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g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新媒体全面渗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为高校大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产生的信息碎片化、阅读零散化对高校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认知带来了挑战。尤其是赴内地高校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信息多元的影响,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地高校培养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学生工作处创办的民族团结电子月刊《我们的家》为例,探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电子月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2-0040-02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也是媒介接受者。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日益凸显。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50%以上,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也是该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新媒体的趋势,运用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把双刃剑,湖北民族学院学工处于2016年创办了民族团结电子月刊《我们的家》。
  一、《我们的家》创办分析
  《我们的家》定义在民族团结电子月刊的范畴,其创办具有政治理论学习、交流交往交融、选树先进、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的必要性。
  1.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三股势力”利用青少年对民族与宗教认识模糊的特点,对青年学生进行“西化”、“分化”等思想渗透活动。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主题班会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亟待进一步创新发展。《我们的家》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能有效发挥新媒体的特点,激发少数民族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
  2.交流交往交融的必要性。交流交往交融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习生活的必然途径和个人发展的基础。只有与内地文化、各民族风俗、同学师长真正地交流交往交融才能更好地促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院校,学校的民族实际为民族团结电子月刊的创建提供了坚实基础。电子月刊的创办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搭建了成长平台,也有利于校园和谐团结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
  3.选树先进、典型激励的必要性。由于语言基础、成长环境、社会资源、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上很难与内地学子并驾齐驱,在成长成人成才方面的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的诉求方面相对较低。通过电子月刊宣传少数民族学生中学习、创业、自立自强等多方面的典型,有利于帮助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塑造人生规划。
  4.网络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在新媒体时代,学生从QQ、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媒介接收和传播信息。如何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净化网络行为、传播“正能量”、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电子月刊的创办是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体现,也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二、《我们的家》出刊分析
  自2016年4月出刊以来,截至目前《我们的家》共出刊8期。主要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学院、班级QQ群,主题海报等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宣传。
  1.《我们的家》版块介绍。《我们的家》宗旨和口号是“从这里出发,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深厚的民族友谊,共建我们温馨的家”,旨在通过电子月刊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和谐民族氛围的营造。电子月刊分每月焦点、工作动态、学生风采、民族风俗四个版块。“每月焦点”每期推出一个切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主题开展深度报道,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的认同感;“工作动态”主要展示学校民族事务工作办公室每月的重点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学生风采”选择励志少数民族学生事迹进行深入报道,树立少数民族学生优秀典型、发挥优秀典型激励作用;“民族风采”每期介绍一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为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提供平台。
  2.《我们的家》受众分析。《我们的家》自出刊以来,学校团委公众微信号“民院青年”是主要的推送新媒体平台。“民院青年”每期的数据分析是《我们的家》受众接受效果的重要依据。《我们的家》在“民院青年”出刊8期,统计所有数据,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第四期。第四期每月焦点版块主要内容是“学校党委副书记带队赴新进行暑期学生家访”,该版块对学校老师组成家访组,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汇报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走访家住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伊宁等地的部分学生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这一版块的内容不仅体现了学校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的决心,也传递了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光怀。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积极热烈反响,很多学生在留言中表示期待家访组可以去自己的家乡。
  民族风俗版块主题是“学校举办‘团·聚民族心 结·缘桂园情’古尔邦节晚会”。古尔邦节是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考虑到学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及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过此节日的机会较少的情况,学校举办了主题晚会。整个晚会的筹备、节目等都由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参与。这一版块的内容学生互动多,点赞与转发量是《我们的家》8期中最多的。这一现状的产生主要集中在学生参与度和情感共鸣两个原因。
  三、《我们的家》育人分析
  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我们的家》在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进步。
  1.深入学生、深入实际。“吸引、判断、选择,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关键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在吸引,吸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发展的根本前提。”以电子月刊《我们的家》为代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能让学生入脑、入耳、入心,深入学生、深入实际是吸引学生的重要途径。要深入新疆籍学生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也深入学生的爱好、兴趣,在图案、颜色、音乐等设计搭配上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代元素。
  2.融入时代、融入情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要结合时代的特点。新媒体视阈下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耐心逐渐降低,如何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关注,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自《我们的家》从第三期开始,推出H5格式以来,这种音乐、动图等多重元素搭配的方式,融入了潮流与民族特色,在学生中备受欢迎。电子月刊只有真正吸引学生才能成为传达民族情感、校园人文关怀的窗口,也才能有效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内地高校應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渠道,抓住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践。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吸引、判断、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以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群实验课为例,研究实验网络化评分体系的改革,通过建立科学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群的实验评分体系,采取多种不同的实验考核方式相结合,建立多样化、综合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信号处理课群实验课;网络化;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项目以“互联网 ”为平台,创业扶贫为载体,在高校“三全”育人、促进师生成长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建设与企业创建“万讯七子”镇安致富中心电商扶贫购物平台,并在镇安村设立电商平台线下致富中心超市,依托学校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推进项目。  关键词:电商扶贫;政校行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245-0
摘要:优良的班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班级班风建设分析入手,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重点围绕班级班风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工作,进一步做好学生班风建设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三抓两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09-02  树立优良的班风,有助于弘扬正气,有助于在班级中形成正能
摘要:推进转型发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改革,充分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本文以肇庆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提出,到制订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最后建立长期有效的保障体系,等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 ”时代,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国家的战略决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关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音乐传播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主要包括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打造跨学科教学团队等方法。  关键词:
摘要:“互联网 ”公共政策听证教学模式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以公共政策听证网站为平台,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时同步传播,实现了公共政策听证的公正、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原则。在模拟听证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证角色模拟,进一步把听证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堂与社会”无缝对接。  关键词:互联网 ;公共政策听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日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日剧的传入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字幕的翻译也为人们了解日本打开了一扇窗户,因此有必要研究翻译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有效性。在多种语言的生态竞争中,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传达源语信息,同时也可以较好地保持目的语的语言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归化翻译;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近年“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等的出现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在校生并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审计知识,课堂与实务差距拉大。因此,创新审计教学方法是当前审计教学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审计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055-02  一、审计教学背景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
摘要:思政课采用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凸显互动参与,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为前期准备阶段:研读教材、划分问题类别;共同规划、设计问题群;灵活选择,匹配模式;提前分组,明确程序。中期课堂实施阶段为:梳理知识,做好铺垫;展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提升。课后总结与反思阶段为:学生提交总结分析报告;
摘要:SPOC在MOOC之后,成了一种适应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作者设计了混合学习模式的计算机类课程改革模式框架,从课程选取与课程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角度,对具体的计算机类课程进行了实践性的SPOC混合教学改革实践。实践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框架能够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所进行的教学实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改革;SPOC;混合教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