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规划中的微历史街区问题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历史街区的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已经日趋成熟,而有些片区似乎不能使用同样的定义和规划方法——它们是“微历史街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却不具备被保护的历史价值,它们容纳着大量的人口,拆迁和重新规划一直是个难题。以虹镇老街被拆除并新建瑞虹新城为例,笔者讨论了这类区域的现状、定位、问题和策略,借助较为成功的喀什老区改造项目经验,希望能够探讨出一定的解决方法和基本设想。
  关键词:微历史区域;老街;保护性规划;城市更新
  1.微历史街区的定义
  近几年,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对历史街区的关注越来越多,也诞生了很多非常经典的建筑作品,在上海最为著名的成功案例就是新天地和田子坊,其他地区也纷纷效仿。但是在城市进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那些非常尴尬的地区,它们具有悠久的建筑历史,但是似乎又不具有非常需要留存的价值,它们建筑密度大,到处是加建建筑,但是它们同样是人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城市肌理的组成部分。笔者将它们称为“微历史街区”。它们是城市规划中无法绕出的问题。
  2.微历史街区——虹镇老街
  2.1虹镇老街的历史
  虹镇老街便是微历史街区的一个典型性例子。它的周边是天镇路、沙虹路、虹关路、天德路等。虹镇老街曾今是由古时的虹浪形成虹安镇,简称虹镇,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清初虹安镇一带是乡民赶集和交易集中的地方。1953年秋,飞虹路一居民家使用土灶不当而燃火,大火烧毁周边棚户一千余间。当时的提篮桥政府发动社会各界进行捐款,捐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我们见到的虹镇老街的建筑群主要是50年代以后的建筑,间或有一些20年代初期的建筑。
  2.2虹镇老街拆迁前的情况
  在虹镇老街上,建筑大多是2~3层的不规则房屋,建筑密度较大,人口密度也持续增长,房屋结构简陋,失修率很高,因此生存条件很恶劣。在1992年时进行了一定的统计,那时候,虹镇老街地区各类房屋建筑面积总计达到月130万平方米,居民总数25800户。至2005年底,已完成10000余户的居民动迁工程。
  因为地方小,很多住房也同时被租出去给外来打工者,所以私房加建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我们之前的调研中,会发现很多20m2左右的房子里居住着三口之家或是更多。私房加建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大部分居民会在屋顶上加建出小阁楼或是卫生间。加盖建筑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防火以及抗震,因为完全没有经过结构计算,只是凭借居民一点经验而已,而且所用材质一般是废弃的木板、铁丝网、钢条、瓦楞板等,抗震能力差,而且很多都是易燃材料,一旦着火,火势必然会连成一片很难扑灭。
  虹镇老街形成了自有的商业体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固定店面的商家,大多沿已经扩建的安丘路两侧而行。而第二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是流动的商业小摊贩。在提供几乎所有必要生活物资的同时,这些市场也提供了谋生的机会,使得这片区域发展成了独立半封闭的经济社区,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
  2.3虹镇老街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虹镇老街建筑已经被拆除,新建瑞虹新城项目,该项目功能定位以居住和商业为主。居住楼大多为高层建筑,并配有大量的商业娱乐和商务用房。虹镇老街的影子已经被完全抹去了。现在从地图上看瑞虹新城已经基本完工,只有少数老房子街区还保留着。
  2.4拆迁重建策略的反思
  这样的老城区既是一笔宝贵的、独特的历史遗产,也是一个沉重的现实负担,它们和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历史街区性质完全不同。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但却没有到达历史保护街区的程度,从虹镇老街的历史来看,目前主要的建筑都是建于50年代之后,對很多研究历史建筑的學者来说,这短短的六十年历史是没有很多的价值的,整个街区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数量也不是很多,且散落分布在整个片区中。
  但是笔者认为就这样放弃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区域的存在价值并不应该以其建筑的历史价值来判断,而在于它是否保留了一定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千篇一律的住宅楼真的比原来的棚户区更加能够代表这个城市吗?《北京宪章》提出旧城的改造和更新应该遵循新陈代谢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部推翻旧房子盖新楼,也违背了城市更新的原则。
  整个虹镇老街地区被完全拆除,首先就是露天市场的消失,由集中正规的菜市场取代,价格必然会大幅度上涨。经过笔者调研,露天菜市的价格大概只有超市的70%左右。在此处住宅区建成以后,必然会有大量人口回迁,低收入人群仍然占有一个相当的比重,他们会很难适应改变后的物价,并且失去流动摊贩带来的就业机会,带来生活困难的问题。再者,很多住户因为住房面积过小,所以很难补到足够的面积来回迁住房,这会导致住户的不满和不配合。最后,如果这片地区完全消失,变成了标准的住宅小区,那么这块地就失去它原有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3.微历史街区改造的成功案例分析——喀什老城区改造项目
  微历史街区的改造和规划是非常困难的,而新疆的喀什老城区项目却非常的成功。喀什老城区是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具有典型古西域风格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在这些建筑中,喀什老城区仅有37栋优秀民居具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其余民居大部分是文革时期居民自发搭建的,老城核心区的自建房面积达到84万平方米,居住着六万多户近22万居民,这种情况和虹镇老街极为类似。在喀什,私搭乱建的土木结构房屋由于是居民自行建设,施工质量没有保证,缺乏抗震设施,集中连片的危旧房屋有28处,因为喀什地区位于南天山地震带与西昆仑山地震带的结合部,喀什市被列入中期地震危险区。同时由于巷道狭窄,建设缺乏规划,老城区的供排水、通讯、消防、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但是老城区居住的维吾尔族居民,因受传统习俗影响,守土恋家的情结十分浓重,老城改造项目的难度前所未有,要考虑资金、地域、区位、人际关系、风俗、习惯、观念等各种因素。笔者曾经听过此项目的主持者王小东院士讲述,在改造过程中,采用的是“一对一设计”,只要有一户表示不满意,认为住房面积减少了或是形式有所改变,工程就会无法进行下去。   最终经过很多次与居民和政府的磋商后,提出了“微循环,渐进式,多元化”的改造思路,采用“原址回迁和原址加固”的方法,以保证拆后重建房屋既抗震又保持原貌为主要目的,同时充分尊重住户的意愿,在旧房拆除前就与房主签订协议,由政府出资帮助他们代建房屋主体结构,以确保抗震效果,而房顶、门窗等部分由房主根据个人喜好用木料制作和雕刻,以保证房屋外型和内部充分体现维吾尔族传统建筑风格。在改造建筑的同时,部分区域出现了低收入阶层缺乏谋生网络和民族工艺品出现商品化的趋势,建筑师注意保留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乐器制作等手工艺,城区内有乐器巴扎等商业区域,让当地的居民可以就业。
  喀什老城区改造的成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民意和当地习俗。第二,让居民参与到改建过程中,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第三,对原有居住区的肌理和建筑构造保护的十分到位。“保留”和“重构”让老城获得了新生,这些都值得建筑师好好深思和学习。
  4.总结和设想
  喀什老区改造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但是这种模式是非常难以复制的:首先喀什老城区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价值较高,再者国家对此项目非常重视,拨款很多。但是对于上海大量的微历史街区,做出这样大规模的改造是非常不现实的,从资金上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困难了。上海的类似街區,动迁成本极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街区本身形成了独立封闭的社区,不仅仅是用作居住,更加是一种谋生手段和社会习惯。建筑师拆掉的改掉的不仅仅是房屋,更是他们过去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对这种微历史区域进行规划改造的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改进居民的生存状态,除去基本的例如防火防震等生存隐患。在这基础上尽力保留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和生活方式。
  所以笔者提出这样一个可能的初步规划策略:首先,根据基本的防火疏散和道路标准,重新对片区的道路网格进行梳理,保证最低限度的安全问题,在这过程中可能会拆除一定数量的旧建筑。然后,根据整个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所需的商业区域进行规划,留出一部分空间给之后有可能自发形成的流动商业。对片区内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进行勘察,将这些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修复,尽量改造成类似田子坊性质的公共区域,同时公共区域向街区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保证原有的低收入者能够有稳定的生活。最后,对剩下的居民住宅进行整合,并对居民意愿进行访谈调研,如果还想居住于此处的旧宅中,则由居民和开发商共同负担,效仿喀什改造项目,遵循“原址加固,保留风貌”的原则,只建设基本的建筑骨架和抗震结构等,由居民自己完成剩下的装饰性建造。如果不愿意继续住在此地,则有开发商买下地块重新按原样建设后出售。
  虹镇老街已经成为了历史,也许很快就会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上海最为常见的高楼大厦,然而这样的微历史街区在上海还有很多处,它们在拆迁与否的夹缝中生存,在贫穷和历史的夹缝中生存,而寻求这些区域的规划和改造方案也遠远没有结束,它们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更需要建筑师的耐心和智慧。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应用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当下计算机应用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安全储存与利用,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隐患,确保计算机信息储存的安全,必须要努力的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的相关对策,如果采取有效的举措确实维护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不被泄露,促进互联网时代更加,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与进步,尤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带来了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和提升,自动化技术所对应的很多产品以及产品的功能都在逐渐完整完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作为我国工业生产设备的重要供给者,其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强弱。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稍作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期刊
摘要:PLC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其特点是能够在编程的基础上实现内部信息存储。目前,PLC控制技术的应用功能比较普遍,如计数、定时、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和算数控制等。在工业自动化应用中,PLC控制技术被普遍运用于通信、运算、控制、诊断、编程和处理等。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PLC控制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PLC控制技术;运用  1 PLC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平台得到了一定的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电气自动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为此,本文将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价值分析入手,对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安装技术进行概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安装;问题解析  1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现状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快,其自身功能也越来越多,当代智能化建筑的关键技术就是电气设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正在稳步前行,机械制造工艺也应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当时受到传统机械工艺的影响,传统制造要求显然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制造需求。故此对象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进行研究能获得较好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入手,系统的分析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希望借此机会为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参考资料。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精密加工  为让现代科
期刊
摘要:工业水平直接反应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而机械制造能力则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机械制造能力代表着国家的综合生产能力。现代社会各类机械设备的功能与种类越加丰富,各种新奇的制造要求层出不穷,这便对机械制造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挑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已经在机械制造行业当中普及开来,其不仅能够使得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得产品质量和精度越来越高。本文对电子自动化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环境带来了污染,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将生态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因此,电除尘器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有关电除尘电气控制的自动化设计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创新状态,以便于在提升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企业节约能源,增加经济收益。  关键词:电除尘:电气控制;自动化设计  电除尘控制自动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除尘器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同
期刊
摘要:相较于普通的施工工程,在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非常多,做好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顺利按时完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本文对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措施,对从事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而推动我国市政工程机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城市内建筑的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高层建筑,而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加衍生出来的问题有很多,而所有问题中建筑屋面的渗漏,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缩短了建筑的使用时间。本篇文章从两方面分析了工程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一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二是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屋面防水;细部节点;压预处理  建筑的屋面防水一直是行业没有解决的难题,降低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出现屋面渗漏的原因有
期刊
摘要:现场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教学方法之一,《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在实施现场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整理教学思路,合理分配教学内容,细化改革考核评价方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真正做到“学做合一”。  关键词:现场教学;教学思路;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案  一、现场教学的重要性  1.现场教学的定义  现场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和学员同时进入企业或仿真实训基地,通过对企业真实的现场或仿真的实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