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生命观念,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wy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分别从五个角度出发,结合个人教学经历浅谈如何树立学生的生命观念:建构模型,理解生命结构;探究实验,了解生命过程;开发课程,体察生命深刻;实践活动,感悟生命价值;课题研究,丰富生命认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属性的基础课程,传统生物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带领学生认识生命过程、掌握生命活动规律,更直接地说就是让学生在了解人体构成和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进一步走进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世界,认识整个生物界的客观规律,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建构模型,理解生命结构
  生命结构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以一言而蔽之”。引导学生通过搭建所讲授生物课程的相关模型,不仅仅能够利用这些实物更加直观地表现认识对象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生命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生命观念。
  与生物课堂相关的模型有很多,比如在讲授到“细胞的基本结构”一单元时,学生理论上认识了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但是每种生物的细胞组成不尽相同。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并记忆这些不同的细胞构成,笔者设计了很多拼图,对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进行模型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些细菌、蓝藻、支原体等微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它们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和核仁,所有的遗传物质集中在拟核上,而它们的细胞器有且仅有核糖体这一种。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大型液泡,从而总结出动植物共有的细胞器有哪几类。
  通过这个构建细胞模型的过程,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模型的直观表达还能够帮助他们轻松认识掌握生命的基本活动单元。可以说建构模型,理解生命结构是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二、探究实验,了解生命过程
  实验是生物这门自然科学不断迸发生命力的源泉,安排实验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客观需要,也是生物这门学科的本质要求。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生命过程,树立生命观念。
  比如在讲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相关内容时,涉及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等概念,还包括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的这一经典生物实验。笔者按照在生物实验指导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带着学生在生物实验台上取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临时装片后分别在显微镜下进行多次观察,记录细胞最初形态和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接着在细胞载玻片上滴入清水,再次观察记录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速度和最终形态。这样经过不断地重复实验,可以近似得出蔗糖溶液的浓度为多少时可以导致细胞“缩水”致死而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蔗糖溶液的浓度为多少时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平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找到答案,同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命过程。
  三、开发课程,体察生命内涵
  生物科学虽说是一门自然学科,但与其他人文类学科息息相关。因此,在生物讲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对生物课程做适当拓展,将传统人文精神糅合进去,而不是将生物科学以一个没有人文温度的自然科学形象呈献给学生。
  比如在讲到“种群与群落”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在此安排了一节室外课,带领着全班同学绕校园逛了一圈,认识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和动物,介绍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并及时引入相关的人文知识和典故。走到学校行政楼处时,学生看到了一排枇杷树,果子还没有成熟,笔者就提到苏东坡先生的一首七言绝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学生对诗中的杨梅、荔枝非常熟悉,但对“卢橘”知之甚少。其实这里的卢橘并不是指某一种橘子,而是指眼前的枇杷。它属于蔷薇类植物,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有“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的盛誉。走到學校的荷塘旁边,水面上正有白天鹅和黑天鹅戏水,荷叶下还有红、白、黑鲤鱼游来游去,突然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一句话,“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时,就学校池塘整个生态圈而言,还可以教会学生区别“群落”和“种群”两个概念。
  如此在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之外,添加一些有趣或者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比如饮食文化、文学诗词、名人典故等等,不断地丰富生物教学的内涵底蕴,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也了解一些相关文化。可以说开发课程,体察生命内涵是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
  四、实践活动,感悟生命价值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物课堂,生物教师应该和校方积极协调,组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每次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命现象感悟生命价值,这不仅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
  在讲到“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个单元的内容时,笔者在校方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带领着班里学生组织了一次集体出游。参观考察了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个园林,它被规划设计为多个各具特色的小园林。笔者就带领学生考查记录每一个小园林的生态环境特点,对比分析每一个园林内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大小,动物类群的种类和数量大小,以及各个园林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每一个园林内的动植物都构成一个局部生态链,可引导学生绘制园林对应的生态链,并尝试说出每一个物种在整个园林生态平衡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价值。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学生进行一次野外考察,在人类干预较少的生态圈更能体验到生命的神奇和价值。因为开展实践活动、感悟生命价值是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五、课题研究,丰富生命认知
  以上这些课堂内容的设置都是从观察生物现象出发,进而得到一些比较直接的生命体会,但是很多生物现象值得学生进行深思和钻研,需要通过小组形式的课题研究找寻导致这些生物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才能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生命认知,树立生命观念。
  比如在讲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节内容时,笔者就给出了几个课题,包括水资源状况的研究,陆地沙漠化的研究,退耕还林的理由,草原狼该不该全部猎杀等。笔者带领学生从课题选择、开题论证、过程指导、数据整理到实验报告撰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最后笔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由于实际地理因素和知识储备等因素限制,学生多通过查文献资料和相关新闻报道为课题收集资料,并通过整合和推演得出最终结论。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让学生熟知课题研究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更是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可以说开展课题研究、丰富生命认知是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价值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生物核心素养需要得到每一位生物教学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艾尾凤.新课改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考,2018(15).
  [2]王柱华.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给教育教学管理造成了阻碍。作为管理者要重视这些问题,从创新与发展的视角,提出解决的方案,并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行积极的实践。在管理工作中,既要督促教师和学生,也要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需求特点出发,对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进行创新改革,使之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中学教育 管理教学管理 管理效能  伴随着时代的
《〈新青海〉校勘影印全本(9册)》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骆桂花教授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19 年8月出版,全书500多万字,4107页.《〈新青海〉校勘影印全本》对民国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教育现代化和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着重就其改革之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发展视域 初中数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科技领域的创新变革,以信息化技术引领的新时代已然到来,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其本身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时至今日,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初中数学教学在这个背景下应积极变革,改善教学状
为进一步验证实验室铁精矿深选降磷效果的试验指标和精矿过滤的改善程度,为梅山铁矿二期扩建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依据,由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马鞍山矿山研究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要回归学生立场,超越点状思维、线性流程、经验定势。高中数学教学要成为过程数学与结果数学的“耦合体”,成为表象学习和抽象学习的“耦合体”,成为学生感知与思维的“耦合体”。教师要树立整体性观念,建构整体性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整体视域 课程内容 构建实践  真正能够促发学生感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是整体性、结构性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寓德于教。教师可通过挖掘蕴含在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联系现实,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 德育 实效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又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本任务,同时,加强对学生
摘要:听、说、读是语言基本技能里的三大支柱,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回归语言应用的本真,极力打造有质量的英语课堂,开展“听说读”三效合一的学习模式,以聆听先行、充分模仿、反复跟读的方式,让学生在“用”英语的过程中“学”英语,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读 三效合一  听、说、读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培
本文通过对洪山殿煤矿鲤鱼塘井田的38个节理观测点和54条断层资料的数理统计,结合显微构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以及勘探线剖面的复原,恢复了该区三期古构造应力场,预测了可能
摘要: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以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介绍物理学科前沿知识,在情境教学、深入学习、理性思考过程中实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高
今年以来已出现了两次媒体因错误引用有关部门材料和负责人谈话受到公开指正的事件。其一,2004年10月28日一家信息网转首都某电视台报道说,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