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HIF1-1α和VEGF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组织形态学观察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探讨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HIF-1α的作用及机制?椒?1.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与鉴定后,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丹参酮组(A组)、对照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40只。造模成功后,A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丹参酮注射液,B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麻醉和手术操作同上,不阻断腹主动脉即终止手术,逐层缝合。室温下自然苏醒。上述大鼠缺血30min后分为再灌注0.5h、1h、4h、8h、12h,共5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取各组大鼠的脊髓组织,随机抽取大鼠2只,切取脊髓标本。制备成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运用光镜观察各组脊髓组织病理改变。2.采用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VEGFmRNA和HIF-1α的表达?峁?1.脊髓组织病理改变显示:丹参酮组神经细胞肿胀程度、核仁萎缩程度等均损害表现较对照组轻。2.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0.5~4h,3组之间VEGF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缺血损伤8~12h,VEGF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8h和12h,丹参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丹参酮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0.5~1h,HIF-1α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降,丹参酮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后不再下降。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减少HIF-1α的表达,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局部缺氧环境,对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各地举办的全国性、国际性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大型活动的举办日益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型活动参与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
<正>高血压是"全球死亡风险最高的疾病"。自2003年ESH/ESC第一版指南发表以来,相继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对原指南进行修订,时隔多年的时间和不同观点的议论,今年6月,在欧洲地
非裔美国人是美国移民社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种族群体,他们和欧洲白人有着几乎相等的北美居住时间,但在美国建国两百多年中,他们二者的政治生活处境却迥异。2010年,非裔美国人
<正> 《傅青主女科》(下称《女科》)在调经种子门中,极为重视肾阴阳的作用,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调理月经周期(简称调周)的论点,但是他所运用的调经重点在于滋养阴血,奠定物质基
<正>同学们在历史选择题解题中易形成一些思维误区,妨碍问题的解决。本文将枚举解题中常见误区,结合实例分析,帮助同学们避免错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一、死抱教材知识,不
基体与增强体间的界面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强体表面处理和表面涂层可以使界面的性质得以改善。增强体涂层可分为金属涂层、陶瓷涂层 ;单层和多层涂
目的:观察陆氏银质针针刺次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陆氏银质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2
为了探明贵州黔南州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日本产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定仪,配合ITC801电脑软件,于2010年4月下旬—5月中旬对黔南州不同植被类型及空地上
<正> 唐代孙思邈氏是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所著《千金要方》,承先启后,搜罗广搏,是活人济世,千载不朽的巨著。其临床经验亦非常丰富,兹选录其医案(根据原文略加整理,乃保持其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明确中药熏洗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作用,提高临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来源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