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的学生每天更多观看到的是漫画、插图、电影、电视剧、广告,他们生活在被视觉景象包裹的世界里。现代视觉文化冲击和渗入到美术教育中,使美术学科教学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现代美术教学课堂,教师不可以再依靠一本美术书来束缚学生的视野。教师的角色复杂化了,不再只是教授美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分辨各种视觉信息。因此,美术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新课程要求,转变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重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职能,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角色 观念 内涵 教学态度 科研能力 差异性
角色是社会学研究中引入的戏剧术语,用以表示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社会学将这种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所应有的行为模式称为社会角色。综观当前正在发生的重要而深刻变革的教师角色内涵,其中贯穿着学校、社会、学生和自我等综合因素。现代视觉文化时期,美术教师在新的舞台上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在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课堂知识由书本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组成。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专注地讲教材,而是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如在造型绘画训练中,虽然教材上只是让教师教授用线造型的方法,但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就不拘泥于造型表现的准确,而从“线”是人类表达最便捷的形式导入,从远古岩壁绘画到科学家的实验记录,从军事家的侦察示意图到导演的表演分镜头,从艺术家的构思草图再转回到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线有了全面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用线造型。这种教学过程不是只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存在变数的新领域,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化的创造的过程。
一、美术教师应该具有新的知识结构
美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人文精神。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而美术新课程中所突出的美术史论、政治、经济、人文、风俗、地理等,都将决定着美术教师必须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并且要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戏剧、音乐、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有所了解,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开放状的新型知识结构。随着当今图像和影像的激增,美术教学会随着视觉文化的到来,涉及精致艺术、工艺与设计、表演及艺术庆典、大众与电子媒体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美术教师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经验去理解和质疑现代视觉文化;关心课程之外流行的视觉文化产品;关心美术学科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既不能迁就世俗文化,又不能脱离日常文化生活而过于追求艺术;既要联系生活,又要与生活保持距离。这样才能面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多发的“奇想”,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因此,教师不仅要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更要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在面对来自校内外的“新科学”或“新技术”的时候,就要加倍的学习。只有具备了这种追求完美教育的态度,教师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美术教师应具有科研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三、美术教师应该做到师生的和谐发展
教师们每天进行重复性的教学活动,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导演”下完成的,师生之间缺少交往、缺少互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便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在教学研究中,研究的内容也多是教师“怎么教”,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得被动、压抑、缺少自信,自然也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发现,教师的行为改变,可造成迥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则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美术教学特点,建立“赏、问、议、讲、练”五个环节相结合的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这里,“赏”是美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问”可以是教师问,也可以是学生问;“议”指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讲”指的是教师的针对性讲解;“练”指的是课堂练习,这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如临摹教学中,可对临摹的概念进行拓宽,对作品原作进行取舍,使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了舒展的可能,而且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美术教师,只有知道学生所想、所感,才会懂得怎样去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快乐。给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現有了舒展的可能,而且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美术教师,只有知道学生所想、所感,才会懂得怎样去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饱尝成功的喜悦。
总之,现代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换,只有教师新的知识结构的改变和谐的教育生活关系,才能利用现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山西省安泽县教师进修校)
【关键词】教师角色 观念 内涵 教学态度 科研能力 差异性
角色是社会学研究中引入的戏剧术语,用以表示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社会学将这种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所应有的行为模式称为社会角色。综观当前正在发生的重要而深刻变革的教师角色内涵,其中贯穿着学校、社会、学生和自我等综合因素。现代视觉文化时期,美术教师在新的舞台上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在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课堂知识由书本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组成。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专注地讲教材,而是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如在造型绘画训练中,虽然教材上只是让教师教授用线造型的方法,但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就不拘泥于造型表现的准确,而从“线”是人类表达最便捷的形式导入,从远古岩壁绘画到科学家的实验记录,从军事家的侦察示意图到导演的表演分镜头,从艺术家的构思草图再转回到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线有了全面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用线造型。这种教学过程不是只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存在变数的新领域,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化的创造的过程。
一、美术教师应该具有新的知识结构
美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人文精神。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而美术新课程中所突出的美术史论、政治、经济、人文、风俗、地理等,都将决定着美术教师必须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并且要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戏剧、音乐、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有所了解,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开放状的新型知识结构。随着当今图像和影像的激增,美术教学会随着视觉文化的到来,涉及精致艺术、工艺与设计、表演及艺术庆典、大众与电子媒体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美术教师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经验去理解和质疑现代视觉文化;关心课程之外流行的视觉文化产品;关心美术学科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既不能迁就世俗文化,又不能脱离日常文化生活而过于追求艺术;既要联系生活,又要与生活保持距离。这样才能面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多发的“奇想”,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因此,教师不仅要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更要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在面对来自校内外的“新科学”或“新技术”的时候,就要加倍的学习。只有具备了这种追求完美教育的态度,教师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美术教师应具有科研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三、美术教师应该做到师生的和谐发展
教师们每天进行重复性的教学活动,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导演”下完成的,师生之间缺少交往、缺少互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便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在教学研究中,研究的内容也多是教师“怎么教”,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得被动、压抑、缺少自信,自然也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发现,教师的行为改变,可造成迥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则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美术教学特点,建立“赏、问、议、讲、练”五个环节相结合的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这里,“赏”是美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问”可以是教师问,也可以是学生问;“议”指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讲”指的是教师的针对性讲解;“练”指的是课堂练习,这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如临摹教学中,可对临摹的概念进行拓宽,对作品原作进行取舍,使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了舒展的可能,而且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美术教师,只有知道学生所想、所感,才会懂得怎样去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快乐。给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現有了舒展的可能,而且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美术教师,只有知道学生所想、所感,才会懂得怎样去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饱尝成功的喜悦。
总之,现代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换,只有教师新的知识结构的改变和谐的教育生活关系,才能利用现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山西省安泽县教师进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