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让学生都爱听你讲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够吸引学生爱听的高中语文课教学当张弛有度。在高中语文课堂这个场所里,不应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和交流,应有起伏、有高潮、有延伸。唯有张弛有致、起伏多变的课堂,才能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有生动活波的课堂,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高明的课堂设计,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教师倾心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利于构建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高效课堂,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和谐对话;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设计;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课堂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同为这个舞台的主角。无论是师还是生,最喜欢的课堂当是焕发活力与精彩不断生成的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全凭其质量的高低。关注教师课堂设计并提高教学的艺术,让学生都爱听你讲,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以及学生学习母语的特殊要求,研究语文教师课堂设计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能够吸引学生爱听的语文课教学当张弛有度。在语文课堂这个场所里,不应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和交流,应该有起伏、有高潮、有延伸。唯有张弛有致、起伏多变的课堂,才能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有生动活波的课堂,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高明的课堂设计,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入
  京戏很讲究出场的亮相,文章也注重开头,有“风头”之说。目的均是相同的,即引人入胜,吊起观众读者的胃口。那么一堂课的开局理应如此,应提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兴趣有了,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积极,进而迷恋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
  例如,我在讲授《沁园春·长沙》,用直观的毛泽东照片,恢宏的背景音乐,极富情感地吟诵着。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红妆素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数今朝之风流人物,非他莫属。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今天,咱们一同来学习他的词作《沁园春·长沙》,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宽阔的胸怀,走进诗人崇高的心灵。如此生动蕴藉、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氛围,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再如我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音乐,在凄美的音乐中,学生唏嘘不已,一曲仙乐勾起了学生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主旨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好的导入设计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就像一粒小石子,虽小,却可击中学生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局面。
  二、努力创造高潮
  一堂课,不能平铺直叙,应该造就波澜、激荡情感,点燃学生心头的感情火花,使之燃成熊熊大火,以情助读,让整堂课从始至终牢牢地粘住学生。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要使教学的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的情绪亢奋 ,参与意识强烈 ,就必须要激发其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学进程运动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力、想象力进入到最佳状态 ,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高中语文的教学,教材处理得当,教法科学合理,角色定位准确,一样可以让课堂火起来。笔者在高二时,将《滕王阁序》作为一块试验田,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此文本是一篇语言优美的骈文,教师可以娓娓到来。但笔者为了能够营造课堂教学的小高潮,设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动手,结果比直接讲解此文如何文辞优美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我设计的问题:请同学们按照“四四对四四”“六六对六六”“四六对四六”“六四对六四”等骈偶的句式找出骈偶句子,并谈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好的提问,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了,将他们急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吊”起来了。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参与到问题的发现、思考、探究过程中,并自然领会骈文的魅力所在。
  三、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的学习,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颇有道理。我们常说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笔者解读此话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的体现。“不需要教”是不能脱离“教”这个大前提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不需要教”的凭借或者是支撑点,没有了课堂的“教”,此理论就丧失了意义。课堂的“教”得向广阔的生活外延拓展,瞄准“不需要教”的目标来“教”。
  例如我教授《鸿门宴》时,为了改变学生认为离今天太遥远的古代语言有啥学头的厌学状况,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第二课时,我将课堂交由学生主宰,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现代版话剧,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滥造台词,台词应尽量使用文中的人物语言。课前我让学生毛遂自荐,找到自己觉得比较适合的角色,然后进行认真的揣摩。在课堂上,由老师负责朗读非语言描写的部分,而由学生们按照各自选择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有的角色语言较多,而有的只有一句话,但是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去对待,尽量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人物的鲜明个性展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也都很认真地去听,然后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处理,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而且都能够较好地进行思考,进行评价。因此就改变了那种畏难的情绪,使他们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倾心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利于构建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高效课堂,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和谐对话,让学生爱听你讲;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董春丽,女,41岁,山东青岛,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吉木乃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本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主要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策略与措施实践研究及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有位伟人曾经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定性之母。”  在物理学中,很多概念、规律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然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
期刊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反思是一个对知识再审查的过程,反思有助于探索蕴藏在基本的表层理论知识下的更加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优化思维能力。反思是对自身学习、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完善的有效途径。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问题的全方面思考,会让思路更加开阔。本文研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反思能力;培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弟子曾子也曾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
期刊
摘 要:初中的地理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既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知识,也包含了自然科学的知识。除却这些知识,地理还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历史、政治等等。在学习地理这一学科的过程中,能增加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习地理这一学科的过程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培养中学生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思维能力;初中地理  创新,是当代每一位学生必备的能力。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
期刊
摘 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知识综合度大、能力要求高,是历年高考备考复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例举2015年高考试卷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试题,结合高考复习的教学实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做了初浅的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的背景新颖、信息提示或暗示多样化,而且试题给予的信息往往是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接触较少的新材料或新概念等,也可能涉及到不常见的物质。
期刊
摘 要:兴趣小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某一学科领域组成的活动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在初中开展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技法示范、美术实践、布置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营造有特色的校园氛围。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课外  俗话说“兴趣是
期刊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尤其是在内地进行英语教育。英语教育在当今十分重要。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英语教与学仍然存在“费力多、收效低”的现状,但是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尽管我校初中学生英语基础不很好,但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抓好初中英语教学是大有可为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千方百计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扎实训练,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这里本人就如何进行英语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人才素质必定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不能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而是应该具备博大胸襟、放眼未来的气度和精神,应该具有关注周围事物和社会生活的敏感度和探究精神。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德育课程,它强调知识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熟悉相关政治理论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期刊
摘 要: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整合、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统一的过程,打破了以往教师之间互相封闭、缺乏交流的状态,充分发挥了集体与团队的作用,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高了学校的师资水平。出于各种原因,当然中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数学教师;集体备课;现状;策略  传统中学教学中教师备课往往“单打独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数学阅读理解这类题型的综合性强,数学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抽象思维及想象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各种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a  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应对这类题型的能力关乎着升学的几率,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广大初中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