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在春季都有眼睛干燥、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舌生疮、易怒暴躁等不适感。这些症状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按中医理论,春天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蓄积,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气温的转暖逐渐向上外发,若体内藏阳过多,就会化成热邪外泄,诱发上述症状,医学上叫“火邪上攻”。
肝在五味中为酸,春季要多吃甘辛味食品,以達到补养肝脾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里有一句话:“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甘淡的食物有,黑米、豆类及其制品;白菜、菠菜、芹菜、食用菌、胡萝卜等蔬菜,以及栗子、红枣、枸杞子、菠萝等和荤菜中的鱼。如果能将这些食物科学地搭配起来吃,就能从中摄取丰富营养,特别是蔬菜中的多种维生素可充分满足人体的需要。另外,酸味的食物要少吃,牛羊肉、桂圆、荔枝等温燥类食物尽量不要吃。
总是经常耳鸣怎么办?
试试“颤耳法”
不少老年朋友都有轻度耳鸣的症状。不停的嗡嗡声,弄得老人心神不安,影响睡眠与生活。如果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另外,还可以通过简单的“颤耳法”来缓解,重新回到清静世界。
站立或端坐,两脚与肩同宽,两眼轻闭,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心平气和,面带微笑,自然呼吸。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左右耳屏,封闭耳道,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放松,切勿僵直用力。手腕带动小臂快速上下抖动,将力量传到指尖,使两耳受到轻柔的颤动,此时,耳内会有嗡嗡声,持续抖动一分钟。最好每天早晚坚持做2~3次,持续两三周。早晚洗脸时也可以按摩双耳,用双手手掌按住耳部,拇指置于脑后,四指敲打后脑勺,这样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代谢,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缓解耳鸣症状。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缓解耳鸣。每天早晨起来时,将嘴最大限度张开,向外呼出一口气,然后用力吸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张张合合,连续多次。
常按摩身体5个部位能长寿
腋窝:常按摩腋窝可促进血液循环,因为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养生祛病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
前胸: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按摩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肚脐:肚脐为神团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肚脐常被养生家们称为保健“要塞”。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更能防病养生健身、益寿延年。
脊柱:脊柱可滋养全身器官,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使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脚: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另外,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因此,经常泡脚和按摩脚部,或经常弯弯脚趾、散步、踩鹅卵石等,都可促进脚部血液流畅,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养生保健,促长寿。
生气1小时相当于熬夜6小时
曾有心理学家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生气1小时造成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于熬夜加班6小时。人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会导致血压升高、胃肠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引起皮肤弹性下降、色素沉着,甚至诱发疾病。因此,生闷气就是对自己施加酷刑。人活于世,五味杂陈,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我们需要正确应对。
“向内”,向心灵寻求解决之道。有时候,我们一连几天都情绪很差,这往往是由很多小事积累而成,此时不妨试试“糟糕分割法”。把糟糕的一天分割成一个个“让你感到糟糕的事”,静下心来回想每一件事为何让你有不好的感觉。通过思考,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你甚至会为自己那些滑稽的习惯性思维发笑。即使有些事的确很糟,但当它被拎出来单独看待时,你会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向外”,找到宣泄的出口。倾诉能释放情绪,但要找到好的听众。好听众并不需要帮忙解决问题,只要愿意听、别指责、能适时分享自己的经历就好。通过交流,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经历并不是最糟的。倾听也有助于平复自己的内心,他人的经历能使自己变得释怀,并且有人做伴的感觉会让我们没那么难受。平时,你愿意做朋友的优质听众,当你有需要时,他们也会成为你的好听众。另外,运动、聚会、唱歌也是很好的对外宣泄方法。
泡脚时出汗部位预示健康状况
有过泡脚经验的人,一般会出现背部或者头部等部位出汗现象,不同部位出汗或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出汗异常,则可能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1.泡脚时上身出汗。多是由于气虚造成的。气虚一般表现为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如果不太严重,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2.泡脚时下身出汗。多是由于肾寒引起的。肾寒属于中医阴阳失调的表现,建议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调整心态。
如果是女性,多是由于体虚冷阴,中医建议,可通过补气血来调理,也可长期坚持泡脚,打通经络和汗腺。
正确的泡脚方法:
泡脚水要没过脚背,选高些的木桶,以使热水的温度放松脚部及小腿。
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在38℃~43℃为宜。可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感冒发烧时饮食上的六大忌
一忌多吃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二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三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四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五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六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于是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肝在五味中为酸,春季要多吃甘辛味食品,以達到补养肝脾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里有一句话:“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甘淡的食物有,黑米、豆类及其制品;白菜、菠菜、芹菜、食用菌、胡萝卜等蔬菜,以及栗子、红枣、枸杞子、菠萝等和荤菜中的鱼。如果能将这些食物科学地搭配起来吃,就能从中摄取丰富营养,特别是蔬菜中的多种维生素可充分满足人体的需要。另外,酸味的食物要少吃,牛羊肉、桂圆、荔枝等温燥类食物尽量不要吃。
总是经常耳鸣怎么办?
试试“颤耳法”
不少老年朋友都有轻度耳鸣的症状。不停的嗡嗡声,弄得老人心神不安,影响睡眠与生活。如果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另外,还可以通过简单的“颤耳法”来缓解,重新回到清静世界。
站立或端坐,两脚与肩同宽,两眼轻闭,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心平气和,面带微笑,自然呼吸。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左右耳屏,封闭耳道,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放松,切勿僵直用力。手腕带动小臂快速上下抖动,将力量传到指尖,使两耳受到轻柔的颤动,此时,耳内会有嗡嗡声,持续抖动一分钟。最好每天早晚坚持做2~3次,持续两三周。早晚洗脸时也可以按摩双耳,用双手手掌按住耳部,拇指置于脑后,四指敲打后脑勺,这样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代谢,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缓解耳鸣症状。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缓解耳鸣。每天早晨起来时,将嘴最大限度张开,向外呼出一口气,然后用力吸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张张合合,连续多次。
常按摩身体5个部位能长寿
腋窝:常按摩腋窝可促进血液循环,因为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养生祛病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
前胸: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按摩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肚脐:肚脐为神团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肚脐常被养生家们称为保健“要塞”。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更能防病养生健身、益寿延年。
脊柱:脊柱可滋养全身器官,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使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脚: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另外,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因此,经常泡脚和按摩脚部,或经常弯弯脚趾、散步、踩鹅卵石等,都可促进脚部血液流畅,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养生保健,促长寿。
生气1小时相当于熬夜6小时
曾有心理学家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生气1小时造成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于熬夜加班6小时。人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会导致血压升高、胃肠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引起皮肤弹性下降、色素沉着,甚至诱发疾病。因此,生闷气就是对自己施加酷刑。人活于世,五味杂陈,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我们需要正确应对。
“向内”,向心灵寻求解决之道。有时候,我们一连几天都情绪很差,这往往是由很多小事积累而成,此时不妨试试“糟糕分割法”。把糟糕的一天分割成一个个“让你感到糟糕的事”,静下心来回想每一件事为何让你有不好的感觉。通过思考,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你甚至会为自己那些滑稽的习惯性思维发笑。即使有些事的确很糟,但当它被拎出来单独看待时,你会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向外”,找到宣泄的出口。倾诉能释放情绪,但要找到好的听众。好听众并不需要帮忙解决问题,只要愿意听、别指责、能适时分享自己的经历就好。通过交流,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经历并不是最糟的。倾听也有助于平复自己的内心,他人的经历能使自己变得释怀,并且有人做伴的感觉会让我们没那么难受。平时,你愿意做朋友的优质听众,当你有需要时,他们也会成为你的好听众。另外,运动、聚会、唱歌也是很好的对外宣泄方法。
泡脚时出汗部位预示健康状况
有过泡脚经验的人,一般会出现背部或者头部等部位出汗现象,不同部位出汗或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出汗异常,则可能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1.泡脚时上身出汗。多是由于气虚造成的。气虚一般表现为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如果不太严重,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2.泡脚时下身出汗。多是由于肾寒引起的。肾寒属于中医阴阳失调的表现,建议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调整心态。
如果是女性,多是由于体虚冷阴,中医建议,可通过补气血来调理,也可长期坚持泡脚,打通经络和汗腺。
正确的泡脚方法:
泡脚水要没过脚背,选高些的木桶,以使热水的温度放松脚部及小腿。
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在38℃~43℃为宜。可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感冒发烧时饮食上的六大忌
一忌多吃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二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三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四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五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六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于是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