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2)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有多少描写水的佳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豪迈恣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這是秀美动人……孔子也曾在泗水河边赞美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在孔子的眼中,水有德行,水有情义,水有志向。
  但这都是看水,人们只知看水的精彩,殊不知听水更为奇妙。
  每当晶莹剔透的雨滴从天上落下时,我总会站在雨中,聆听它的声音。
  下小雨了,我站在窗边,雨滴落下,敲打在窗户上,一滴接着一滴,不紧不慢,十分有耐心。我闭上眼睛倾听,放飞我的思绪与雨水一起旅行……
  “滴答——滴答”,这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山谷中、从美丽的雪山上传来,空灵而动人。多么清脆,多么单纯,多么震撼人心啊!雨滴谱写着乐曲,仿佛在对我说:“真好听,是吗?”
  雨势变大变急了,我跑到荷塘边,看见雨珠刷刷地拍打着碧绿的荷叶,再从荷叶上溜溜地滚下来,滴在池中溅起一朵又一朵水花,在荷塘里开出一丛特别的透明的花朵。这时,我仿佛能听见它对我说:“哈哈哈……真好玩,一起吗?”
  雨倾盆而下,我来到江边,只见江水如同飞驰的骏马一样,奔跑着,怒吼着。它好像从不畏惧,利剑一般刺向河床,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我敬畏它的勇猛。耳边,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勇猛吗?”
  雨将我带到了海边。雨水击打海浪的声音几乎充斥了整个天地,风雨飘摇,令人生畏。临近傍晚,雨水退去,天空被一抹彩霞染红,大海平静下来。那水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沙滩,让它变得更加柔软、干净。我脱下鞋,走进海水中,冰凉的海水不停地挠着我的脚丫,它又对我说:“让我们留在这儿好吗?”
  旅行结束了,我仍站在窗边,想象着与它经历的万水千山和它对我的窃窃私语。忽然,我听到了,所有的,那样明亮、清脆,耳边不停萦绕着的声音——水声!
  点评
  开篇列举写水的诗句,增加作文的文采,且从看水写起,转到听水,有柳暗花明之感,使作文波折有致,能够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写水以幻想开始,以幻想结束,结构完整,以拟人化的笔法写水,点明了不同的水的特点。文末总结全篇,表达对水声的喜爱,感情真挚。
其他文献
解放战争中,他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和国民党军拼过刺刀,在山势险峻的湘西和土匪“掰过手腕”。遵守军纪,坚守战场,是一名最合格的战士。  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40多个人,两夜一天的战斗,李延年带领官兵坚守阵地。直到得到上级命令才撤出阵地。他因此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  凯旋之后,他继续投身国防事业,上世纪70年代来到祖国南疆,从此扎根祖国边陲。  他
期刊
文题呈现  诗人埃米·罗厄尔的短诗《境》:“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赏读上面这首短诗,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备考策略  首先,仔细研读材料及要求,准确提炼关键词。寓言型材料,关键是要理清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紧扣结局寻根究底;联想型、评论型材料,关
期刊
打开日记本,就仿佛与旧日的自己重逢。曾经写下的一字一句化作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将过往生活中的點滴真情娓娓道来……{1  拥挤的公交车上,空气似乎也被挤得不能动弹,感觉不到丝毫流动的气息。唯一令人感到有些朝气的便是那一直回荡在公交车上的稚嫩童音  一个看上去约七八岁大的小孩儿,穿着一身朴素的军绿色的衣服,背着一个有些破旧的书包,执意要把自己的座位让给爷爷。{2}  “爷爷,您坐吧!”声音清脆又具有穿透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花店处理花瓶,我挑选了两个,问店主:能优惠点吗?她回答得很干脆:不能。付款后,我的心情有点怏怏的。觉得店主真小气,不太会做生意,为了招揽回头客,优惠一点,让我带着一些欢喜离开,岂不圆满?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是她送我一份欢喜,而不是我顺应她的心意,给予她一份快乐呢?自己可以选择大气啊。念头一转,当下释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
期刊
回忆是一场温柔的延续,我常常留恋于那些细碎的温暖,它们如同人生中的点点星辰,明亮美丽。感谢那一次美好的相遇,那一份温暖的起点……  记得刚开始尝试自己去上学,关上身后那扇门时,你总会转身走向能望见院子的窗台,静静地等我走入视野,等我向你挥挥手,再慢慢地走出你的视线。我的书包里总有每天一份的零食,每次我饿了,就会想起你放入零食时微微勾起的唇角和温暖的侧脸。那个场景就像一缕阳光洒进我心底,照亮了我日日
期刊
在布拉格,有关卡夫卡的遗迹有三十多处。这个有着漂亮大眼睛的美男子,曾是布拉格的骄傲。  旅途匆忙,我只拜谒了其中三处,希望从目光所及的故事里,找寻某种灵感,或感动。在我的想象里,遍布卡夫卡遗迹的城市,是该涂满卡夫卡色彩的。  卡夫卡当年常常光顾的咖啡馆,现在当然已经不是旧时的模样。只是吱吱作响的旧地板,提醒着我们时光的流逝。可没想到的是,言语不通的侍者在给我端上咖啡的时候,还递给了我一个点评网站的
期刊
作家名片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品有《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等,其小说的特点被后人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除此之外,他曾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和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
期刊
周日,一连串的手机铃声把沉浸在梦乡中的我“砸醒”,我不情愿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抓起手机,接着,传进耳中的大嗓门彻底让我回归清醒状态。  “老妹啊,我寄了几斤甜枣给你尝尝,特甜。天气转凉,你胃不好,要注意保暖……”一大早听着这“老妈式”的说教,我欲哭无泪。  老姐叫春花,一个很老土的名字。你瞧,我的名字,詩涵,多有诗意,旁人一听就知道这姐妹俩肯定不是一个妈生的。的确,这老姐不是我的亲姐,说起和她的相遇
期刊
导语  约翰·默尔曾说过:“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就像阳光,出于同源,落于同地。”我们有幸一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谁可以理所当然地说自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没有谁有权利去主宰其他生物的生死。爱护我们在地球这个家园中的伙伴,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美好,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植物,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安心地繁衍生息。这是属于所有生物的家园。  鹭  鹭向我们呈现出痛苦、不安和贫
期刊
有时候,一次相遇,会温暖一生。  那天放学,我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出教室。  外边正是乌云压城。我撒开脚丫子跑了起来。跑下坡时,我抬头看了一眼天,心里担忧着能否在暴雨之前回到家。一不留神,脚下一绊,还没反应过来,一阵天旋地转——我摔倒了,钻心的疼痛瞬间从脚部窜上大脑。  “你没事吧?”关切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一片橙色跃进视线,挡住了些许扑面而来的冰冷水珠。一位年轻女子向我伸出了手,我有气无力地说了声谢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