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安全生产,人们应更新林业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对自然林业资源的保护与有效开发,不断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推进林业改革发展与结构优化,同时开展造林工程提高当地绿化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从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意义、当前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原则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安全生产;重要性;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4
  林业经济及生态建设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态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林业资源的保护及林业技术的发展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落实了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林业资源的开发活动,进而不断推进林业产业改革优化,实现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意义
  1.1 生态效益
  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目标之一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在开发林业资源的同时采取植树造林、人工培育树木等方法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并利用林木自身的特性强化生态环境的自我防护能力。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就是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通过保护林业资源改善当地空气质量,调节当地气候,改善土地情况,进而保护当地土地资源,丰富当地物种,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2 经济效益
  林业资源经常被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比如常见的木材种类,松树、槐树等,都能够通过合理的开发获取经济效益;再比如花椒树、油桐、漆树等,也属于很好的经济型树木,体现出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在开发林业资源的同时开始重视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增加了林业栽植的力度,为不同地区及行业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有效促进当地林业经济的增长。
  2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尽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林业资源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林业分布较为广泛和分散,需要进行管理与开发保护的内容比较复杂,导致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难度增大。同时,我国当前对于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不多,导致林业资源在管理及保护方面的实力不够,也会导致林业资源开发难度增加。由于森林中的生物种类较多,如果没有配备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素养的管理人员开展资源保护工作,就很难对林业资源实施有效的管护。
  2.2 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
  经过调查,我国当前林业开发企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一般为小规模企业,各企业之间呈现出资源争夺与竞争的关系。1)我国目前林木加工企业规模如下:胶合板平均规模为每年0.3万立方米,刨花板平均规模为每年0.65万立方米,以上指标都远低于世界林业加工生产的平均水平。2)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導致产业发展不平衡,制约各企业的发展。由于林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水平较低,因此还存在建设重复、开发管理技术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生产的效率与安全性。3)我国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其经济发展速度及结构也不同,整体市场环境也会影响当地林业产业的结构,导致其生产效率降低,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3 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原则
  3.1 可持续管理原则
  面对新的时代与社会发展,林业建设开发企业在开展工作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原则,同时践行生态保护的理念,这样才能够保障林业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发挥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保护的效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林业工程的建设原则,同时也是国内各领域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重要方针,任何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应被制止。此外,工作人员还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原则,不断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增加林业工程的资金,不断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合理开发林业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3.2 效益平衡发展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升,人们开始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缓解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实现健康、无污染的生活。林业工程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人员应当坚持效益平衡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林业工程的现实需求制定科学的造林方案与管理措施,及时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重视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实现不同效益的平衡发展。此外,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还应站在社会发展及资源协调的角度开展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从社会资源投入方面切入,积极探究多方效益平衡发展的管理措施,引进林业资源市场,推进林业工程更深层次的发展[1]。
  3.3 科学技术重视原则
  与老旧的林业建设发展技术相比,当前我国在林业建设及相关技术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对于林业企业来说,其资源开发及管理人员也能够实现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实施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落实林业工程建设各项工作。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林业开发工作的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规模较大,其建设发展过程中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才能够落实林业工程建设。因此,林业工程建设人员应坚持科学技术原则,主动学习与探究工程管理知识,协调生态环境与林业资源开发工作之间的关系,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效果[2]。
  4 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策略
  4.1 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要想促进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推进我国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实现分类经营管理,改变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同时扩大其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企业应当转变粗放型管理经营模式,并落实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将当前的林业产业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2大类。其中的公益林主要发挥生态功能与社会效益,由政府管理部门负责维护与管理,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公益林栽植管理工作中去,健全经营责任制度,完善公益林管理模式;针对纳入公益林的资源,政府将依法进行部分补偿,不再允许经营者擅自改变经营方向;而商品林则主要用于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业产品,且该部分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经营种植方向,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生产[3]。   4.2 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针对我国林业企业集約性不足、经营规模较小的问题,政府应该鼓励各企业适应生态建设与市场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升级。面对我国林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种植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各企业应转变战略方向,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实现技术改革;同时提升产品的档次与品质,扩大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还应该优化产业整体布局,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淘汰落后的技术与产品,营造一个健康的企业发展环境,推出特色产品与特色品牌,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4]。
  4.3 完善林业资源开发机制
  经过对当地早期林业工程造林建设的分析能够发现,受到传统建设思想的影响,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不足、地块分散等问题,这样会降低林业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对此,林业建设人员应当意识到市场机制对于林业工程的促进作用,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传统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形成有效的建设管理机制,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通过林农及管理部门开展林木的培养与种植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林木的后期管控。此外,林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建设经验,通过科学的经营开发及管理制度解决当前林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经营管理权的转让,提高林业工程发展的速度[5]。
  5 结语
  林业资源保护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因此,应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不断完善资源开发机制,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青.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J].商业文化,2021(13):138-139.
  [2] 高润,刘洁.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林产工业,2021,58(4):99-101.
  [3] 沈玉宝.农村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4):80-81.
  [4] 田至齐,张玉梅.林业生态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农村实用技术,2021(3):135-136.
  [5] 董高.关于以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农家参谋,2021(4):178-17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林业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产业,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良种选择与处理、林地改良、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并提出林业种苗种植技术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54  种苗质量是林木健康生长的根本保障
摘 要 护林防火技术对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作用重大,目前在国内外也相继研究提出了多种护林防火技术,基于此,简单介绍了这些关键技术内容要点,包括护林防火预测预报技术、护林防火阻隔技术及护林防火监测技术,结合诸多技术内容体现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先进性,并对其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实践应用及未来技术改进重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护林防火技术;森林资源保护;林火监测;预测;技术改进重点  中图分类号:S76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植树造林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林木具有较大的需求量,为了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必须要把林业造林工作做好。通过论述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造林的方法,对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
摘 要 近年来,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现行的生活方式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破坏,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人们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开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全方位发展。基于此,从生态文明视角下分析林业管理的意义与现状,进而提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
摘 要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安徽省广德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析广德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  关键词 集体产权;农村改革;安徽省广德市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7  广德市位于江苏
摘 要 通过对人工相思林群落和天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样地调查,分析比较了两者群落植物组成、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天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在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上优于人工相思林群落,通过自然演替人工相思林群落可向更优的天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有利于提高植物多样性。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人工相思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以海南省“四好农村路”发展为例,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浅谈“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对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提出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建议。  关键词 “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摘 要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森林资源保护实践中,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兼容性,积极强化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效果。基于此,通过对森林资源保护目标和途径的分析,探索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此实现森林保护目标。  关键词 森林资源;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营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
摘 要 对大庙头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措施进行研究与讨论。为有效提升大庙头国有林场的森林质量,应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完善信息化的监管体系;并从不同角度探索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最佳途径,以有效提升森林的生态质量,促使森林资源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管理;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