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工具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maju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临床床护比平均为1∶0.4。现行护理人员配置标准是1978年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规定:500张床位以上医院床护比为1∶0.58~0.61。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造成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相对增加,在原有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改进护理配套设备,能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笔者研制了便携式工具袋,不仅可以解决笔漏油污染工作服、护士口袋物品过多的问题,还可以减少护士病房与治疗室之间来回跑的现象。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足部反射区按摩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入睡时间为(39.5±16.9)min,睡眠时间为(6.07±1.28)h,觉醒次数为(2.0±0.9)次,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5±16.0)
随着危重症学科的不断发展,各种越来越高端的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为了更好地控制ICU等高危病房的院内感染,目前,许多ICU内都配备了小型的自动清洗机。它是一款先进、高效、人性化的消毒和物品终末处理设备,可以在5~15 min内对呼吸机湿化罐、氧气湿化瓶、痰液收集瓶、脸盆脚盆等物品进行高、中、低3个水平的消毒。可是一些高水平消毒的呼吸机湿化罐、氧气湿化瓶等消毒后的储存却是一个临床难题,直接取出放在储物
目的 探讨护理质控自查卡在临床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平时护理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制定为各班次下班前必须自查质控的内容,自行设计自查卡片。选取某院内科12个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7-12月使用卡片的护理单元作为观察组,1-6月未使用卡片时的护理单元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应用护理质控自查卡,观察组的病区管理合格率、整体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合
目的 观察互动游戏对减少OSAHS患儿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小儿OSAHS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随时施行抚触,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互动游戏.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估两组患儿干预前、术前1d、入手术室前及术后的焦虑水平,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6,24h疼痛程度并比较.结果
目的 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150名,采用修订后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调查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重要性的认识、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训需求。结果本组临床护士对护理科研重要性认识度较高,认为护理科研对护理专业发展、提高临床水平、个人发展等8个方面均有重要提升作用,其中对专业发展最为重要,重要性得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所承受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问卷评估113例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社会支持状况、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对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3名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总负担评分为(31.96±177;18.23)分;主观支持评分为(19.21±177;6.48)分,客观支持为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监测频次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门诊就诊并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3组,即3次组、5次组和8次组,分别进行3点法(空腹,早餐后,睡前)、5点法(空腹,早餐后,晚餐前,睡前,凌晨)、8点法(三餐前后,睡前,凌晨)血糖监测,共持续4周,同时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c
静脉营养是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因静脉营养液渗透压高,成分复杂,刺激性强,输液时间长,以往临床多采用经过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途径输注。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置管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正常生活等优点[1],在危重患者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在国内外静脉营养治疗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笔者将针对PICC在静脉营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综述如下。
新生儿脐带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出血等并发症,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危及生命。每年全世界大约有一万名新生儿由于脐部感染而死亡。有研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脐部感染是影响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脐部护理对预防新生儿期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有望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2例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开腹阑尾炎切除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及术后个体化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和脓肿发生率分别为6.6%(4/61)和3.3%(2/61),显著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