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贵人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3052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的他身体羸弱,小病不断,这令他的父母愁眉不展。在乡镇企业上班、平时并不迷信的母亲,领着他去找一位远近闻名的瞎子算命。瞎子问了他的生辰八字,说:这孩子虽然多灾多难,但一生都会有贵人相助!
  紧绷着脸的母亲听罢长舒了一口气,喜滋滋地带着他往家走。也真是神了,上了小学以后,他的身体慢慢变得结实起来,再也没闹过毛病。
  上学期间唯一一次去医院,是在初中二年级时,他和几个男同学在雨天的操场上踢足球。当天晚上,他就发起了高烧。父亲正在上夜班。母亲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附近的医院跑。趴在母亲温热的背上,他感觉仿佛睡在摇篮里。母亲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他有气无力地回应着。到了医院,母亲拼命地喊医生,护士给他测了体温,39度。护士白了母亲一眼:只是感冒引起的发烧而已,你刚才那一阵喊,差点把我们吓死!母亲讪笑着,却突然瘫软在地上。一阵手忙脚乱后,母亲躺在病床上安静地睡着了。护士冲他竖起了大拇指,带着钦佩的语气说:“你妈真够可以的,自己高烧40度,把你这个39度的孩子背到医院里来!”他听后羞愧得无地自容。
  上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高考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成绩只够读一所专科学校。为此,他躺在床上一星期都不愿意起来,更不敢出门,感觉全世界都是兴灾乐祸的眼睛。
  “你不能这么折磨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我知道你不甘心上专科学校。那我们就再复读一年吧?”他知道父母挣钱的路子并不多,多上一年高三,就等于在他们日渐弯曲的背上又加了一块石头。母亲鼓励的话语给他重新注入了希望与活力。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的生活,母亲辞去了工作,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起早贪黑地为他做饭洗衣。在他上学期间,母亲就在学校门口卖摊煎饼,赚来的钱除了交房租,剩余的刚好够维持两个人的生活。
  他鼓足劲想在高考中一鸣惊人,为母亲争气,但事与愿违,第二次高考,他的心态更加紧张,结果发挥得依然不够理想,他的高考成绩仍然只够读专科学校。
  孩子,就认命吧!母亲与他抱头痛哭。在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算命先生的话,他生命中的贵人为什么不出现呢?
  上大学期间,他谈了女友。女友容貌、气质俱佳,家境优越。他一直怀疑如此完美的女孩怎么会看上他。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优秀的学业引起了她的好感。在这样一所专科学校,基本功扎实的他成绩年年都是班里的第一。
  暑假里带女友回家,母亲先是惊喜,马上又转为忧虑:这样的女孩,像咱们这样的家庭养不起啊?听了母亲的话,他勃然大怒:“您的意思是,我不应该找这种条件优秀的女孩当女朋友,像我这样的穷光蛋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他的话深深刺激了母亲,母亲欲言又止,把剩下的话咽到了肚里,撩起围裙的一角擦了擦眼睛走开了。
  事实证明,母亲的担忧不无道理!当女友带着他去见她的父母时,一股寒流一样的俯视目光令他的自尊荡然无存。女友的父亲居高临下地说:“一个男人,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事业,才有资格谈情说爱。告诉我,你现在拥有什么。”
  他落荒而逃!回到家中,他告诉父母:专科学校他不想读了,他想做生意挣大钱。母亲用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孩子,你没发烧吧?”
  他赌气似地扭头甩掉了母亲的手:“我是有病,我得的是穷病,谁都瞧不起我!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一生都有贵人相助,考大学时,贵人没有出来帮我:现在女朋友要和我分手,贵人也没有出现!妈!您告诉我,我的贵人什么时候会出现,他到底在哪里啊?”
  遭受失恋打击的他嚎啕大哭,母亲把他的头搂在怀里:“哭吧!哭吧!哭出来会好受些!世间的许多事都是命里注定的,不属于你的,穷追猛打也得不到,属于你的,你就在家里坐着等着,好事也会找上门来。像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不能考虑一步登天的好事,只要把眼前的事做好了,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你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上好大学,学好本事,那样将来就会有出息,妈相信……”
  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上班,这家单位效益不错。不久,他和单位上的一位女孩谈起了恋爱,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正在向幸福生活的大门一点点靠近。但命运总爱和他开一些看起来有些残酷的玩笑。他就职的企业由于产品市场萎缩,开始大幅度裁员。虽然他技术不错,但由于他不是老板的亲信,很快被扫地出门。而已经和他开始谈婚论嫁的女友,在此时为了保全岗位,投入了早就对她虎视眈眈的老板的怀抱。
  下岗后的他原以为像他这样有技术的大学生再上岗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由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像他这样的专科生,绝大多数企业根本不屑一顾,万念俱灰的他只能跟随父母生活,每天长吁短叹。
  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终归不是办法,在母亲的鼓励引导下,他想发挥自己的特长,自主创业。母亲把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又抹下面子从亲朋好友那里为他借了一些钱,凑在一起作为启动资金。他的五金零配件店就这样开张了。
  一粒种子即使身上被压了一块石头,它终究会想方设法冒出芽来。屡战屡败不服输的他生意渐渐好了起来,结婚生子后,他充分体会到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而母亲却在一天天老去,老年斑爬满了面颊,像放久了出现黑霉的馒头,而身躯变得越发矮小,仿佛一个远去的身影,随时会消失在视野里。目睹着老去的母亲,他感到悲凉绝望而又无可奈何。
  冬季的一天,下了一夜的雪。母亲照例早起扫雪。一不小心,她摔伤了左腿。来不及开车,他背起母亲就往最近的医院跑。母亲趴在他的背上,让他刹那间回忆起母亲背着他的场景。他感觉母亲身体那么轻,轻得让他恐慌、轻得让他心酸、轻得让他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好在母亲的腿伤并无大碍,只是轻微的骨折。他买了轮椅,每天中午,推着母亲到阳台上晒太阳。
  母亲会聊起他儿时的故事。最后总会充满歉疚地感叹道:“孩子,你能有今天真得不容易,这些年,你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啊!妈也没能帮上你!最可恨的是那个算命先生,他说你一生都有贵人相助!你现在的一切不都是你自己努力换来的!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其实哪里会有什么贵人相助啊!”
  他曲身蹲到母亲面前:“妈,你说的不对!其实那个算命先生算的挺准的。我的一生一直都有贵人在相助!”
  “贵人在哪里?我怎么不知道?”母亲纳闷地问他。
  他咬着下嘴唇盯着母亲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那个贵人——就是您!”
其他文献
谈到吃素,我们知道素食有很多的好处,除了素食成分对身体的利益,还有对精神的利益。著名中医博士罗大伦对素食从不理解到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的过程中悟道:吃素可以不仅仅是因为信仰,更大益处是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位中医博士的发自肺腑的忠告吧:  我是东北人,东北人喜欢吃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也不例外,那叫一个爱吃肉,什么红烧肉、锅包肉,怎么吃都不够。  刚到北京那年,考完博士等着发榜
期刊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  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林子再大,也不过只能占其中一枝;偃鼠到黄河里饮水,黄河再大,也只不过只能灌满自己的肚子。  几千年前,哲人先贤就已经教了我们生活的智慧:过多的物质,于我们无益。  可人始终是欲望的生物。买买买不用学都会,学会舍弃谈何容易?  当物欲膨胀到一定程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累赘和混乱时,社会才开始流行起来“断舍离”。  但
期刊
记忆之中,总有些事是不愿记起、不愿回首的。对这些过往,有人选择慢慢遗忘,有人选择深埋心底。在写本文之前,我是第二种人——将往事坛装、密封,打算让它永不见天日。  因为那些记忆,痛苦而羞耻,每每想起都会让我无比憎恨自己,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虚伪的、苟延残喘的行尸走肉,绝望到底。  但现在,我决定把一切讲出来。我宁可把最丑陋的自己放到阳光下曝晒,哪怕因此蒸发而变成干尸,也好过永远躲在暗无天日、潮湿冰冷的地
期刊
这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故事:  袁世凯把持国民政府后,地方军阀各自为政,任意横行,鱼肉人民。饱受外侮与内患痛楚的中国人青年一代,把他们不幸的命运起先归咎于满清政府,满清倒了,他们就把一切的怨恨转移到“迷信”上面来。  这时候的云南新军统领李根源,是曾在德国陆军留学的返国的少壮派将领,一向都厌恶神佛迷信,自从升任为全滇新军统领之后,老早就想破除迷信。刚好有两个不守清规的和尚嫖妓争风打架,给新军抓到,增加
期刊
……一阵风,喊着另一阵风的名字  大地上除了落叶、雨滴、虫鸣,没有别的弦外之音  大地上,我们像两阵风一样过日子  两阵风  吹醒一颗草籽,又吹绿一片山林  阳光湛蓝,花儿红黄,都是她们自己的主张  生活在哪儿停顿,哪儿就是我们可以慢下来做梦的地方  慢是阅历,慢也是修养  风吹过草地就是吹过了人间  “天大地大”,懂得的人  在慢慢把瓦罐里的水倒回河流里去  沧桑见  ……像树枝一样任风吹拂  
期刊
一只乌鸦是天空的僧人  是的,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道场  一只乌鸦是天空的僧人  用乌黑之躯  缝补落日的破碎  野地汹涌,人兽迷失  在悬挂的天空面前  向一只乌鸦  行跪拜礼  一具人骨也在黑暗中翻了翻身  一截梯子深入我的肉体  停电的一天,晚上  从底楼向顶楼攀爬  地板铺满尘埃,黑暗  将巨大的翅膀搭到肩头  其实黑暗,也不过是一些尘埃  我也是一些  集中起来的,长着锈迹的黑暗  被尘埃举
期刊
财富,是这个世界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财富从哪里来呢?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由福业而非神赐:从布施业因的感果得来。  我们所有的财富,无论小至粒米,大至全世界,都是从我们的福业而来,而不是什么神所赐予的。神教的信仰者,把他们的一切财物享受,都看作是神造而赐予的。他们对日常的饮食,都当作是神赐而感谢神的恩典。这是“靠天吃饭”的幼稚想法!但是佛说:这是依我们自己所积的福德而来的。在过去世中,如
期刊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是不是做这桩事情。修行也是这样,要比较、选择再来做这个事情。就好像大家现在去炒股,投了一万块钱,几个月赚了两万块钱:两万块钱投下去赚了六万块钱,他就天天笑咪咪的,就会鼓励他去做,这是一个比喻。另外一个——行路,人要走路到达目的地,如果一天走了两天的路程,比如他原来一天是走四十里路,结果他有一天加快了速度,走了八十里,他一定心里很高兴,以为自己今天走的
期刊
问题:现代儿童教育是鼓励竞争攀比,鼓励自我表扬和凡事争第一,不然就是弱者、失败者,长大了也没出息,而佛教却恰恰相反,鼓励人低调,吃亏了也不去争论,处处让着别人,凡事与世无争。那么请问这样孩子长大了之后又该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鼓励竞争攀比、以输赢来衡量人生价值只是部分社会、部分人的做法,远不能代表现代儿童教育的全貌。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其顺应天性地快乐成长仍然是主流。我希望为人父
期刊
生病之前,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气风发地赴美受奖,自认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然而,吊诡的是,领奖回来没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生病了。病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风暴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  那时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