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个月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刘雨林 指导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西所 李辉教授
  宝宝到了2个月大的时候,一旦遇到肠绞痛、肠套叠、麦粒肿、结膜炎、泪囊炎、高烧后体温骤降、咳嗽不愈等,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肠绞痛
  
  


  在宝宝未满4个月之前,其肠壁的神经发育不成熟,造成肠道蠕动不规则,蠕动过快时纠结在一起就容易导致痉挛疼痛,这就是婴儿肠绞痛。其常见的表现为肠道痉挛,腹部鼓胀,也就是“膨风”,一旦肠绞痛发作,宝宝常以高分贝的哭声及握拳踢腿的肢体动作表达,哭声凄厉,非常躁动,几乎无法安抚。等到肠蠕动波消失,有排气才会缓解。婴儿肠绞痛的发作时间有两个高峰,一个大约是傍晚四时至八时,另一个是半夜零时前后。
  父母可以先用薄荷油涂抹腹部作按摩,使其排气。也可使用温毛巾热敷腹部,缓和肠痉挛的情形。在婴儿饮食方面,建议喝母乳。喝母乳的宝宝较不易患肠绞痛,因为牛奶蛋白可能会促使宝宝肠道不适应而加重症状,当然哺乳的母亲也应注意不要摄取刺激性或易过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饮料及坚果类食物。因为奶蛋白过敏或是乳糖不耐症,也会导致婴儿肠绞痛。所以,如果是人工采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旦发生婴儿肠绞痛,也可以让医生帮助诊断,是否由过敏引起,如确诊为过敏引起,可考虑换奶粉。
  肠绞痛并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依程度轻重不同,有的宝宝几个礼拜后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宝宝到6个月大以后,才逐渐自然消失。
  就医指征:一旦宝宝持续哭闹,伴有抽搐,或持续不进食的情况,应该立即就医。
  
  肠套叠
  
  生下来就很胖的宝宝最容易得肠套叠,得了肠套叠的宝宝多会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异常痛苦状,过了一会儿,阵痛过去了,宝宝又会安静下来,但静止数分钟后又突然哭闹,如此反复发作,等宝宝疲乏不堪了,哭闹就不如起病时那样剧烈了,间歇期也延长了,病程一旦拖延下来,宝宝有可能仅仅是呻吟或进入嗜睡状态。
  有部分患上肠套叠的宝宝会有呕吐症状,常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呕吐,最初吐出的是奶块或其他食物,随后可能会吐出胆汁,甚至吐出粪臭液体。起病后4~12小时后,宝宝还可能会排出血便,呈暗红色黏冻状果酱样。约75%~90%的宝宝还可能腹部有肿块。
  肠套叠是部分肠管及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一般与宝宝饮食的改变、病毒感染、腹泻等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有关。早期的肠套叠一般不会危及孩子的生命,但若不及时处理,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而危及生命。建议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诊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时医生通常会用钡盐或生理盐水灌肠,若无效则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就医指征:一旦宝宝持续哭闹后进入阵发性面色苍白、呻吟、烦躁不安或嗜睡状态,或者出现血便应该立即就医。
  
  高烧后体温骤降
  
  发烧是宝宝抵御疾病的一种身体反应,发烧能使宝宝的防御机能大大加强,并为炎症的痊愈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当宝宝发烧时,只要宝宝精神还不错,体温不超过38.5℃,父母就可自己处理。但要注意的是,出生不足3个月的宝宝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高烧后体温不但不升高,反而下降到35℃以下就十分危险,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一旦宝宝继续发烧且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黄且气味重、眼睛发红,这说明宝宝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应该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多解小便。
  
  咳嗽不愈
  
  咳嗽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宝宝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但是如果咳得过于剧烈,影响了宝宝的饮食、睡眠和休息,就应该引起父母的特别关注,并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
  如果宝宝的咳嗽不分白天黑夜,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无痰,宝宝嗜睡,流鼻涕,有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多半为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尽量少用感冒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痊愈后三、四日,咳嗽自然也会消失。
  如果宝宝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宝宝声音嘶哑,有脓痰,宝宝常表现为烦躁、拒哺,多为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常因受寒引起,应及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如果宝宝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剧烈咳嗽,活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夜间咳嗽比白天严重,痰液稀薄、呼吸急促,多为过敏性咳嗽,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应及早就医诊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阻止发展成哮喘病。
  如果宝宝咳嗽、喘,呕吐、腹胀、腹泻或持续高烧1~2周,食欲不好,睡眠不安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很可能是肺炎;如果宝宝咳嗽、喘息、发热,有喘鸣,很可能是支气管炎或气管炎,都应及时就医。
  
  麦粒肿
  
  宝宝的皮肤娇嫩、抵抗力较弱,刚出生前半年,眼睛麦粒肿的发病率都比较高。麦粒肿分为内外两种: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小眼角)的重症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泡样,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在睑结膜上的病变区里红色或紫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脓点,脓肿自结膜面自行溃破,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
  宝宝得了麦粒肿,早期可热敷,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消散肿物;晚期可持脓肿局限化后到医院切开排脓或让其自渍。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没有消过毒的针去挑,因为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直接和颅内的血管相通,再加上面部的静脉无静瓣膜,挤压后炎症易向颅内扩散,可引起后果严重的海绵窦炎或脑膜炎等。需要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睡觉时涂抗生素眼膏,严重的者及时就医。
其他文献
编辑/小篆  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其实就已经有了幽默感,你相信吗?幽默感还会陪着你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你发现了吗?  有一天,我和我4岁的儿子在玩耍时,他突然故作神秘地对我说:“妈妈,妈妈,有人在敲门。”  我也故作惊讶地说:“谁在敲门呀?”  “奥特曼!”  我明知故问:“谁是奥特曼呀?”  “他是专打坏蛋的英雄”,说着,儿子就开始扮作奥特曼的样子,顾自进入角色。  ——多么有意思呀,一个4岁的小孩已
期刊
编辑/Amie      套餐一 针对黑眼圈    黑眼圈的成因大概分两种:一种是由于眼部血液循环不良,滞留于血管之间血液的颜色,从比较薄的眼部肌肤处显露出来,形成“青色黑眼圈”;另一种是由于疏忽了防晒,导致肌肤内麦拉宁色素不断沉积,从而形成的“茶色黑眼圈”。    SOS黑眼圈游击战  在短时间内消灭黑眼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遮瑕方法,将黑眼圈巧妙隐藏。  1选择带珍珠光
期刊
编辑/lulu  故事1 手机给我爱的鼓励    躺在产房里,阵痛带来的汗水浸湿身下白床单。我克制着,保持冷静,并且尽可能温和地对腹中的小宝宝游宝宝不用怕,虽然你要来的这个世界上有的是不确定和忧愁,但妈妈会一直陪伴你身边,张开双臂保护你。  虽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强,但心中却不能如自己要的那样镇静。因为此刻,这个世界上我最亲密的男人——腹中宝宝的爸爸正在万里之外的荷兰出差,山遥水远。在些微的晕眩中,
期刊
编辑/马小小    以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探索世界,搜罗最适合小孩子阅读的常识、科普类图书,小宝宝看世界——给所有喜欢提问、爱钻研的孩子!    《来吧,让我们一起认识》(《四季童书——春夏秋冬》)  河北教育出版社  全套共4册 总价:28.00元  适合年龄:2N9岁    这是一套讲述四季知识的亲子阅读画册,包括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共4册。在尤莉雅和鲁卡斯这两位可爱的小
期刊
编辑/AmIe 动作演示/王倩(菩拉那瑜伽中心瑜伽教练) 摄影/夏彬如 特别鸣谢/菩拉那瑜伽中心  几乎每个妈妈都会面临哺乳过后,胸部松弛下垂的尴尬情况,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锻炼,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使胸部回到怀孕之前的完美状态。    脊柱扭转式      a b坐于地面,两腿伸展向前,将左脚放于右膝外侧,脚掌着地,双臀均匀坐于地面。吸气,将两手臂向上伸展合掌,呼气时上肢向左方扭转,同
期刊
图二
期刊
编辑/刀刀 指导专家/翟建军 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9个多月的孕期,长长短短接近300个日子,感冒真的很难避免,但也不必为此陷入恐慌。其实只要调理得当,感冒,准妈妈可以不用怕!  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是每一个准妈妈的最大心愿,但是感冒这一常见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当就有可能会给小宝宝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准妈妈常常很害怕感冒。一旦患上感冒后,要不要吃药就成了准妈妈最大的难题:害怕吃药对
期刊
编辑/刘雨林 指导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 张素云  Susan是一位非常注意自己形象的新妈妈,刚刚生完宝宝,看着镜子里的头发稀松,面无血色的自己,让她感到非常苦恼。其实许多新妈妈都遭遇过Susan的境况。  “脸色”的好坏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在,更是新妈妈身体内在健康状况的反映。    舌头是否有裂纹?  自检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如果新妈妈舌头上颜色不均匀,舌边泛红,舌头上纵行或横
期刊
编辑/刘雨林 指导专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谢祥鳌  “富贵病”又叫“文明病”,是指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引发的一大组常见病症的俗称,包括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这组病症与人的身体吸收营养物质过多、运动量不足、消耗太少等因素有极大关系,也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富贵病”原本多发生在成人身上,但是近年来却也多见于
期刊
编辑/小篆  幼儿心理学家认为,中外幼儿在1岁半之前的好奇心多能得到满足,而在1岁半之后,中外教育原则的差异性就逐渐表现出来——西方幼儿的好奇心仍然能得到无条件的满足,西方妈妈们往往不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与整洁要求来限制其探索性行为,哪怕这一行为会留下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条件满足宝宝好奇心的行为,就是留存“创造力”的火种的行为;可是如果宝宝的“捣乱行为”反复遭受打压,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