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 :节水灌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碾压混凝土技术是干硬性混凝土利用土石坝施工工艺,以振动碾压压实的一种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混凝土大坝柱状浇筑法。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缩短工期,简化施工程序,节省投资等特点,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大坝首选坝型之一。巴西、美国等碾压混凝土坝多采用粗放、快速模式建坝,对坝体防渗、温度控制与防裂、层面结合等技术要求较宽,对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不严。由此导致混凝土裂缝、渗漏问题时有出现,并视为常规。日本采用层间间断模式浇筑上升,层间结合,不受初凝时间的限制,导致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不良,影响坝体整体性,并在层问造成渗水通道,影响坝体稳定和美观。国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方面,对其质量管理研究较少。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主要是围绕材料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而展开的,其中以塑料代替金属和电子计算机推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但在社会进步,
会议
本研究对益气解毒法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9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应用中药益气解毒法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与a-2b干扰素、护肝片及强力宁进行了比较。
慢性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与瘀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白氏等研究提出:血瘀型病理改变特点为结缔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舌下络脉,探讨随着疾病程
本研究设计了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并用谷氨酰胺进行防治,观察了肝脏、肠道病理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探讨了谷氨酰胺对肝衰竭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建立肝纤维化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蛋白质组的变化与差异表达.方法 利用2-DE分离肝纤维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总蛋白质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对其中3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验证.结果 比较分析肝纤维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2-DE图谱,找到差异蛋白点59个,其中在肝纤维化组织表达上调30个,下调2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线HBV DNA水平与肝癌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癌组及对照组病例1996年的血清HBV DNA水平,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
会议
20 0 2年 11月在我国广东省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已在全世界肆虐了 5个月之久 ,截止 4月 2 6日在我国内
本研究采用以针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观察了患者的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通过借助蛋白芯片技术,对与慢性肝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7种细胞因子进行高通量、平行检测,探讨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7种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军队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管理及防治关系到广大指战员身体的健康 ,因此 ,它不仅仅是满足于平时救治工作的需要 ,更要着眼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战争环境下医院感染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