后测量肿瘤长径,取三者中最大值为肿瘤最大径)、病灶平均CT值(在病灶最大横断位层面手动画取感兴趣区,避开肿瘤边缘约2 mm,测量CT值)以及VIU(病灶体积×碘浓度IC值),并计算化疗前后病灶最大径、VIU和平均CT值变化率[(化疗后指标-化疗前指标)/化疗前指标];分别以RECIST1.1(化疗后病灶最大径变化)、Choi(化疗后病灶平均CT值变化)及VIU(化疗后病灶VIU变化)评价标准评估化疗后疗效,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CR、PR和SD归为有效组,PD归为无效组。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化疗前后参数值的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Kappa检验对3种疗效评价标准的疗效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说明一致性较好)。

结果

52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病灶参数值的比较,化疗后患者平均CT值[(74.01±16.75)HU比(81.06±15.87)HU,t=2.202,P=0.030]及VIU[中位数668.53×102 μg比272.52×102 μg,Z=4.761,P<0.00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病灶最大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1±34.49)mm比(78.45±35.62)mm,t=1.708,P=0.091]。VIU变化率中位数为-53.33%明显大于CT值变化率的中位数-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08,P<0.001)。根据RECIST1.1标准,提示有效组47例(90.4%,包括PR19例、SD28例),无效组5例(9.6%);根据Choi标准提示,有效组45例(86.5%,包括PR37例、SD8例),无效组7例(13.5%);VIU标准提示有效组46例(88.5%,包括PR41例、SD5例),无效组6例(11.5%);将三者评价疗效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377,P=0.828);经Choi及VIU评估为PR的比例明显高于RECIST1.1,评估为SD的比例明显较低(χ2值分别是16.861和24.089,均P<0.001),VIU及Choi两者评价PR和S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7,P=0.346)。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显示,Choi和VIU评价疗效结果一致性及相关性最高(Kappa=0.912,P<0.001;r=0.916,P<0.001)。

结论

VIU对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能比依靠病灶最大径或CT值变化来评估的标准更灵敏。

其他文献
2007年7月7~10日《Diabetes Care》主编、美国新奥尔良州 Tulane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内分泌代谢科主任Fonseca教授应邀来华,就2型糖尿病的治疗模式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广
目的 探讨接种麻疹类疫苗与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儿童的麻疹发病情况.方法 143例进行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是否接种麻疹类疫苗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观察组体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在上升。Siewert Ⅱ、Ⅲ型AEG侵犯食管下段2~4 cm,有较高的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经食管裂孔入路进行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是较佳选择;经食管裂孔进入下纵隔后,向上游离大约6.5 cm长的食管及周围淋巴结缔组织即可完成下纵隔淋巴结的清扫。以心下囊为标识,可以提高下纵隔完整清扫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食管胃结合部的全系膜切除,可整体清扫下纵隔淋巴结,符合肿瘤学
目的:对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收治急性大失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小板联合冷沉淀
目的通过研究腹盆腔筋膜以及结肠系膜与直肠系膜的延续性,明确直肠固有筋膜与脏筋膜的关系,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平面。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2月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且保存有完整手术视频的6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33例,中位年龄61岁,其中因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25例,因降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15例,因顽固性便秘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
目的 探究分析激光微创疗法联合康复新液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宫颈糜烂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O2激光微创治疗, 观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均为住院患者,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2)病理学诊断腺癌和黏液腺癌;(3)进行术前cTNM临床分期;(4)接受手术治疗;(5)进行pTNM分期;(6)无吸烟、饮酒嗜好。排除标准:(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2)Lynch综合征;(3)肛管癌及肛门周围癌;(4)多原发肿瘤;(5)结直肠癌合并严重心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放射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
目的研究老年直肠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进行辅助放疗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67例老年直肠癌患者,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