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育构想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一门非常悠久的学科,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历史教育。初中是學生接受历史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种种因素阻碍了良好的中学历史教育的开展,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以及提高自身的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有着负面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学生发展,简要论述了史学视域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构想,希望能够对于中学历史教育现状的改变起到一些微小的作用。
  关键词:史学视域;中学历史;理性
  笔者对近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研读,梳理分析了其中的变化,并且认真调查了当前中学历史教育现实情况,通过这些研究和调查,使笔者能够从理性的中学历史教育出发寻求现有教育体制下的突破。
  一、理性中学历史教育简述
  什么是理性中学历史教育?这里的理性并不是指理性工具主义的理性,而是指最大程度地规避意识形态的问题,从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性发展出发而进行的客观上的历史教育。
  (一)理性中学历史教育概念界定
  理性中学教育寻求的是科学的、全面地审视历史的发展,而不是刻意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通过理性的历史教育最终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首先,理性中学历史教育是不带有宣传性质的,也就是说,尽可能地避免主观性。傅斯年先生曾在其所著的《史学方法导论》中说过:“历史的对象是历史材料,不是文学词汇,不是伦理学,不是神学,不是社会学。历史的工作是组织历史材料,而不是做艺术建设,不是做生意。它不是支持或推翻这一运动,或者某个主义。”
  其次,理性中学历史教育必须摒除主义性,向非主义性靠拢。谈到某种主义,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设下了限制,因为任何主义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在历史教育中,不同的主义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观,不同的历史观导致了对历史事件的不用角度的解读。从本质上来说,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与我们所说的科学的知识不同,历史的演进从来都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反思和批评的过程,这种反思和批判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
  最后,理性中学的历史教育必须专业而独特。所谓专业独特性,是指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进步的理解,对历史基本研究方法的理解。我们的历史视角和研究历史的方法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历史,如何进行社会研究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人们探索大多数社会问题的基础取决于个人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知识。因此,历史知识和技能,以及历史的视野和方法,已成为人们理性历史教育的基础。
  二、理性中学历史教育的构建
  理性中学历史教育的构建,其主体应该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从业者们,因为他们不仅负责对教科书的文本解读,也在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学生们的历史认识,对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试着从中学教师的角度来论述如何构建理性中学历史教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加强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专业基础,其中历史观是核心。身为一名历史教师的主要特征就是其历史专业基础,而历史专业基础的核心则是历史观。所谓历史观,就是人们对历史材料的观点和看法。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各个阶段的历史教育中,存在着阶级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其中,阶级史观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占据了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流,随着改革开放后,注入文明史观等不同的历史观开始进入中学历史教育的领域,并逐渐幵始占据着主流地位,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从不同的历史观看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成为潮流与趋势。而历史教师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根基,借鉴不同的历史观念来进行历史教学,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某个问题,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学的认知,即熟悉历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并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是:第一,要熟悉著名历史学家和他们的作品。比如,在研究三国问题上,要明白陈寿的《三国志》体系严谨,但内容简略,必须以裴松之的注为参考。第二,要懂得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的基本方法。比如,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区别。第三,要理解历史学的进步。比如,我国近代史学的进步,由传统史学到新史学的缘由及过程等。
  最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以有意义的历史教学为其教学指南。有意义的历史教学就是指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允许历史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学生的发展是有共性的,但发展方向多元性却正是学生发展的凭仗。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就是:不求统一观点,只求自圆其说;不求最后定论,只求符合史实。
  总而言之,历史不仅只有辉煌、前进、发展的一面,也有阴暗、衰败、后退的一面。对历史的另一面的反思体现的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我们接受过理性的历史教育后,我们会明白无论是何种宗教、何种文明,无论非洲,还是欧亚大陆,他们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这种全面的史观将使学生获得全新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马卫东.试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兼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J].历史教学.2000(03).
  [2]李正平,蒋静,周雪.校本教研观摩:区域学科校本研修的有效形式——以成都市青羊区中学历史校本教研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标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中老师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同时我们要始终记住,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不能只重视语数英这类文化课的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也非常重要。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放松,这也是高中素质教育的标准要求。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中国传统教育看重的是学生的
期刊
摘 要:物理知识的学习即不是那样难于上青天,但也不是那样轻易唾手可得。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事半功倍,顺水顺风,而“疑”字当先,可谓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方法之一。当然作为教师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如何生“疑”,其次是如何给学生解“疑”,显然教师的任务是艰巨的。只要为学生学习物理减轻负担,那么老师的付出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劳有所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疑”字当先  常言道:物理物理,见物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具有知识性和实用性等多元属性,但是由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且复杂,对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判断能力以及图表理解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有效学习能力,立足新课标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堂活动,将多媒体与网络资源融合运用,打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生动课堂,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源,渗透有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会学习、爱学习。通过深度剖析地理知识,认真阅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知识繁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微课教学也逐步渗透至各学科教育教学领取,且对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导向、教学路径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切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应该将微课适时、恰当、充分、精准、合理应用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并通过对微课的科学设计、充分应用、深度开发,使诸多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微课的驱动与引领下得到切实突破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小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羽毛球教学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羽毛球教学事业不仅是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我国的小学羽毛球教学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也正是基于小学羽毛球教学事业的发展重点研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从而
期刊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模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也要善于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把实际生活场景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日常生活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在持续深入,这无疑给教育教学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得不适当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初中化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协助学生在后续掌握更多化学技能的基础部分。为了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合理的做法便是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持续创造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效地提高了化学教育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校中进行线上体育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然而,当下的线上教育却因为老师的缺席,出现了安全隐患,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对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高中体育素材,对当下线上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线上;高校;体育  引言:  随着信息技
期刊
摘 要: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青春期,此时的学生往往会追求一些比较新鲜的事物,也会比较叛逆。如果此时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价值观,很可能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走向歧途。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建立比较正确的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受益终生。本文将谈一谈在中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完
期刊
摘 要:国民身体素质强健,永远是国家得以长久生存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是国家高度关注的一个群体,只有保证学生们能够身体健康,身心强壮,国家才有未来,才有希望。在新时期下,小学体育也渐渐成为了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尚待学校以及教师去解决。而让学引思教育理念的出现,让学校和教师都有了教育的新方向,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让小学体育课堂能够在让学引思的辅助之下,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