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视域下虚拟空间与现实环境的互塑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逐步走向深入,成渝双城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就现阶段的探索现状看,媒体依旧未能深入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个独立的虚拟空间这一概念,仍存在传播内容浅显、传播方式刻板等问题。本文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以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探讨媒体如何做好虚拟空间的形象宣传。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形象;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128-0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成渝两地主流媒体积极合作,建构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场景的显著景象,完成了受众的获知、说服环节。然而,要更精准地向受众投送信息,媒体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作用,精准把握并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虚拟空间概念。本文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象宣传的独特性,以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探讨媒体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的职能与作用[1]。
  一、独立的虚拟空间概念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问题。会议对未来成渝地区作出了新的定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从地域划分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渝两个地区版块的组合,是一个为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实现融合发展而建立的“新城”。可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重叠于两城之上的、独立的空间。落实到城市建设层面,其概念就是一个虚拟城市空间的现实建构。
  二、以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形态的发展,城市形象在城市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对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期望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城市形象進行创意传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是以宣传经济圈规模、布局、形态、环境的外表形象,结合文化意蕴的内在形象来构造其良好的空间形象,从而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应注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象塑造并不是对成都、重庆两个城市形象的简单相加或混合宣传,而是立足于成渝双城形象,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独立的虚拟空间进行构造和宣传。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概念。李普曼认为,媒介报道的世界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媒介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传递的新展示。不过,人们通常意识不到拟态环境的存在,往往将拟态环境视为客观环境对待[2]。智媒体时代,技术的革新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拟态环境趋向真实化发展,即大众根据媒体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使现实环境拥有拟态环境的特点,最终导致人们无法明确、精准地区分虚拟空间与现实环境。简言之,媒体信息编织的拟态环境对人们辨别现实环境起到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成渝两地媒体打造拟态环境,可以形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虚拟空间概念形态,更新圈内的潮流态势,有效实现虚拟空间的现实建构。
  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媒体应尽之责
  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平台逐渐进入大众视线,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工作职能越来越清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推广知识、教化大众、推动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渝两地媒体不仅要承担信息发布、传播的传统职能,还要精准把握虚拟空间的特性,承担起另外两大职责。一是在尊重双城多样性的基础上,打破两地市民的心理区隔[3]。具体来说,就是媒体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报道,不能混淆两座城市的特质,要对两地居民习性、审美趣味等个性特征予以尊重。成都的安逸温和,重庆的活泼热辣,都应在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彰显到位。换句话说,平衡两地之间的异质性,能够促进两地市民交流、理解和共处。二是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达成时空感的平衡。成渝两地在地域文化上有不少渊源,时间维度上要实现过去与现在的平衡,空间维度上要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平衡。也就是说,媒体要超越一般层面的信息传播,将重心置于优化虚拟空间方面,构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拟态环境,进而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成渝两地媒体积极作为。如川渝两地广电集团精心打造的专题节目《川渝代表委员话“双城”带你品尝“成渝cp”甜甜圈》,获得了2600万次的点击量;重庆广电第1眼和四川广电“四川观察”共同开设了“双城记”频道;两地报业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开展交流合作;立足渝西、服务成渝两地的渝西都市报正式创刊……成渝两地媒体通过融合协作,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媒体视角定位模糊、内容分布失衡、体系管理紊乱等问题,亟须行业深思和应对。
  四、虚拟空间的现实建构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成渝两地媒体的传播工作应着眼于信息载体与传播介质的运用[4]。根据媒介化城市的概念,媒介与空间彼此融合,人们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两地媒介构建的生产传播方式。现实的城市空间建构和虚拟城市空间建构,都是影响城市双重空间格局建构的重要因素。因而,成渝两地媒体应以生产方式、传播内容为着力点,打造拟态环境,从而重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生活、社会治理和文化样态。除此之外,两地媒体的传播内容还应着眼促进两地市民的沟通交往[5],应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消除市民间的心理区隔,促进其交流共处。
  (一)VR新闻的空间建构
  拟态环境的经典论述是传播媒介从客观环境中提取要素,构建一个不同于客观实在的现实。有着独特的符号再现系统的VR新闻,是实现虚拟空间现实建构的有力武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一个虚拟空间概念,本就是符号组合的场景显现,本质上与VR的模拟环境相差无几。因此,将VR新闻应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拟态环境建构是非常合宜的。需要注意的是,VR新闻场景强调空间和细节。两地媒体在运用时,要加强对空间和细节符号的重视,充分发挥其符号意义和优势[6]。   第一,空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宣传报道中,要着重利用空间符号,选择不同的视点,重塑空间格局,营造独立且全面的空间感。
  第二,细节。细节是营造真实感、渲染气氛的重要符号,也是VR新闻中最能传递意义的场景符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VR新闻中,用户的注意力基本都在场景中,因此场景中的细节决定了VR新闻是否能带给人沉浸式体验。譬如地铁与轻轨细微的差异,雾天的色调和光线,川渝人民的姿态和语调等,这些细节在VR新闻中都能决定场景氛围中的真实感与归属感。不仅如此,新闻制作者还可以通过有意味的细节,向用户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独到之处。
  (二)影视剧的环境塑造
  影视传播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内容[7]。影视剧以视听画面打造虚拟世界,并通过受众反馈把虚拟世界映照进现实,给现实世界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拟态环境构建而言,影视剧发挥了不容小觑的环境塑造作用。
  纵观国产电视剧,《蜗居》《北京女子图鉴》《三十而已》等故事背景都设于北京或上海。此类影视剧作品以主角的生活境遇为主線,为观众展现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城市生活,同时,也塑造了北京、上海的城市形象,让观众进一步感知了这两座城市。近年来,在影视剧市场,重庆这座城市炙手可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搭上“重庆热”的快车,可以加强“圈内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比如《风犬少年的天空》中,男主居住在重庆市江北区,他的母亲居住在成都市温江区,两地环境切换自然流畅,给身处两地以外的观众成渝一体的感受,也给成渝两地区域内的观众“一家亲”的观感。
  除此之外,影视剧中的都市场景、人物关系、生活习惯、文化意蕴,从浅至深的演绎都可以影响观众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象的认知,观众会自然而然地将自身行为“圈内化”,从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发力,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五、结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闻报道工作应基于城市建设的实际,以如何破壁打造“新城”、如何实现虚拟空间的现实建构这两大难题为基点,把新技术、新方法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创新城市形象宣传工作路径,从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步伐,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真正成为两地市民宜居乐居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冷凇.“人间烟火”的景象迁移与“现实图景”的双向建构——新冠肺炎疫情下短视频与拟态环境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09):111-125,128.
  [2] 刘基.“拟态环境”理论对智媒体传播影响机制的探析[J].新闻前哨,2020(04):51-52.
  [3]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谢静.可沟通城市指标体系建构:基于上海的研究(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7):5.
  [4] 吴予敏.从“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沟通的城市”——关于城市传播研究及其公共性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3):6-19,126.
  [5] 刘基.“拟态环境”理论对智媒体传播影响机制的探析[J].新闻前哨,2020(04):51-52.
  [6] 潘晓婷. VR新闻中的真实边界:符号重组与现实建构[J].当代传播,2019(02):40-43.
  [7] 张波.新媒体环境中的中国城市形象传播机制与趋势[J].科学中国人,2015(03):84-85,87.
  作者简介:熊山杉(199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新闻。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移动端的冲击之下,众多传统媒体多年亏损、入不敷出,生存境况十分艰难。人工智能作为我国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重要推手,现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呈蓬勃态势。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把握利用人工智能并转化风险、扭转逆境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分析web3.0时代互联网和移动端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从内容产品视角指出人工智能在传统媒体业务创新方面的影响,以期为传统媒体的业务创新提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框架理论,针对三联生活周刊的三期“疫情专刊”,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三联生活周刊对疫情事实的具体构建形式。得出该媒体对疫情报道的四类框架:深度事实为主、多角度客观报道的事实界定框架;重视多重归因和事情的因果链条的解释归因框架;暗含于归因框架的道德批判框架;现有对策为主、各方各司其职的对策建议框架。最后提出框架的反思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调查类媒体;框架理论;疫情报道;三联生活周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变革与创新,世界各国通过多元媒介手段开展的文化传播活动见证了现象级的跨文化交流盛况。各民族文化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江苏省是一个文化大省,从地理坐标角度来看,江苏以古运河为连接点,孕育了历史悠久、特色多样的民间传统艺术与文化。可以说江苏段的大运河串联起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民间文化艺术大河,江苏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是运河文化孕育出的独特的、壮丽的民间艺术
期刊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平台迅速崛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固有格局,新媒体平台更符合信息碎片化时代受众的诉求。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发展迅猛,配合日益强大的云计算,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如何将大数据与新闻推送结合起来,以大数据为手段,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点。本文将在新媒体视域下,以新浪微博和抖音两个APP为例,结合相关现状,探究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大数
期刊
父亲的“游戏”    男人在某个建筑队打工。城市里有太多这样的男人,他们从家乡来到城市,散落在各个建筑工地,以超负荷的劳动来获取极低的报酬。  两天前,儿子来到这个城市。现在,父亲要送他回去。他们来到火车站,却在入口处停了下来,盯着安检仪的小屏幕,那上面不断流动着各种箱包和编织袋的轮廓。男人说:“看到了吗,把行李放进去,屏幕上就会照出行李里面的东西。看看,这是一个脸盆……可是,它为什么能照出里面的
期刊
摘要: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在脱贫攻坚宣传报道中,各级各类媒体注重策划,创新内容生产,加大新媒体传播,成绩斐然。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届时,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将是媒体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以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脱贫攻坚类作品为研究样本,从占比、体裁、媒体、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脱
期刊
摘要:随着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借助此类平台进行产品、店铺等的宣传。视频社交平台的用户量基础大、传播范围广,借助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送可以提高传播内容的推送到达率,达到较好的店铺形象塑造与传播效果。本文以乌鲁木齐市的付费自习室初创店铺“田自格·自修空间”在小红书APP平台的账号内容为例,研究其店铺宣传特点,旨在为初创者的宣传带来更多灵感。  关键词:社交平台;小红书;店
期刊
摘要:信息传播社交化,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让传统媒体逐渐从新闻生产的中心,变为社交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伴随5G时代到来,以短视频为主的信息传播社交化特征进一步增强,对以上游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传统机构媒体形成了更为强烈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社交传播对传统新闻的影响,结合近年来上游新闻客户端等机构媒体的应对策略,探究传统媒体在调整生产关系、创新生产流程、建立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新型传播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近年来,直播带货迅猛发展,将“直播+电商”模式延伸到各行各业。在新媒体背景下,发展农产品直播电商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队伍,以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分析新农人直播电商创业技能培育的意义和金华市新农人直播电商创业困境,探索新农人直播电商创业技能培育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新农人;直播
期刊
摘要:志愿服务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当前,越来越多人愿意在空闲时间参与公益项目。然而在目前公益服务资源整合效率不高的大环境下,志愿者难以找到志愿渠道,公益机构可选择的信息发布渠道也少之又少。同时,志愿者对志愿项目了解有限,易出现市级大型机构报名志愿者人满为患而地级小型机构缺少志愿资源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互联网+”视野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