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为何要去井冈山?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前,笔者去井冈山参加一个活动,顺便领略了当地如火如荼的红色旅游。行程虽短但感触不少。当中遇到的几桩事情,都让人内心五味杂陈,不由得往深处想了想。
  提起井冈山,只要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每个人都很熟悉。从上学甚至学前教育开始,我们就知道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那里有毛主席、朱德和红军,他们艰苦朴素,英勇斗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屡次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井冈山是一个地势险要、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既然去井冈山,肯定要吃些苦。
  但到了井冈山,才发现这里根本没苦可吃。今天的井冈山今非昔比,高速路直接通到山上,山里也是平坦的双车道柏油公路。群山环绕之中,豪华气派的各种名头的楼堂馆所星罗棋布。除此以外,还有各式的农家乐,招牌也大都和“红军”挂边,比如“红军客栈”、“红军竹筒饭”等等。总之,今天去井冈山,完全是“吃的舒心,住的排场,走的方便”。
  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很繁荣。和其他的旅游城市比,这里最别致的一景,无疑是“红军战士遍地走”——不管是大街上、博物馆还是景区里,一群一群的,到处是红军装束的团队游客。他们头戴红八角帽,身穿红军服,肩跨红军包,个个还扎着绑腿。每到一处,三五成群,欢声笑语,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影。
  在井冈山上,笔者结识了几位差不多年轻的朋友。活动之余大家谈感受,有人说,自己在瞻仰烈士陵园的时候,听讲解员叙述当年革命者如何至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情景,被极大震撼,甚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发誓要继承烈士遗志,坚定革命信念并信誓旦旦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在座的还有几位领导同志,他们偶然引出了几个话题,却一下子难住了大家。第一个是关于唱歌——问谁能把《国际歌》唱完整,或者正确唱出一段也成?结果非常遗憾,无人过关。第二个是关于“敌人”——当年的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也好,反围剿也好,敌我斗争非常残酷,刀刀见红。年轻人来到井冈山,看遗迹,听故事,禁不住热血沸腾,拳头紧握,“斗争”的冲动跃跃欲试。既然是斗争,就要有敌人,那么今天我们的敌人是谁?是美国?不是;是日本?也不是;是国内的哪个阶层?更不能。
  革命接班人唱不出《国际歌》顿觉尴尬,学了斗争经验却又找不到敌人感到疑惑,的确值得大家去深入思考。我党当年在井冈山开展的斗争你死我活,目的是为了武装夺取政权。今天,新中国建立已经60多年,再向国民反复回顾内战夺权的历史,不断灌输武装斗争夺权的意识,恐怕并不利于法治社会的进程,不利于国家的和谐和稳定。
  让游客穿上红军服,希望得到的是一种角色复原。红军的角色,是打土豪分田地烧账本,是和白匪军、土豪劣绅狗腿子刺刀见红,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大家装束起红军服,潜意识里就会扮演起红军的角色,自然而然就要寻找假想敌。那么,今天的土豪在哪里?白匪军、土豪劣绅狗腿子又是谁?我们举起的大刀要挥向哪里?冲锋陷阵要武装夺取的政权又在哪里?
  还有两件小事。笔者游览井冈山著名景点龙潭的时候,看到一个照相摊点,摊主在当年毛主席重回井冈山留影的地方放了一把藤椅,不断对着游客吆喝:“10块钱,10块钱照张毛主席相,10块钱当一回毛主席……”还有一个导游,举着扩音器引导一支“红军队伍”:“向左走,别人老婆跟你走;向右走,自己老婆跟人走。”整个队伍顿时笑声四起。笔者觉得,不管是摊主的招揽生意,还是导游的引导话术,都似乎和井冈山的红色旅游不够搭调,但游客们的反响却依然热烈。
  话题回到当初。今天年轻人为何要去井冈山?既然是红色旅游,就不应是纯粹的观光或休闲娱乐,但更不应是启发斗争意识、仇恨意识和夺权意识。我看,只要能够通过走走挑粮小道,看看主席旧居,体会到当年的生存不易,领会到革命先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就已经足够了。如此,我们就能懂得今天的幸福,并加倍珍惜。
  责任编辑 李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切实有效、能够在活学活用中潜移默化地获取这种工具,突出语文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随时关注孩子们对语言的积累、理解与运用,做到从整体的角度去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老师还需仔细揣摩教材,掌握语言积累的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落实和延伸语言积累的方式。  【关键词】语言积累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初次感染后能够在外周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潜伏下来,应激很容易诱发外周神经节病毒的活化.本实验以过热做为应激源,观察机体在热应激后脑组织是否也存在活化的病毒,以及病毒再激活感染的特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访韩时,向韩国总统朴槿惠赠送了一幅赵云的画像。这是件很有意思的礼物,读过朴槿惠总统自传的人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  在自传中,朴槿惠说,小学时随着对《三国志》的沉迷,“我尤其欣赏赵云,现在回想起来,甚至怀疑自己的初恋对象会不会就是赵云,因为每次只要他一出现,心中就会不自觉地小鹿乱撞。”人们据此把赵云说成是朴槿惠的“初恋对象”,照此说法,朴总统可说是得到了“初恋对象”的画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