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综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然后阐述了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构件;裂缝;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
  1.1设计阶段不合理
  1.1.1设计的原因
  (1)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混凝土构件施加的预应力不当,造成了构件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偏心或者是应力过大等现象。(2)在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断面突变状况而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3)在建设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等级偏高,这样使得灰量的使用量较大,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收缩不利,极易造成裂缝现象。(4)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过少或者是过粗,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情况,致使构件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加大。
  1.1.2材料的选用不合理
  目前,我国城市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所采用的混凝土,都是由水泥石、粗骨料、细骨料、水和空气所组成的非均质的堆集材料。这样的材料构成,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极易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增大,进而产生结构的裂缝现象。(1)由于所用水泥品种不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实际产生的收缩变形程度大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采用块硬水泥的收缩程度较多;采用煤粉灰或者是矾土水泥,通常收缩值较小。(2)粗细骨科的含泥量较大,采用不恰当的间断级配以及骨颗粒的级配不良等原因,都极可能造成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现象。(3)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的选择或者掺量不当也极易导致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现象。(4)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水泥等级的角度来分析,当混凝土的实际设计强度等级较高时,易造成混凝土的脆性较大,易造成结构的裂缝现象。当水泥的等级较高时,细度就会较细,易引起混凝土的裂缝现象。
  1.1.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在我国城市诸多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当也是造成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混凝土的设计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于配合比中的水灰比过大。(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于水泥的使用品种或者是水泥等级不当。(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膨胀剂的实际掺量选择不当。(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于单方水泥的实际用量较大,用水量过高,其中主要表现在水泥浆的体积越大、坍落度越高,实际的收缩量较大。
  1.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
  在城市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不到位,进而出现裂缝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城市建筑逐渐趋于高层化、大型化,对于此类建筑工程,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涉及的部门多、施工的复杂程度也较大。而目前许多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施工的次序较为混乱,造成建筑内部混凝土结构强度不够,设计不到位等现象。由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在许多高空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没有对风速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考虑,没有对结构进行有效的保护,致使混凝土结构受到烈日的暴晒,使混凝土收缩值增大,极易造成裂缝现象。
  1.3施工过程养护工作不到
  位我国目前城市民用建筑逐渐趋于高层化,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方式,该项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但是,在工程的一些比较特殊的时期,经常会由于抢工期或者是养护时间不够而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的状况,进而造成建筑出现混凝土构件裂缝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2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效措施
  2.1完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尽量防止结构断面产生突变现象所带来的应力集中状况。当结构或者是造型不合理时,要适当采用加强措施。由于许多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收缩造成的,因此,可以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补偿,进而防止裂缝现象的产生。在材料的选择时,要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等原材料,同时保证含泥量达到规范的要求。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水泥品种、等级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结构的实际要求以及其它的一些外在情况,尽量避免选择早强高的水泥。此外,为了有效的完善设计工作,相关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造成混凝土构件裂缝状况的因素,避免发生裂缝现象,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设计。
  2.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2.2.1重视基础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降
  首先,在施工前要对地基地质情况进行细致勘察,避免在土质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其次,针对软弱层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使地基达到平整、紧实的施工要求。冬季施工中,可以采用大棚对基础中的冻土和冰块进行彻底清除,以免在溫度升高的情况下冻土和冰块熔化,出现塌陷。
  2.2.2合理布置防裂钢筋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粘结力。在一般常温和允许应力状态下,钢材的性能是比较稳定的,其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不大,因而在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内应力很小,而钢材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7-15倍。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极限强度、变形达到极限拉伸值时,应力开始转移到钢筋上,从而可以避免裂缝的开展拼。配置的构造钢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例如配置直径6-14mm、间距控制在100-150mm。按全截面对称配筋是最合理的,这样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抵抗贯穿性开裂的能力。若进行全截面对称配筋,配筋串应控制在0.3%-0.5%之间。
  2.2.3重视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方面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在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混凝土从料口投放的自由倾落高度要控制在2米以内。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分层分段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③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确保插点排列均匀,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④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间歇。如果不能避免,则应该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并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停止作业,并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凝结前,将问题排除,以保证正常作业。
  2.3落实好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
  为了避免由于养护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现象,相关人员要有效的落实好建筑物的养护工作,进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我们要提高对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养护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安排一些实践练习,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物养护能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水泥的品种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出养护时间以及规模的大小,有效的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此外,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养护期间的各种监督工作,落实好养护工作,防止出现混凝土早起脱水而引起的收缩裂缝以及由于现场模板拆除不当而引起的拆模裂缝等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控制效果。
  3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目前我国城市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研究,分析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对于完善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为了更好的提升高层建筑物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以后的施工工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杨东海,解宇.浅谈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华章.2010(19).
  [2]向长状.浅谈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处理[J].中小企业科技.2007(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挡土墙在日常工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并不断涌现新的工艺工法。本文透过对挡土墙型式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回填土的选择以及设计计算要点和影响挡土墙稳定的个别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挡土墙;选型;尺寸;验算;材料选择;回填土;排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挡土墙材料的选择  1.1石料  挡土墙材料主要
摘 要:本文利用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ANSYS Parameter Design Language(APDL),针对ANSYS前处理模块借助VB开发出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钢框架结构有限元前处理系统。通过实例说明了程序的运行情况良好,极大减小了ANSYS前处理的工作量。  关键词:二次开发;APDL;钢框架;前处理系统;ANSYS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d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推广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法,至2008年推出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标志着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应用逐渐完善,这对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促进工程招标投标机制的创新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学习,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进行了比较,浅谈一些体会和见解。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量清
摘要:我国属于能源紧缺型国家,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具重大意义。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建筑行业是耗能大户,其耗能总量能达到全国耗能总量的30%。“低效高耗”已成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通病。本文对我国当前节能材料的状况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节能材料;现状;前景  Abstract: china belongs to the energy shortage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是能否实现工程项目各项控制目标的关键。。笔者结合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工作实践,谈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监理的一些体会,以供同仁参考。  Abstract: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单侧),经三联手术,术后随访3月,观察其术后眼压及视力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且视力较术前提高,在术后3月的随访巾眼压均控制稳定,且部分视力仍有提高.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摘要:本文就GPS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模式、具体应用操作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GPS技术;地质测量;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从GPS技术应用于测量工作以来,该技术已逐渐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GPS技术在矿区勘查中对各类勘查工程的直接放样和定测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摘要: 本文结合云南金汉拉扎电站压力钢管的制作,在力学性能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评估卷制处理后Q345C钢焊接接头的质量。  关键词 卷制处理 力学性能试验 Q345C钢焊接接头质量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Yunnan Jinhan Hydropower Station Penstock manufacture, in on the basis of m
摘要:人工挖孔桩以其单桩承载力高、桩基直径大和造价低廉等特点在大型建筑基础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挖孔成桩施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条件,然后针对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适用条件;范围;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人工挖孔成桩施工技术的特点  1.人工挖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业主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最后研究了公路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的措施,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业主;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国家政策、技术规范、施工工艺、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