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qd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在你痛苦、失落时,还是在你开心、激动时,音乐都是最好的陪伴。音乐影响着人们,也改变着人们。它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
  【关键词】音乐 审美欣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216-01
  大学生是最具年轻、有活力的一族,是一个看似轻松却承担着巨大压力的群体。这些压力来自学业、生活、家庭、感情以及就业等方方面面。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逐步攀升,自杀、凶杀等不良事件屡见不鲜,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的警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告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
  1.1 情绪控制、抗挫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活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生活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基本都是一帆风顺,几乎没有受一点委屈和苦难。这就使得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经受挫折及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上大学后,有的学生要远离父母,独自学习和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就开始产生负面情绪,加上就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对前途十分迷茫,遇到挫折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情绪失控,做出过激行为。
  1.2 人际交往能力差
  上面提到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独处时间较多,步入大学后要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环境,他们难以适应。加上在与人交往中缺乏技巧,便产生交往恐惧,对人自私、冷漠。另外,由于大学大多是开放的校园,大学生身心基本偏向成熟,他们有的开始谈恋爱,但是往往会在恋爱、性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便走向极端。
  1.3 自我认知能力差
  所有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前都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轻松惬意的,但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的差距[2]。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转变,加上受学业、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感情及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影响,导致有的大学生由于压力过大而承受力低下,便逃避现实,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依赖互联网等虚拟世界,通过玩乐、放纵麻痹自己的心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久而久之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不良心态,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最能拨人心弦、最擅长抒发情感,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乐是人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将音乐美分为六类,分别是:优美、壮美、欢乐美、悲剧美、崇高美和喜剧美。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能唤起内心深處的美好,并从中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获得美的感受。
  2.2 调节不良情绪
  人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音乐也是如此,有的音乐轻快欢乐,有的音乐悲伤万分,有的音乐鼓舞人心,有的音乐催人泪下。不同的场景下创作出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心理下也要聆听不同的音乐,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并调节人的不良情绪。大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及压力的影响,难免会有不良的情绪。当忧郁、烦闷时,可以聆听《彩云追月》、《金蛇狂舞》等清新、明快的乐曲;当自卑、情绪低落时,可以聆听军歌、进行曲等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斗志,让他们找到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2.3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受不良风气及不良诱惑的影响,当代很多大学生对感情观以及思想观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理性的对待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欣赏,学生们能在音乐家谱写的音符及乐曲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有效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结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音乐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因此,教师在大学教学中要擅于应用音乐欣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孔杰.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音乐时空,2015,08:183.
  [2]朱燕聪.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J].音乐时空,2014,09:115-116.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课的基础部分在初中一年级,只有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为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从学生生活入手,精心上好每节课,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多训练,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理教学;深厚兴趣;优化教学;提高效率    初中地理课的基础部分无疑在初一,如何提高并激发他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关系到初二乃至高中地理的
课改多年,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深深的体会到课改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具有多层面的基本素养。  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没用扎实的语言功底,没用过硬的语言基础知识,没用丰富的文学素养,我们很难在课堂上释放教师的最大能量,也更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同样的文本讲解,有的热情奔放,激情四射,有的如高山流水,情丝悠悠,让学生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要富有成效,要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能相互理解与信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必须实现有效的沟通。  一、沟通障碍的原因  1.个性因素所引起的障碍。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气质、态度、情绪等的差别,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  2.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障碍。在信息沟通中,如果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  3.相互不信任所产生的障
《锐角和钝角》一课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对角进行分类,使学生充分感知锐角和钝角。  案例一:创造角  我先布置任务:请每个小组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材料来创造角。在小组内一块讨论你用哪些方法创出了角?同学们可以折、画、或者拼来创造你的角。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创造角。学生纷纷打开学具袋,挣着拿小棒,看到这么混乱的场面,我有点生气,眼看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