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dfhdfr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标本60例及临床病理资料,CD34-PAS双重染色证实VM存在,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3例标本中存在VM。低分化子宫内膜癌中VM出现的机率高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P=0.001)。VM组的手术病理分期比无VM组高(P=0.013)。VM组有更高的转移率(P=0.003)。结论子宫内膜癌组中存在VM,是高度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基础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了解郴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与季节消长。方法采用诱蚊灯诱蚊法对居民区、公园、医院的蚊虫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主要调查到5种蚊虫,分别为淡色库蚊
竖井边坡中风化土形成软弱层,稳定性差。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木梁钢筋砼档土板锚固技术,坡顶截水、坡底排水综合治理,效果较好。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绿脓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衡阳市南华大学附一医院临床分离的199株绿脓假单胞菌,采用K—B法检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