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重金属中毒的工艺调控方法与对策

来源 :净水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中毒后,活性污泥的代谢活性会迅速下降,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效能会显著降低,严重时造成系统崩溃.中部城市某一污水处理厂发生活性污泥重金属中毒事件后,针对污泥中毒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取增加曝气量、控制进水量、调节污泥回流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投加外碳源等综合应对措施,可快速恢复污泥活性,使系统正常运行.文中对该事件中活性污泥重金属中毒特征和污水处理厂采取的工艺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为我国污水处理厂应对类似事件,维持稳定运行提供有效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对某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调研,结合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管网配套严重不足、污水处理厂出水普遍超标等现状问题,对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建设模式、投资运营主体结构、运营机制等进行分析评估.针对经费少、主体多这两个主要矛盾,本着有效、可行的原则,提出了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供排水一体化的体制目标建议,从体制和机制层面为完善、优化城镇污水处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并指导下一步本地区城镇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监管和分步实施.
针对北方某S开发区S污水厂出水总氮居高不下导致减产运行,外部水量无法完全处理的问题,对S污水厂的设计工艺和3年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现场调研,诊断了S污水厂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进水中工业水占比和污染物浓度均超过设计值、系统内回流比不足、两座二沉池串联运行是主要原因,提出了分步实施的技改优化方案,采取改造AO生物池功能分区和优化碳源投加点等措施实现了旱季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再通过增加一体化超磁深度处理设备和恢复两座二沉池并联运行方式,使S污水厂雨季时实际处理水量接近10000 m3/d,实现
山地城市地形坡度大,排水管道落差大,流速快,需要设置消能设施,普通的跌水井无法满足短距离、大高差的消能需求.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并介绍了折板型消能竖井的工艺构造与计算方法,并以四川省某市污水干管工程为例,阐述了折板型消能竖井的设计要点.项目设计污水管径为DN1000,一节点处上下游高差为8.55 m,进水管设计流速为1.55 m/s.设计采用长×宽=3 m×3 m的矩形折板型消能竖井进行水流消能,折板设计长×宽=1.5 m×1.5 m,间距为0.8 m,折板正下方设计直径为30 cm的通气孔用于通气与检修,
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Python的爬虫,用来爬取拉勾网数据资源.针对想要的信息数据进行定向爬取,对爬取到的信息进行存储、数据清洗及可视化分析.最终得到全国范围内招聘Python工程师的公司以及相关的待遇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