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醒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16日深夜11点,72岁的任正非出现在上海虹桥机场,独自拉着行李箱,排队等候出租车,身边没有一位助理。
  1987年诞生的华为,已经到了任正非所说的“大限之年”。30年间,华为用前半程积累,在后半程绽放,通过手机这个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了它可能得到的最高赞誉。
  华为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它几乎是惟一可以在实力与情怀层面与苹果抗衡的中国公司。
  华为仍然在领跑,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016年以25.6%的营业额涨幅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29位。
  华为仍然是特别的,外界对其有诸多溢美之词,赞叹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巨大突破。
  即便如此,华为似乎还是遮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无时无刻保持着低调,正如它的创始人任正非一样。
  作为世界第一大电信设备服务商,服务全球1/3以上人口;2016年营收五千多亿元,超过BAT总和,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然而,这家传奇企业的掌舵者任正非,却总是把它跟“死亡”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任正非是一个一手把华为带到世界500强,被人崇拜,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争议、流言的传奇人物。如今,华为的年收入已经高达5200亿元(阿里2016年收入为1011亿元),但他心中却一直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任正非有很多关于华为“危机”以及自省的论调,最近的一次是今年7月,任正非在华为年中市场大会上的讲话。
  “在战略纵深的认识上,其实我们公司与之(苹果、三星)还存在很大差距。苹果公司会提前几年对新技术和资源进行前瞻性布局和储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管理,深度掌控风险及成本。我们在这些方面投入不够,一是没有苹果这么多资金,二是缺少这么多有战略洞察能力的人才。”
  “我们也要向OPPO、VIVO学习,他们更多是讲客户体验,而不是宣传零部件。‘炮弹’使用什么零部件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否击中目标。”
  在此之前的去年8月,年过70的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战略预备队建设汇报讲话时,喊出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華为大限快到了”的论调:
  “华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们的组织、结构、人才……所有一切都要变化。如果不变化,肯定不行。如果我们抛弃这代人,重新找一代人,这是断层,历史证明不可能成功,那么只有把有经验的人改造成新新人。我们通过变化,赋予新能量,承前启后,传帮带,使新的东西成长起来。”这次,他忧虑的是人才断层。
  这不是任正非第一次直面“死亡”这个话题。一个半月之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了讲话,李克强总理主持会议。
  在这样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和两院院士济济一堂的大会上,任正非再一次道出华为的困惑:
  “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这次,他忧虑的是技术更新。
  2011年,任正非跟稻盛和夫见面,当对方说到日本没有及时跟上变化的世界时,任正非认为华为同样如此,并会因此“必死无疑”。
  任正非诸如此类的论调还有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2000年华为内刊发表的那篇《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迅速在业内流传,“冬天”成为行业萧条的代名词。
  “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一些。”
  在这篇文章发布后不久,华为就迎来了最冷的一个冬天,如若没有“狼性”,华为怕是真的很难杀出一条血路。
  任正非将这一历程称之为“炼狱”:“华为20年的炼狱,只有我们自己和家人才能体会。”
  2012年,任正非撰写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内部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创业最艰难的那段日子:“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醒。”
  那一年是任正非的艰难岁月,他先后经历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蚕食、国际市场遭遇诉讼、核心骨干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依然绝望。
  在一封给华为抑郁症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也曾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还因癌症动过两次手术。
  这位从小在农村长大,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的商业硬汉,即便独自在黑暗中哭泣,却依然心怀光明。无论外界评价如何,任正非都坚信“高科技企业以往的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促进廉政建设,减轻被审计单位的负担,更好地综合利用和合理调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成本,各单位应加大审计项目送达审计力度,同时要注意讲究送达
去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辽阳石化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寄望辽阳石化继续做强做优做大,当好共和国“种子队”和国有企业“种子队”,特别强调“国有企业要改革创新,不断自我
期刊
1984年9月我由学校教务处调到统战部工作,至今整整20年了.rn在这20年的工作中,值得我欣慰的是:经过努力工作,多方协调关系,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已为几十名统战对象解决了工作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某种角度讲,低油价是一场严冬,也是一次剔除泡沫、自我革新的契机.rn被高油价掩盖的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综合成本高等弊病,在低油价下纤微毕现,倒逼企
期刊
一、生命之源,离枯竭还有多远?rn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在一些地方“拼资源换增长”的错误发展观的指导下,水荒,正一步步向我们逼来.2004年12月27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受国务院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内,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快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势在必行。所以要建立以下三方面的财政政策,更好地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一
近日,希杰在马来西亚的L-蛋氨酸工厂投料开始商业化生产,由该厂生产的L-蛋氨酸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DL-蛋氨酸相比较,其相对生物利用率高出20~40%.rn希杰集团生物科技部部长说:
期刊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依法治国方略的能否实现,这要求国家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尤其是重视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目前农村土地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许多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日渐突出。为了继续顺利推进城镇化,同时又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完善土地征收的法律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征收;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和谐社会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
我们按照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把开展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探索.在深入调研、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山东省成立了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三十五忽然过去,一炷香,泪眼透清纯;一时间无物赠友,一张纸,峥嵘岁月文……几抹春晖几缕风,缠缠绵绵,醉醉醒醒;十年松荫一朝果,酸酸涩涩,茫茫沉沉.”这是潘岳在自己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