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壮族文化融入概述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改中的要求,需要将学生生活和美术教学相融合,以便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素养的人才。而将乡土文化渗透其中,则能够使得现实与知识有效衔接在一起,促使小学美术课堂变得更为充实,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以壮族文化,探讨壮族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的内容。首先阐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意义,然后提出小学美术课堂中壮族文化融入的方法,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其他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壮族文化;乡土文化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要学习艺术,那么则要先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需要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其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了解乡土文化中的美。壮族文化作为乡土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壮族文化、认识壮族艺术,这对于提升其艺术素养来说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将壮族文化融入其中。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促使壮族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意义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美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和当前社会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美术课堂除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美化知识,简单的进行技能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学习到乡土文化。而且乡土文化元素的融入,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小学美术教育中以人为理念,对学生的成长给予更多的关注。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还能够促使其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掌握,当引导其对周围的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其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而且美术教学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以便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壮族文化融入的方法
  壮族文化作为乡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壮族文化能够对壮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将壮族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完成美术学习任务。
  (一)历史文化陶冶法
  此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壮族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能够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技能训练,还能够让其接受壮族文化的熏陶。为了能够促使壮族文化可以有效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历史文化熏陶法,也就是中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壮族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搜集,如名人传记、节日等等,以便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料[1]。当对《五彩缤纷的生活》进行教学时,在课前让学生将自己所感觉精彩的生活画面进行收集,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将精彩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不同,所呈现出來的生活画面也是不同,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更是将本民族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来。而教师通过展现壮族人民的生活,并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讲解给学生,促使学生对壮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出学生爱护民族文化的情感,并在此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电子信息技术法
  此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更为发达的信息技术展开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将壮族文化以录像、拍摄等方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则能够使得原本抽象的壮族文化变得更加具象化,能够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其理解,也能够提升其在学习上的趣味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2]。例如,当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讲解时,主要是通过古代建筑了解建筑造型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审美。此时,教师还可以将壮族建筑文化融入其中,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将壮族建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观看壮族建筑,感受此类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其与其他建筑所存在的区别。通过融入壮族建筑文化,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个民族建筑都拥有自己的特点,了解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这对于拓展学生眼界来说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三)开展校园活动
  根据当下我国在小学美术教育上的要求来看,要改变应试教育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将乡土文化融入的美术教育中。为了能够达到该目标,学校应当组织展开美术活动,如“壮族风土人情绘画展”,并设立奖励机制,针对于其中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展开此类美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寻找有关于壮族文化的内容,使其在进行活动时也能够对壮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使得壮族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能够快速进行融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活动与比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使其课余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提升其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促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够起到积极作用[3]。
  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并非是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促使小学美术教学达到要求,应当将乡土文化融入其中,以便使其对乡土文化给予重视。本文主要是将壮族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从历史文化陶冶法、电子信息技术法、开展校园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采取上述三种方法能够使得壮族文化在其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并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卫红.壮族文化融入美术课的实践与研究[J].赢未来,2018,000(014): P.206-206.
  [2]葛焱,袁琳.广东下帅壮族瑶族乡美术课程教学调查与研究[J].美与时代,2019,784(02):109-111.
  [3]栗冬娜.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地方文化[J].中国新通信,2020, v.22(07):183-183.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苏卢小学  530001)
  摘要:根据新课改中的要求,需要将学生生活和美术教学相融合,以便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素养的人才。而将乡土文化渗透其中,则能够使得现实与知识有效衔接在一起,促使小学美术课堂变得更为充实,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以壮族文化,探讨壮族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的内容。首先阐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意义,然后提出小学美术课堂中壮族文化融入的方法,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其他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壮族文化;乡土文化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要学习艺术,那么则要先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需要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其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了解乡土文化中的美。壮族文化作为乡土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壮族文化、认识壮族艺术,这对于提升其艺术素养来说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将壮族文化融入其中。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促使壮族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意义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美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和当前社会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美术课堂除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美化知识,简单的进行技能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学习到乡土文化。而且乡土文化元素的融入,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小学美术教育中以人为理念,对学生的成长给予更多的关注。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还能够促使其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掌握,当引导其对周围的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其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而且美术教学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以便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壮族文化融入的方法
  壮族文化作为乡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壮族文化能够对壮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将壮族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完成美术学习任务。
  (一)历史文化陶冶法
  此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壮族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能够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技能训练,还能够让其接受壮族文化的熏陶。为了能够促使壮族文化可以有效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历史文化熏陶法,也就是中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壮族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搜集,如名人传记、节日等等,以便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料[1]。当对《五彩缤纷的生活》进行教学时,在课前让学生将自己所感觉精彩的生活画面进行收集,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将精彩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画面也是不同,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更是将本民族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来。而教师通过展现壮族人民的生活,并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讲解给学生,促使学生对壮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出学生爱护民族文化的情感,并在此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电子信息技术法
  此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更为发达的信息技术展开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将壮族文化以录像、拍摄等方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则能够使得原本抽象的壮族文化变得更加具象化,能够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其理解,也能够提升其在学习上的趣味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2]。例如,当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讲解时,主要是通过古代建筑了解建筑造型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审美。此时,教师还可以将壮族建筑文化融入其中,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将壮族建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观看壮族建筑,感受此类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其与其他建筑所存在的区别。通过融入壮族建筑文化,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个民族建筑都拥有自己的特点,了解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这对于拓展学生眼界来说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三)开展校园活动
  根据当下我国在小学美术教育上的要求来看,要改变应试教育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将乡土文化融入的美术教育中。为了能够达到该目标,学校应当组织展开美术活动,如“壮族风土人情绘画展”,并设立奖励机制,针对于其中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展开此类美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寻找有关于壮族文化的内容,使其在进行活动时也能够对壮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使得壮族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能够快速进行融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活动与比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使其课余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提升其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促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对于人才的培養也够起到积极作用[3]。
  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并非是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促使小学美术教学达到要求,应当将乡土文化融入其中,以便使其对乡土文化给予重视。本文主要是将壮族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从历史文化陶冶法、电子信息技术法、开展校园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采取上述三种方法能够使得壮族文化在其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并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卫红.壮族文化融入美术课的实践与研究[J].赢未来,2018,000(014): P.206-206.
  [2]葛焱,袁琳.广东下帅壮族瑶族乡美术课程教学调查与研究[J].美与时代,2019,784(02):109-111.
  [3]栗冬娜.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地方文化[J].中国新通信,2020, v.22(07):183-183.
其他文献
摘要:揉弦,是世界上所有拉弦乐器众多技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揉弦自然是不可撼动的存在,更是其他技法的基础。如果将成熟的二胡演奏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右手就相当于大树的树干,快弓、慢弓、连弓、顿弓等运弓技法就是深入地底吸收养分的树根;左手就相当于大树的枝叶,换把、颤音、滑音、垫指滑音等按弦技法就是向上伸展的枝叶,而揉弦,就是这些“枝叶”中最为粗壮的树枝,揉弦的
胃肠减压、鼻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对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胃管因胃液、胃内容物及食物的堵塞而影响效果的病例.笔者经过2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了一种预防胃管堵塞的新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期刊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这极大的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因为互联网的不断壮大,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如今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数量达46.6亿,中国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达5小时22分。在这庞大的网络空间里,网络安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提示了要加大网络安全的保障力度,积极推动虚拟网络技术的运用。但网络空间是虚拟的,所以管控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面对这样的局势,就体现了
压疮是昏迷和瘫痪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大压疮久治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生命[1]。
期刊
目的 探讨医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方法 课程开始前、结束后,就选修的目的 、教学的建议以及学习收获等,对202名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结果 9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选修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92.9%的学生建议授课突出实践,93.9%的学生希望采用情境模拟或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论文考核;97.9%的学生感到学习有收获.结论 医学生开设<人
目的 了解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性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为开展性教育探索适宜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3,2004,2005级护理在校本科生301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其性知识、性经验、性观念、避孕知识、性教育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学院本科生性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性经验的比例为19.3%,91.4%的学生认同婚前性行为,避孕知识掌握较差;户籍、收费形式以及年级对护理系在
摘要:《红旗歌》是诗人鲁煤在1948年春天创作完成的一部剧作文本,,本文将围绕《红旗歌》相关的美学鉴赏展开论述,首先简述《红旗歌》的故事梗概,进而剖析《红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最后阐明《红旗歌》所蕴含的美学鉴赏价值。  關键词:红旗歌;文学鉴赏;美学探究  《红旗歌》中主要描绘了在大兴纱厂内工作的工人们如何当家做主,如何由变卖自身的劳动力发展成为企业所有者的历程,这与作者曾在大兴纱厂务工期间的所见
期刊
我科于2007年2月收入1例肺脓肿患者,在遵医嘱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组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梅洛-庞蒂在对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身体现象学”。他通过分析身体意向性和身体图示、身体-主体、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身体间性以及肉身理论等问题,建立了知觉世界理论,打破自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二分的认识问题。[1]实现了对于“先验自我”的超越,真正跃入了“生活世界”。而石涛的尊受说也强调个人在面对自然时直接产生的感受,而不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与情感去观照世界。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行冠脉搭桥患者术前的抑郁情绪情况,以便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行冠脉搭桥术的71例患者,人院采用抑郁量表(SDS)调查,其中59例存在不同程度抑郁情绪,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行心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0 d后(手术前)2组患者再次评分比较.结果 干预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评分,其差异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