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什么喵—汤圆小姐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的 8 个诡异的问题将带你开始思考终极人生命题,从技术流出发构建不同的情景,让你充分思考你究竟是不是真的你,总有一个问题能把你问糊涂。
  1如果把你从里到外每一个器官每一寸皮肤都换成别人的,你还是你吗?
  这是物质身体理论。一些人把“自我”等同于物质身体,身体消亡了,“我”就不存在了。比如一个人经历了大的变故,性情大变,但周围人最多只会说“他不像以前的他了”,而依然把他当作同一个个体看待,因为他的物质身体没有改变。你就是你,范爷就是范爷,你们拥有不同的身体,所以被当作不同的个体。
  2如果把你和霍金的大脑互换,哪个才是你?
  这是大脑理论。如果拥有你的大脑和霍金身体的那个人回到你的朋友们中,也许刚开始他们会疑惑不解,但当你把一切解释清楚,并且能详细描述出和他们共同经历的每一个瞬间,总有一天,他们会重新接受这个长着霍金脸的人是你。这就是大脑理论,认为“我”的定义是跟着大脑一起走的,大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3如果把你和霍金的大脑数据互换,哪个才是你?这次物质身体毫无改变,只是提取你们各自所有的记忆、思维模式、人格特质……然后放进另一个大脑里。
  这是数据理论。也许重要的不是你的大脑本身,而是你大脑里的数据。约翰·洛克的自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这个人的本质。那如果把这些记忆和人格记录下来,复制到另一个大脑上呢?拥有许知远的硬件,却拥有你的软件,那这个人是你还是许知远?
  4如果把你的半个脑袋移植到你双胞胎兄弟或姐妹身上,哪个才是真正的你?
  这是半脑理论。人的左右半脑原本各有分工,但实际上如果去掉其中一半,另一半会很快接手所有的工作,半脑人依然可以正常生活(虽然会受到某些方面的影响)。同卵双胞胎拥有完全相同的 DNA,如果也分享了同一块大脑的半边,相当于你们从物质到精神都是一样的。他和你之间的相似度甚至超过了你和你的克隆人,因为你们甚至共享了记忆。那么那个从肉体到心灵和你完全相同的个体是谁?可以说他是你吗?
  5如果把你全身分子打散,让你在真空中漂上半小时,再按照原样重新组合起来,你还是你吗?
  这是碎尸理论。如果认为“我”只是一堆分子按照某一种方式组合在一起,那么不管打散多少次,只要原样组合起来就还是“我”。这就不得不涉及到对灵魂的探讨了。如果灵魂也是一种分子,那么它也是可以打散重组的;如果不是,那么它也不会受到身体被打散后的影响……似乎旁观者觉得“我”没变,那么“我”本身呢?
  6如果一边把你全身分子消灭掉,一边把结构模式记录下来然后远程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用另一堆分子原样排列起来,你还是你吗?
  这是分子理论。这比远程传输理论更进一步,认为“我”不是以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的一堆分子,而只是这个组合方式本身。实际上,我们身体的细胞一直都在更新换代,现在你全身的细胞没有一个和十年前的你一样,和问题里假设的情况很相似。只是这种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次换一点,而不是一次全部换掉。因此在我们自然的身体发展过程中,保持了一种连续性,一直有旧的细胞留在我们身体内和新细胞共存,保证我们不会是一个“全新”的“我”,而是一个新旧参半的“我”。
  770 岁的你和 7 岁时的你是同一个你吗,即便那个时候你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和 7 岁时不同,你们的记忆、思维模式、人格特质也完全不同?
  这是连续性理论。是否保持了这种细胞更新时的连续性,我们就能保证“我”的稳定性?70 岁的你与 7 岁时的你之间的共同点,还不如 70 岁的你和大街上任何一个 70 岁的老人之间的共同点多,那又凭什么说你的自我是同一个?如果把自我分成两个层面——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那么我们之前讨论的所有情况中,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基本上是统一的。但到这里,情况发生了改变。你大概认为 70 岁的你和 7 岁时的你是同一个人,但旁人很难把这个 70 岁的老人和 7 岁的小孩联系到一起。那么让你深信 70 岁的你和 7 岁的你是同一个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8所以,“我”到底是什么?
其他文献
一切得从《星球大战》的缔造者乔治·卢卡斯说起。乔治·卢卡斯在完成了《星球大战》的剧本后,发现当时的电影特效无法满足他的想象力。此时,20世纪福克斯的室内特效部门已经解散了,不止是20世纪福克斯,当时主流的电影厂商都因为六七十年代的行业萎缩而废除了特效部门,要想拍出震古烁今的效果,只能自食其力。于是卢卡斯找到了为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做特效的业界大拿道格拉斯·特朗布尔,但当时特朗布尔已经在为
期刊
劳动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体现其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他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他都是在创造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   还有人说,在劳动之花绽放之前,我们需要倾尽心血呵护它,慢慢等待,忍受煎熬,然后去享受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成就感。   和许多同龄人不同,我不喜欢暑假。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大多孩子会躲进属于自己的避暑胜地,而我却在母亲的命令下戴上草帽,穿上轻薄的衬衫,然后拿起镰刀走向一望无际的麦
期刊
金题预测 1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文、古诗、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也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等有多彩民俗活动的传统节日;还包括了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请以“身边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期刊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期刊
面对金兵大举侵略,我大宋朝的策略是:敌进我退,敌打我躲,敌退我定都。短短几年时光,大宋仅剩半壁江山,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偏安小国。适逢金兵打累了回家过冬,朝廷终于获得喘气的机会,定都杭州。  百姓们觉得终于熬出头了,可没等他们喘口气,秦丞相的人提前深入到底层群众的家里进行慰问。  原因很简单,秦丞相女儿秦沙沙的猫丢了。秦沙沙整天以泪洗面,这可把好爸爸秦桧急坏了。情急之下,秦桧只得命宫廷画师将猫
期刊
金题预测 2   请以“答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工整。  思路點拨   “答卷”既可以理解成解答试卷,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答卷。漫漫人生路,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坚持与选择,你是否满意自己所做的答卷?是否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请仔细想一想。   初遇应当是在表哥送的那本宋词中,本是随意翻阅,却在瞬间被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期刊
2016年2月28日,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莱昂纳多携新片《The Revenant》(《荒野猎人》)第五次冲击奥斯卡影帝。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屡屡爆出他为该片吃尽苦头的新闻,增肥蓄发扮丑只是入门级,高海拔、超低温的恶劣拍摄环境比起后面的负重蹚冰河、生吞动物肝脏简直不值一提。最终,莱昂纳多如愿称“帝”,在全世界影迷的关注和祝福之中,摘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桂冠,“专业陪跑
期刊
当被别人评价虚荣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恼羞成怒,因为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去反驳我们不虚荣,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东西存在。  虚荣被大多数人理解为吞噬本我的一种欲望。但是我觉得虚荣是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的一种催化剂。  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沉浸在父母亲向亲戚朋友炫耀我的满足里。我的每一次获奖、每个第一名,都是父母向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而每一次看到父母向别人炫耀时露出的骄傲而满
期刊
像幽灵般,她出入在黑夜中。  路灯发出柔和的橘色灯光,汽车闪着尾灯,缓缓而驰。这个夜晚注定不太热闹。  她走在不冷不热的路边,漫无目的地挪着步子,不知道该去哪里,但她就乐意这样漫不经心地走。数着肩旁擦过的是第几个路人,这是今晚第八十七个了吧。她沉思着,似乎在思考着一件很重大的事。擦肩而过的人,都是过客罢了。她悲戚,那她又是他们的第几个过客呢?呵,既然全都是过客,又何必在意太多。她嘲讽着自己,不该在
期刊
金题预测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