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校根据教师现状和生源质量,选择了勤奋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并从校园三风生成、办学理念思绪、勤奋文化构想、教师精神解读、课堂框架尝试、队伍建设探求、学生发展展望七个方面分析了我校勤奋教育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学校文化;勤奋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03-3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民族,勤劳是她最突出和最美丽的特质,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理应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点。鉴于瑶沟中心小学的地理位置和办学历史,我们选择了勤奋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并作整体构建和实施。
领导讲话提醒我们做勤奋。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所以,我们提出:今天的勤奋,就是明天的梦想!
教师现状促使我们做勤奋。我校80余名教职工中,年龄40岁以上的约占60多人。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经验丰富是其优点,学历水平低、教育教学观念、方式陈旧又是其不足。在这种状况下,唯有勤奋才能弥补不足,唯有勤奋才能谋求发展。
生源质量需要我们做勤奋。由于我校地处泗洪县西南岗,870名学生都来自农村,又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绩好的学生纷纷进城,决定了我们的生源质量难如人意。在这种状况下,勤能补拙成了我们的优先考量,学生唯有勤奋才能弥补自己素质的不足,唯有勤奋才能在学业成绩上走到同龄人的前面,唯有勤奋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所以,务必勤奋,我们才有立足之地和发展空间。
一、校园三风生成
文化是立校之本,也是办学之魂。三风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神凝练,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习氛围、道德情操及行为习惯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三风犹如一支号角、一面旗帜,对内引导规范学校行为方式,对外展示学校形象,指引和激励全校师生共建精神家园,弘扬优良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凝聚人心,规范志行,共谋发展,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坚持不懈地工作或学习。这是成功的基础之一,是传统的美德。
校训:勤。读书改变命运,勤奋决定未来。
校风:勤善和美。勤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美德,通过勤奋和努力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达到美好的境界。
教风:勤勉育人。作为老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勤奋工作。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孜孜以求,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从而快乐地育人!
学风:勤奋乐学。学习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让学习成为快乐的境界!
二、办学理念思绪
办学理念亦是学校办学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是“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更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动力。
基于对基础教育基本任务的理解,基于对当代基础教育人文精神的追求,基于学校的发展实际,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价值导向的办学理念。我们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孩子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为孩子明天升入高一级学校,为孩子将来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成家立业奠定坚实的人生必备的基础,要让女孩成为知书识理的大家闺秀式淑女,男孩成为富有学养的谦谦君子。
“校长要做到精致管理。”这是我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在学校规范管理上提出的高要求,我校遵从这一要求,在“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理念支撑下,从学校实际出发,端正办学态度,奉行“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从精细管理开始,低起点,高目标,快节奏,严要求,就坡上“阶”,就梯上楼,向着“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功”的目标迈进,达到一年求细,三年求精,五年求特,从精细管理向精致管理有序推进,努力向精品学校、一流学校、和谐学校、特色学校发展,从而做细、做实、做强瑶沟小学。
三、勤奋文化构想
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Edgar Schein)曾说过:“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校园文化从外观看可以是美化校园、规范管理;从内在看可以润滑师生心灵,丰厚人文素养;从办学上看可以引领方向;从教育内涵上看可以提升品位。
我校根据勤奋文化思想,逐步规划尚勤园、勉勤园、耕勤园等具有特色的道路和园景。校园东西两侧建凉亭、水池、休闲小路、低矮绿树;东依墙建民间工艺——剪纸方化墙和剪纸广场;沿教学楼东墙向南建紫藤、葡萄架,成为学生书读长廊。综合楼前水塘改建成荷塘,荷塘上建拱型小桥,同时向南建休闲读书广场;教学楼西侧用围栏挡护成原始生态林地;运动场整体规划墙体文化;校门外路两侧设计立体绿化带。
同时,为深入打造学校民间工艺特色项目,学校还将筹建校史馆、苏北民间工艺馆,凸显学校文化的牵引力,让学生沐浴在学校优秀文化的雨露中,陶冶学生优秀的文化品质。
以“勤奋教育”为先导,以勤敬业、勤学习、勤动手、勤健体教育为抓手,着力塑造师生形象和学校形象,打造“勤”文化品牌,把“勤”文化确定为一种校园文化生态的核心去倡导。通过多形式、多手段、分层次、有步骤的系列活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设平台!
在“勤奋和美,止于至善”思想引领下,着力构建五大勤奋教育圈。
勤奋德育圈——
1.开展养成教育、是非观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善行教育(养成教育是孩子最为基本的德育;是非观教育是孩子最为基本的道德观;诚信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德育目标;感恩教育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德育途径,善行是孩子道德品行的升华)。 2.举行安全文明“十要十不准”知识竞赛、安全法制讲座、安全交通伴我行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
3.实施名优教师培养计划,举办“六认真标兵”、“教科研先进”、“优秀班主任”、“我最喜爱的老师”、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4.每周一调研,每月一检查,每学期一评比,每年一总结表彰活动,催生优秀教师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5.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学校管理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勤奋智育圈——
1.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经典诵读。
2.加强双语阅读。建设好管理好师生阅览室,配齐必读书目。
3.继续晨读书、午习字(让师生在名曲中读书、习字)。
勤奋美育圈——
1.认真开展体艺2 1活动。成立少年足球队,田径队,合唱队,绘画、书法、剪纸等兴趣小组,并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2.成立小小剧社:定期举行课本剧、情景剧表演。
3.让名曲名画名著文化进校园。播放古典音乐——古筝,葫芦丝,《渔舟唱晚》《梅花三弄》等。
勤奋文化圈——
1.建立勤学故事画廊:介绍古今勤奋学习人物和故事;安全文化画廊:交通安全、四防知识、环保知识、文明提示语;绿色文化画廊:如保护水资源、植树造林、爱鸟周、白色垃圾、水土流失等等。
2.校徽设计
解读:“Y”瑶沟第一个字母,意为一枝新芽,两片嫩叶。
“X”小学的第一个字母,意为老师和家长两只手共同呵护、托起孩子这枝新芽、嫩叶。两个字母一上一下,合起来为瑶小的缩写字母。
外面的菱形框,意为学校和家庭共同构筑起孩子成长的防护墙,让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成长。七彩的外框内方外园,意思是:孩子只有在学校养成良好习惯、守住规矩,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多样的外部大千世界。
勤奋体验圈——
1.开辟农耕种植园。
2.实施绿色学校(补栽绿篱、高大树木、沿墙翠竹、花园月季)。
3.建立勤读园。
4.建立勤耕园。
通过五条勤奋圈连接成五色的五环旗,打造出五彩缤纷的勤奋书香校园。努力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
勤奋文化是一面旗帜,是指引学校前进的方向;勤奋文化是一支号角,是激励学校前行的助推器;勤奋文化点燃教师的教学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勤奋文化让学校更有朝气;让教学更添智慧;让师生更讲道德;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员工更加和谐!
四、教师精神解读
德尔说:态度决定一切!汪中求说:细节决定成败!已故姚止平校长说:扫地都要扫全国第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无锡凤翔实验学校许昌良校长说:教师其实已经从“工匠”退化到“搬运工”乃至“监工”,在功利的推动下,变得世俗不堪。教育的理想、意义和价值,教育的神圣已经基本被消解。
我想:瑶小人,不应该只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要有像已故栟茶中学姚止平校长所说的“扫地都要扫全国第一”的理想,更要从实际出发做好简单事,做好平凡事,做好每一个细节。许多大师都说:中国自陶行知先生以后,再没有教育家出现。我认为:即使没有教育家出现,却有一大批人勤奋地走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可能我们都不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同样走在通往教育家的通衢大道上,孜孜以求,爱岗敬业,做好细节,追求品味。我们倡导“同心同德、尽心尽责、自尊自强、共存共荣”的教师精神。
在追求美好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引导教师练好教学基本职业技能,做到“六个一”:写一手好字、讲一堂好课、写一篇好论文、制作一个好课件、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一门艺术特长。
我们坚信:人勤春早、天道酬勤、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勤能生智、有“爱”才有“勤”,有爱就有一切。
五、课堂框架尝试
在深入理解赫尔巴特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教学四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小学教学特点,本着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减负增效,构建民主、合作、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逐步实现师生关系由教师为主宰向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目标由传统“双基”向三维目标的整合转变;教学内容由依赖教材、教参向拓展、迁移转变;教学方式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基本策略,实现主动、生动、灵动的课堂教学。按预习——质疑——导学——巩固——拓展五个步骤进行教学,设计每个步骤的教和学的要求,并根据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
我们依据泗洪及瑶沟历史文化,编印了《古徐风韵》、《剪纸技艺》等校本教材,开设地方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走进光辉灿烂的家乡文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朴素情感,并由此及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爱美、审美、欣赏美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勤奋好习惯。
为创新课堂,学校做到:一是加大奖励。对于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成绩的就给予重奖。二是加大阅读。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自习、午习字时间,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保证学生完成县教育局指定的阅读书目,强化双语阅读,校园每天听到童声稚气的读书声。三是加督查。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沉在课堂和老师学生中间,跟踪督查,强化过程管理。四是加大听课。教导处对考试成绩差的科目连续听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加大考核。在多层面训练的基础上,定期调研,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每次调研都能发现两点:一是差生,少数几个差生拉分太大;二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粗心丢分。所以,我们加强对差生的补差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队伍建设探求
拥有一批勤奋扎实、爱与责任同行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办优学校、办特学校的基本条件,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年评选一届校级名师、骨干教师,每学年由学生评选出十名“我最喜爱的老师”,每学年举办一届“红杏杯”教学系列活动,每学期评选“优秀班主任”、“六认真标兵”“教科研先进个人”,定期与县实验学校举行青蓝工程以及“同课异构”交流研讨活动。我校还从教干、班主任、科研、学科教学等方面探求抓好队伍建设途径与方法。
一是校园文明抓细节。人人参与,年级组负责制,少总部督查,人人管好身边的人,每日检查公布,每周总结评比。人人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配合“十一五”课题《“小问题,大文明”日常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发动广大师生美化校园,美化生活,为一生奠定基础。
二是课堂教学抓过程。人人准备,教研组负责制,教导处督查。人人做好自身的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每周听课、评课,让绝大多数老师走向成功课堂。
三是教育科研抓平常。人人有研究,教科室负责督查。人人写好教育随笔、读书笔记,做个教育有心人。小问题、小课题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一步一步走向名师。
四是骨干教师培养抓典型。师徒结对,走出去,请进来。同课异构,竞技演练,互相帮助。多读书,读好书,读哲学,读历史,读文学,读诗歌,读教育家的人生,做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
五是小科教学抓习惯。抓好音、体、美,写字、思品等小科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小科课堂常规,倡导小科课上不好就是捣乱、就是破坏的观念,让小科老师的教学和语、数、外一样,让孩子所有课堂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六是特色建设抓创新。确定民间工艺项目,挖掘资源,研讨论证,开展教材编写、展馆建设、课程开设、系列活动,取点放样,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凭借特色打造亮点,让学校起飞,向名校靠近。
为能尽快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广大老师自觉做到专业“六个一”:
1.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以促使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素养不断提高,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2.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教后反思,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责任和角色,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
3.每学期写出一篇论文。青年教师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反思和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4.每学期研究一个小课题。认真参与课题的研究,并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积极申报课题,实施研究。
5.每学期写好一课教育案例。对教育过程进行回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看清长处和不足。
6.每星期写一篇教育随笔。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教学实践心得或体会,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做到日有所思,思有所得,得必所积,积必有绩。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能温暖学生一生的教师,一个好的学校应该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但愿“勤奋教育”能实现以上愿望。
七、学生发展展望
“为善最乐,读书更佳”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追求。“为善最乐”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轩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意思是说:做善事、与人为善是最快乐的事。我们意在让孩子们从小怀有一颗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慈悲向善之心。在当今社会,不少人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道德失衡,为富不仁,因此,从小教育孩子继承中华民族行善积德优良品德是有必要的。“读书更佳”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的座右铭“为善最乐,读书更佳”中的后一句,意在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可以丰富学养,怡情养性,书中自有至刚至柔,书中自有至情至性,书中自有至美至善。“处世无如为善好,传家惟有读书高。”
花的梦想是绽放,果的梦想是成熟,学校的梦想是托起孩子腾飞的翅膀。我校每年都举办一届校运会,每年筹办一台庆“六一”文艺演出,每年评选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工艺小能手、十佳科技制作小能手、十佳小书虫、十佳书画小天才、十佳优秀小学生、十佳杰出小学生、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守纪之星。多年以后,从瑶沟中心小学走出去的学生,我们将看到:男孩是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女孩是个大家闺秀式的淑女。在单位里是个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积极好学上进、勇于创新的好员工。我们还期望看到:有的孩子成为硕士、博士、院士,有的孩子成为体坛冠军,有的孩子成为影视明星,有的孩子成为企业家、教育家、科学家,也有的孩子固守在泗洪、瑶沟这片热土,成为公务员、教师、医生、老板、农场主……
今天的瑶沟中心小学,虽然刚刚迈出放飞理想的第一步,但这是坚定和书写历史的第一步。明天,当你徜徉在瑶沟中心小学的校园,初春的暖意浓浓,童声稚嫩;浓夏的花红柳绿,歌声飞扬;仲秋的硕果累累,书声朗朗;深冬的粉装玉砌,冰清玉洁,让你回味无穷,留连忘返。
岁月如流,青春如歌,伴随着瑶沟中心小学一起前行,一起成长,我们也还会体悟到几多艰辛、几多欢乐、几多感慨、几多收获……
关键词:学校文化;勤奋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03-3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民族,勤劳是她最突出和最美丽的特质,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理应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点。鉴于瑶沟中心小学的地理位置和办学历史,我们选择了勤奋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并作整体构建和实施。
领导讲话提醒我们做勤奋。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所以,我们提出:今天的勤奋,就是明天的梦想!
教师现状促使我们做勤奋。我校80余名教职工中,年龄40岁以上的约占60多人。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经验丰富是其优点,学历水平低、教育教学观念、方式陈旧又是其不足。在这种状况下,唯有勤奋才能弥补不足,唯有勤奋才能谋求发展。
生源质量需要我们做勤奋。由于我校地处泗洪县西南岗,870名学生都来自农村,又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绩好的学生纷纷进城,决定了我们的生源质量难如人意。在这种状况下,勤能补拙成了我们的优先考量,学生唯有勤奋才能弥补自己素质的不足,唯有勤奋才能在学业成绩上走到同龄人的前面,唯有勤奋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所以,务必勤奋,我们才有立足之地和发展空间。
一、校园三风生成
文化是立校之本,也是办学之魂。三风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神凝练,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习氛围、道德情操及行为习惯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三风犹如一支号角、一面旗帜,对内引导规范学校行为方式,对外展示学校形象,指引和激励全校师生共建精神家园,弘扬优良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凝聚人心,规范志行,共谋发展,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坚持不懈地工作或学习。这是成功的基础之一,是传统的美德。
校训:勤。读书改变命运,勤奋决定未来。
校风:勤善和美。勤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美德,通过勤奋和努力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达到美好的境界。
教风:勤勉育人。作为老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勤奋工作。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孜孜以求,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从而快乐地育人!
学风:勤奋乐学。学习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让学习成为快乐的境界!
二、办学理念思绪
办学理念亦是学校办学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是“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更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动力。
基于对基础教育基本任务的理解,基于对当代基础教育人文精神的追求,基于学校的发展实际,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价值导向的办学理念。我们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孩子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为孩子明天升入高一级学校,为孩子将来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成家立业奠定坚实的人生必备的基础,要让女孩成为知书识理的大家闺秀式淑女,男孩成为富有学养的谦谦君子。
“校长要做到精致管理。”这是我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在学校规范管理上提出的高要求,我校遵从这一要求,在“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理念支撑下,从学校实际出发,端正办学态度,奉行“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从精细管理开始,低起点,高目标,快节奏,严要求,就坡上“阶”,就梯上楼,向着“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功”的目标迈进,达到一年求细,三年求精,五年求特,从精细管理向精致管理有序推进,努力向精品学校、一流学校、和谐学校、特色学校发展,从而做细、做实、做强瑶沟小学。
三、勤奋文化构想
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Edgar Schein)曾说过:“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校园文化从外观看可以是美化校园、规范管理;从内在看可以润滑师生心灵,丰厚人文素养;从办学上看可以引领方向;从教育内涵上看可以提升品位。
我校根据勤奋文化思想,逐步规划尚勤园、勉勤园、耕勤园等具有特色的道路和园景。校园东西两侧建凉亭、水池、休闲小路、低矮绿树;东依墙建民间工艺——剪纸方化墙和剪纸广场;沿教学楼东墙向南建紫藤、葡萄架,成为学生书读长廊。综合楼前水塘改建成荷塘,荷塘上建拱型小桥,同时向南建休闲读书广场;教学楼西侧用围栏挡护成原始生态林地;运动场整体规划墙体文化;校门外路两侧设计立体绿化带。
同时,为深入打造学校民间工艺特色项目,学校还将筹建校史馆、苏北民间工艺馆,凸显学校文化的牵引力,让学生沐浴在学校优秀文化的雨露中,陶冶学生优秀的文化品质。
以“勤奋教育”为先导,以勤敬业、勤学习、勤动手、勤健体教育为抓手,着力塑造师生形象和学校形象,打造“勤”文化品牌,把“勤”文化确定为一种校园文化生态的核心去倡导。通过多形式、多手段、分层次、有步骤的系列活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设平台!
在“勤奋和美,止于至善”思想引领下,着力构建五大勤奋教育圈。
勤奋德育圈——
1.开展养成教育、是非观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善行教育(养成教育是孩子最为基本的德育;是非观教育是孩子最为基本的道德观;诚信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德育目标;感恩教育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德育途径,善行是孩子道德品行的升华)。 2.举行安全文明“十要十不准”知识竞赛、安全法制讲座、安全交通伴我行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
3.实施名优教师培养计划,举办“六认真标兵”、“教科研先进”、“优秀班主任”、“我最喜爱的老师”、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4.每周一调研,每月一检查,每学期一评比,每年一总结表彰活动,催生优秀教师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5.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学校管理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勤奋智育圈——
1.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经典诵读。
2.加强双语阅读。建设好管理好师生阅览室,配齐必读书目。
3.继续晨读书、午习字(让师生在名曲中读书、习字)。
勤奋美育圈——
1.认真开展体艺2 1活动。成立少年足球队,田径队,合唱队,绘画、书法、剪纸等兴趣小组,并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2.成立小小剧社:定期举行课本剧、情景剧表演。
3.让名曲名画名著文化进校园。播放古典音乐——古筝,葫芦丝,《渔舟唱晚》《梅花三弄》等。
勤奋文化圈——
1.建立勤学故事画廊:介绍古今勤奋学习人物和故事;安全文化画廊:交通安全、四防知识、环保知识、文明提示语;绿色文化画廊:如保护水资源、植树造林、爱鸟周、白色垃圾、水土流失等等。
2.校徽设计
解读:“Y”瑶沟第一个字母,意为一枝新芽,两片嫩叶。
“X”小学的第一个字母,意为老师和家长两只手共同呵护、托起孩子这枝新芽、嫩叶。两个字母一上一下,合起来为瑶小的缩写字母。
外面的菱形框,意为学校和家庭共同构筑起孩子成长的防护墙,让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成长。七彩的外框内方外园,意思是:孩子只有在学校养成良好习惯、守住规矩,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多样的外部大千世界。
勤奋体验圈——
1.开辟农耕种植园。
2.实施绿色学校(补栽绿篱、高大树木、沿墙翠竹、花园月季)。
3.建立勤读园。
4.建立勤耕园。
通过五条勤奋圈连接成五色的五环旗,打造出五彩缤纷的勤奋书香校园。努力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
勤奋文化是一面旗帜,是指引学校前进的方向;勤奋文化是一支号角,是激励学校前行的助推器;勤奋文化点燃教师的教学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勤奋文化让学校更有朝气;让教学更添智慧;让师生更讲道德;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员工更加和谐!
四、教师精神解读
德尔说:态度决定一切!汪中求说:细节决定成败!已故姚止平校长说:扫地都要扫全国第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无锡凤翔实验学校许昌良校长说:教师其实已经从“工匠”退化到“搬运工”乃至“监工”,在功利的推动下,变得世俗不堪。教育的理想、意义和价值,教育的神圣已经基本被消解。
我想:瑶小人,不应该只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要有像已故栟茶中学姚止平校长所说的“扫地都要扫全国第一”的理想,更要从实际出发做好简单事,做好平凡事,做好每一个细节。许多大师都说:中国自陶行知先生以后,再没有教育家出现。我认为:即使没有教育家出现,却有一大批人勤奋地走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可能我们都不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同样走在通往教育家的通衢大道上,孜孜以求,爱岗敬业,做好细节,追求品味。我们倡导“同心同德、尽心尽责、自尊自强、共存共荣”的教师精神。
在追求美好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引导教师练好教学基本职业技能,做到“六个一”:写一手好字、讲一堂好课、写一篇好论文、制作一个好课件、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一门艺术特长。
我们坚信:人勤春早、天道酬勤、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勤能生智、有“爱”才有“勤”,有爱就有一切。
五、课堂框架尝试
在深入理解赫尔巴特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教学四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小学教学特点,本着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减负增效,构建民主、合作、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逐步实现师生关系由教师为主宰向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目标由传统“双基”向三维目标的整合转变;教学内容由依赖教材、教参向拓展、迁移转变;教学方式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基本策略,实现主动、生动、灵动的课堂教学。按预习——质疑——导学——巩固——拓展五个步骤进行教学,设计每个步骤的教和学的要求,并根据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
我们依据泗洪及瑶沟历史文化,编印了《古徐风韵》、《剪纸技艺》等校本教材,开设地方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走进光辉灿烂的家乡文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朴素情感,并由此及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爱美、审美、欣赏美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勤奋好习惯。
为创新课堂,学校做到:一是加大奖励。对于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成绩的就给予重奖。二是加大阅读。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自习、午习字时间,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保证学生完成县教育局指定的阅读书目,强化双语阅读,校园每天听到童声稚气的读书声。三是加督查。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沉在课堂和老师学生中间,跟踪督查,强化过程管理。四是加大听课。教导处对考试成绩差的科目连续听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加大考核。在多层面训练的基础上,定期调研,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每次调研都能发现两点:一是差生,少数几个差生拉分太大;二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粗心丢分。所以,我们加强对差生的补差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队伍建设探求
拥有一批勤奋扎实、爱与责任同行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办优学校、办特学校的基本条件,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年评选一届校级名师、骨干教师,每学年由学生评选出十名“我最喜爱的老师”,每学年举办一届“红杏杯”教学系列活动,每学期评选“优秀班主任”、“六认真标兵”“教科研先进个人”,定期与县实验学校举行青蓝工程以及“同课异构”交流研讨活动。我校还从教干、班主任、科研、学科教学等方面探求抓好队伍建设途径与方法。
一是校园文明抓细节。人人参与,年级组负责制,少总部督查,人人管好身边的人,每日检查公布,每周总结评比。人人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配合“十一五”课题《“小问题,大文明”日常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发动广大师生美化校园,美化生活,为一生奠定基础。
二是课堂教学抓过程。人人准备,教研组负责制,教导处督查。人人做好自身的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每周听课、评课,让绝大多数老师走向成功课堂。
三是教育科研抓平常。人人有研究,教科室负责督查。人人写好教育随笔、读书笔记,做个教育有心人。小问题、小课题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一步一步走向名师。
四是骨干教师培养抓典型。师徒结对,走出去,请进来。同课异构,竞技演练,互相帮助。多读书,读好书,读哲学,读历史,读文学,读诗歌,读教育家的人生,做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
五是小科教学抓习惯。抓好音、体、美,写字、思品等小科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小科课堂常规,倡导小科课上不好就是捣乱、就是破坏的观念,让小科老师的教学和语、数、外一样,让孩子所有课堂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六是特色建设抓创新。确定民间工艺项目,挖掘资源,研讨论证,开展教材编写、展馆建设、课程开设、系列活动,取点放样,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凭借特色打造亮点,让学校起飞,向名校靠近。
为能尽快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广大老师自觉做到专业“六个一”:
1.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以促使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素养不断提高,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2.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教后反思,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责任和角色,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
3.每学期写出一篇论文。青年教师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反思和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4.每学期研究一个小课题。认真参与课题的研究,并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积极申报课题,实施研究。
5.每学期写好一课教育案例。对教育过程进行回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看清长处和不足。
6.每星期写一篇教育随笔。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教学实践心得或体会,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做到日有所思,思有所得,得必所积,积必有绩。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能温暖学生一生的教师,一个好的学校应该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但愿“勤奋教育”能实现以上愿望。
七、学生发展展望
“为善最乐,读书更佳”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追求。“为善最乐”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轩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意思是说:做善事、与人为善是最快乐的事。我们意在让孩子们从小怀有一颗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慈悲向善之心。在当今社会,不少人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道德失衡,为富不仁,因此,从小教育孩子继承中华民族行善积德优良品德是有必要的。“读书更佳”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的座右铭“为善最乐,读书更佳”中的后一句,意在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可以丰富学养,怡情养性,书中自有至刚至柔,书中自有至情至性,书中自有至美至善。“处世无如为善好,传家惟有读书高。”
花的梦想是绽放,果的梦想是成熟,学校的梦想是托起孩子腾飞的翅膀。我校每年都举办一届校运会,每年筹办一台庆“六一”文艺演出,每年评选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工艺小能手、十佳科技制作小能手、十佳小书虫、十佳书画小天才、十佳优秀小学生、十佳杰出小学生、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守纪之星。多年以后,从瑶沟中心小学走出去的学生,我们将看到:男孩是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女孩是个大家闺秀式的淑女。在单位里是个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积极好学上进、勇于创新的好员工。我们还期望看到:有的孩子成为硕士、博士、院士,有的孩子成为体坛冠军,有的孩子成为影视明星,有的孩子成为企业家、教育家、科学家,也有的孩子固守在泗洪、瑶沟这片热土,成为公务员、教师、医生、老板、农场主……
今天的瑶沟中心小学,虽然刚刚迈出放飞理想的第一步,但这是坚定和书写历史的第一步。明天,当你徜徉在瑶沟中心小学的校园,初春的暖意浓浓,童声稚嫩;浓夏的花红柳绿,歌声飞扬;仲秋的硕果累累,书声朗朗;深冬的粉装玉砌,冰清玉洁,让你回味无穷,留连忘返。
岁月如流,青春如歌,伴随着瑶沟中心小学一起前行,一起成长,我们也还会体悟到几多艰辛、几多欢乐、几多感慨、几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