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假单胞菌CZ菌株定殖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Z能分泌包括碱性磷酸酶在内的抗病毒蛋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本文利用抗生素利福平逐级诱导获得抗药性标记菌株CZ-rif,生测试验显示:野生型和抗药型菌株的发酵上清和粗蛋白液对TMV的体外钝化效果均大于90%,无显著差异。灭菌和非灭菌的根际土拌CZ-rif菌液后盆栽烟苗,取根际土在含抗生素的平板上检测定殖菌量,结果显示,CZ-rif能够在烟株根际土壤中有效定殖,第31天在灭菌土中的定殖菌量为4.3×104 cfu/g,显著大于在非灭菌土中的定殖菌量6×103 cfu/g,在叶面上的定殖菌量显著低于根际土壤。叶面喷施CZ-rif菌液后24 h接种病毒,对TMV-GFP的预防效果为4585%。田间试验中喷淋菌株发酵稀释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效为42.02%。此外,水培试验显示生防菌发酵液对烟草幼苗具有促生作用。总之,荧光假单胞菌CZ能在烟草根际定殖和促进植株生长,叶面喷施能钝化TMV并抑制其初侵染,可以研发防治病毒病害的生物制剂。
  關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荧光假单胞菌; 定殖; 促生
  中图分类号: S 43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688/j.zwbh.2019501
  Abstract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Z can secrete antiviral proteins including alkaline phosphatase to inhibit the infection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The resistant strain named CZ-rif was obtained by inducible screening and culture with antibiotic rifampicin. Both wild type and resistant strain could produce antiviral proteins to remarkably inactivate TMV in vitro with an efficiency of above 90%, 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lonization experiments by planting tobacco in sterilized or unsterilized soil mixed with CZ-rif bacteria, the population of colonizing bacteria in rhizosphere soil was checked by using the colony-counting method on plates with antibio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Z-rif could colonize the tobacco-planted soil. The population in unsterilized soil was 4.3×104 cfu/g, higher than that in sterilized soil (6×103 cfu/g) at 31 d. The population on the tobacco phylloplan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oil. Spraying bacteria could suppress TMV-GFP infection by 45.85% at 24 h. In field experiments by showering with bacteria fermentation, CZ had an inhibition effect of 42.02% against plant viruses. Furthermore, in water planting experiments, CZ fermentation broth could promote tobacco plant growth. In conclusion, P.fluorescens CZ could colonize the tobacco rhizosphere to promote plant growth, and inactivate TMV to suppress virus initial infection, showing the potential as a biological agent.
  Key words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olonization; growth-promoting
  1989年-1991年第一次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指出,我国烟草上发生的病毒病害有16种[1],2010年-2014年第二次侵染性病害调查时,病毒病种类上升至25种[2]。病毒病已成为烟草上的毁灭性病害,常年高频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登记在烟草上的抗病毒剂有盐酸吗啉胍、混合脂肪酸、氯溴异氰尿酸、甾烯醇、宁南霉素、嘧肽霉素、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壳寡糖、超敏蛋白、寡糖·链蛋白。近年来,α-氨基膦酸酯化合物毒氟磷以及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甲噻诱胺获得农药登记,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3]。
  抗病毒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种:1)通过钝化病毒和封闭侵染位点来抑制病毒的初侵染;2)通过干扰病毒蛋白的合成和病毒粒子装配来抑制病毒增殖和扩散;3)通过提高寄主防御酶活性和激活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4]。但是,由于植物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且病毒对植物细胞具有绝对寄生性,病毒一旦在植物体内完成侵染,就会迅速扩展,无药根除。对来自真菌、细菌和植物的天然抗病毒活性物质进行鉴定和分离,创制基于天然产物结构的新型抗病毒剂成为研究热点之一[3]。随着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显,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能抑制多种土传病原真菌、卵菌和线虫;还能改善植物营养促进生长,因而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5-11]。荧光假单胞菌的作用方式有两种:1)定殖于植物根际,在幼根表面形成保护层,降低病原菌侵染机会[12],同时产生水杨酸、脂多糖、嗜铁素等物质,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13-15];2)产生抗生素、嗜铁素、细胞壁降解酶等拮抗物质,直接抑制根际病原菌的生长[16-19]。
  模式菌株CHA0、Pf5、Cab57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荧光假单胞菌含有编码典型抗生素的4个基因簇:2,4-二乙酰基藤黄酚(2,4-diacetyl phloroglutinol, Phl)、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 Prn)、藤黄绿脓菌素(pyoluteorin, Plt)、氢化氰(hydrogen cyanide, Hcn)[20-22]。荧光假单胞菌M18菌株中含有1-羧基吩嗪(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 PCA)和藤黄绿脓菌素两种抗生素合成基因[23-24]。2P24菌株含有抗生素2,4-二乙酰藤黃酚合成基因[25]。FD6菌株中含有硝吡咯菌素、2,4-二乙酰藤黄酚、藤黄绿脓菌素、嗜铁素、氢氰酸和蛋白酶等抗菌物质的合成基因[26-27]。全基因组为有益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提供了依据[28]。
  前期研究中,发现荧光假单胞菌CZ菌株能分泌包括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在内的抗病毒蛋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初侵染[29-31]。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获得AKP蛋白,生物测定显示该抗病毒蛋白稳定性强,对TMV的LD90为0.285 0 mg/mL。作用机制主要为体外钝化病毒和封闭初侵染点[32]。应用中,是以抗病毒蛋白钝化病毒抑制初侵染,还是以活菌定殖促生防病为宜,尚需验证。
  本文通过抗生素利福平诱导筛选培养,获得抗性标记菌株CZ-rif,确认其抗病毒活性后,检测其在烟草叶面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和促生防病效果,以期为种子包衣和菌剂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生防细菌、病毒、烟草品种及侵染性克隆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Z菌株,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三生NN烟Nicotiana tobacum ‘Samsun NN’、本氏烟N.benthamiana、普通烟‘NC89’ N.tobacum ‘NC89’,TMV-GFP(清华大学刘玉乐教授馈赠)。
  1.2 菌株抗药性标记
  采用利福平(Rif)进行抗药性标记。将CZ菌株在L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活化,挑取单菌落转入含利福平5 μg/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28℃、200 r/min培养16~24 h后,在含利福平5 μg/mL的LA上划线培养,挑取单菌落转入下一个浓度梯度中,依次经过含利福平10、20、40、80、120、160、200 μg/mL的LB中诱导,直至筛选到稳定生长的抗利福平200 μg/mL的突变菌株[33]。与野生型比较,记录突变菌株CZ-rif的培养性状。
  1.3 抗病毒物质的提取
  将在LB中30℃、150 r/min培养48 h的CZ和CZ-rif菌液,10 000 r/min离心10 min去菌体,为发酵上清。发酵上清于95℃水浴10 min灭活蛋白,为蛋白失活液。4℃条件下,向100 mL发酵上清中缓慢加入硫酸铵(56.1 g)至最终浓度为80%,轻轻搅拌溶解后4℃静置过夜,10 000 r/min离心20 min,得上清与沉淀。上清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Da的透析袋透析,冷冻干燥后用10 mL PBS溶解,为去蛋白上清。沉淀用10 mL PBS缓冲液(0.01 mol/L,pH 7.0)溶解后,放入透析袋中透析过夜除去硫酸铵,冷冻干燥后用10 mL PBS溶解,为粗蛋白液[34]。
  1.4 抗病毒物质对TMV的抑制效果
  取TMV感染的烟草病叶1 g,于液氮中充分研磨,加入40 mL PBS后滤去残渣,为病毒接种液。
  将发酵上清、蛋白失活液、去蛋白上清、粗蛋白液分别与等体积病毒接种液混合;以等体积的LB与接种液混合作为发酵上清和蛋白失活液的对照,以等体积的PBS与接种液混合作为去蛋白上清和粗蛋白液的对照。静置15~20 min后,采用半叶法在三生NN烟叶片的左侧摩擦接种抗病毒物质与病毒的混合液,右侧接种相应的对照。每株接种3~4片展开叶,每处理4株重复。接种后喷清水去除石英砂,26℃培养4 d后调查枯斑数,按以下公式计算抑制效果[32]。
  抑制率=对照单叶平均枯斑数-处理单叶平均枯斑数对照单叶平均枯斑数×100%。
  1.5 抗药性标记菌株在根际土壤和叶面的定殖及对TMV-GFP的防效
  取烟田根际土样,进行灭菌和非灭菌处理后,将CZ-rif菌液按1%的比例分别添加到土样中,混匀后装入8 cm小花盆中,植入5叶期烟苗,每处理4盆,置于温室中,隔日浇水。于0、3、10、17、24、31、38、45、52、59 d,称取1 g根际土于2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振荡漂洗30 min,取20~100 μL涂抹于含利福平200 μg/mL的LA平板上,28℃培养16 h后,在菌落计数仪上测定目标菌量,以cfu/g土样表示[35-37]。
  将菌液喷洒于盆栽的7叶期本氏烟上(每株10 mL),置于28℃、相对湿度60%~80%的温室中培养,隔日浇水。一部分植株于0、3、8、13、18、23、30 d,剪取5 g叶片于2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振荡漂洗,取100 μL涂抹于含利福平200 μg/mL的LA平板上,28℃培养16 h,以cfu/g鲜叶计数目标菌量。另取部分植株于喷洒菌液后1 d,摩擦接种TMV-GFP病汁液,以喷洒培养基为对照,每处理4株重复,接种后4 d调查侵染斑数目,计算对病毒的预防效果。   1.6 CZ菌液对病毒病的田间预防效果
  将CZ菌液用水稀释15倍,菌量為106~108 cfu/g(现配现用),采用喷淋法进行病毒病预防试验。普通烟‘NC89’移栽时第一次施药,间隔7~10 d,再连续喷淋2次。每处理设置4次重复,每重复25株,每株50 mL。以喷施0.5%香菇多糖水剂4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为药剂对照。于末次施药后10、20 d各调查1次病情,每小区调查全部烟株[38]。按下式计算预防效果,对各处理防治效果采用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软件,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应级数)调查总株数×9×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100%。
  1.7 CZ菌株对烟草的促生效果测定
  平皿滤纸法萌芽试验:向9 cm的平皿中加入0.3 mL CZ发酵上清和3 mL去离子水,以0.3 mL LB培养基和3 mL去离子水为空白培养基对照,以3.3 mL去离子水为清水对照。混匀后铺一层滤纸,每皿点种100粒,4皿重复,用封口膜封口后,26℃培养9 d,统计发芽率并称量百芽鲜重。CZ发酵上清稀释15倍后浸种48 h,种子包衣时再包裹菌体粉末制备包衣剂,采用平皿滤纸点播法测试发芽率。
  水培法促生试验:向盛有550 mL霍格兰氏营养液的培养盒中加入20 mL CZ发酵液,以550 mL霍格兰氏营养液和20 mL LB培养液为LB培养液对照,以570 mL霍格兰培养液为空白对照。取长势一致的四叶期烟草幼苗,洗去根土插入培养孔中,每组8株,3次重复。每日添加去离子水10 mL,26℃培养14 d,观察幼苗根冠生长并称量植株鲜重[39]。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药性标记菌株CZ-rif的性状及对TMV的抑制活性
  野生型菌株经Rif抗性诱导后,获得稳定的抗性标记菌株CZ-rif,其在平板和斜面上的生长性状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提取发酵产物,利用半叶法测定对TMV的抑制效果,如表1所示,CZ的发酵上清、去蛋白上清、粗蛋白液、蛋白失活液对TMV的抑制率分别为96.13%、0%、91.76%、28.96%。CZ-rif的抑制效果分别为96.91%、0%、10000%、66.67%,显示二者的发酵上清、粗蛋白液均有良好的钝化作用,利福平抗性筛选不影响菌株的抗TMV活性。此外,菌株的蛋白失活液仍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说明起抗病毒作用的除了大分子蛋白类,还包括非蛋白类物质。试验效果如图1所示。
  2.2 CZ-rif菌株在烟草根际土壤和叶面中的定殖及对TMV-GFP的防效
  由图2结果可知,CZ-rif在非灭菌土中0~3 d内由4.72×106 cfu/g急剧下降至1.916×106 cfu/g,降幅达59.41%,这可能与非灭菌土中微生物种群复杂且互相制约有关。第31天之后种群趋于稳定,定殖菌量为6×103 cfu/g土样。而在灭菌土中,0~3 d内由9.04×106 cfu/g上升至2.76×107 cfu/g,升幅达205.31%,可能是没有土著微生物竞争,种群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但随后菌量下降,第17天下降至1.952×106 cfu/g,第31天有一个小高峰;之后种群趋于稳定,定殖菌量为4.3×104 cfu/g,菌量水平明显高于非灭菌土中的菌量。
  由图3结果可知,喷施菌液后0~30 d,菌株在烟草叶片上种群动态呈下降趋势。0 d的菌量为3.025×107 cfu/g,第3天急剧下降至3.225×106 cfu/g,降幅达89.34%,第13天下降至3.48×105 cfu/g,随后趋于平稳,第30天的定殖数量为2×103 cfu/g鲜叶。前期菌量急剧下降可能与淋溶浇水有关,也说明菌株在叶面不易定殖。
  2.3 生防菌培养液对烟草病毒病的田间预防效果
  普通烟NC89自移栽时采用CZ培养稀释液喷淋预防病毒病,以喷施0.5%香菇多糖水剂400倍液和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为对照,结果见表2。末次药后7 d调查结果显示:CZ处理的发病率16.00%、病情指数2.89,显著低于清水对照的发病率31.33%和病情指数7.76,防治效果为62.76%,高于对照药剂。末次药后21 d调查结果显示:各处理发病率均明显上升,CZ处理的发病率8682%、病情指数27.68,显著低于清水对照的发病率98.00%和病情指数47.74,防治效果为4202%,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相当。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喷淋生防菌培养液对烟草病毒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4 菌株对烟草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由平皿滤纸法萌芽试验看出,LB培养基、清水对照和CZ发酵上清3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为100%,但CZ处理(发酵上清与清水1∶10混合)中种子萌芽更健壮;第9天时,CZ处理百芽鲜重为0.15 g,略高于LB培养基对照(0.09 g)和清水对照处理(0.10 g)(图5),显示CZ对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试验中还观察到CZ发酵上清或LB培养基与清水1∶1混合处理时,种子不萌发;1∶5混合处理时,种子发芽率100%,发芽势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高浓度的发酵上清对种子萌芽有抑制作用,适当浓度才会促进种子萌发。在种子包衣中,进行生防菌发酵上清浸种及包裹菌体粉末处理,其发芽率与常规包衣种子无显著差异。
  烟草幼苗在添加CZ发酵液的培养液中培养14 d时,幼苗的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均优于LB培养基和空白对照处理(图6)。CZ处理的幼苗其根系发育粗短健壮、侧根较多,单株平均鲜重(2.12 g)明显高于LB培养基(1.13 g)和清水对照处理(0.85 g),说明CZ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类对多种病、虫、草害具广谱性抑制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目前,荧光假单胞菌活芽孢制剂(PD20151707, PD20090002, PD20140874)已登记用于防治作物青枯病或小麦全蚀病。源自M18菌株的申嗪霉素原药已登记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40]。美国西北农产品公司的荧光假单胞菌D7菌株能抑制雀麦草Bromus japonicus Thunb. ex Murr.、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等杂草,可用于大田或草坪种子生产中。生防菌的有效成分为活体,加工比化学药剂更为复杂。研究表明,加工成微生物松脂基植物油悬浮剂,较粉剂更稳定,生防效果更持久[41]。
  荧光假单胞菌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主要是促生防病,其在植物根部定殖,产生植物保护素、木质素和糖蛋白,诱导与抗性相关的水解酶和氧化酶类,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抗性[42-44]。此外,其还能利用难溶性磷酸盐,通过解磷作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植株体磷含量,促进植物根系发育,从而抑制根际土壤病原菌[45-46]。磷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作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性。土壤碱性磷酸酶可催化有机磷化合物水解为无机磷,是土壤内源无机磷的主要来源和磷素循环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的荧光假单胞菌CZ菌株能产生活性代谢物碱性磷酸酶(AKP)钝化病毒和提高植株抗性[31]。CRISPR/Cas是一种高效、简便的基因编辑技术[47],利用这一系统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在电转后未能筛选到AKP基因突变菌株,尚不能确认AKP在菌株抗病毒活性中的分量。开发应用中,考虑使用活菌制剂。
  荧光假单胞菌除了分泌胞外蛋白抑制植物病毒外,还能促进烟株生长和提高抗性。菌株在作物根际或叶表面的定殖能力是其发挥拮抗促生作用的关键,构建绿色荧光标记菌株或筛选抗生素抗性标记菌株是研究根际促生菌定殖规律的有效途径。张亮等构建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质粒,通过电转法获得带GFP标记的荧光假单胞菌PEF-5#18,制成生防菌泥炭后施入番茄根际,观察到菌株能在根表、根内及茎内定殖,有效控制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番茄枯萎病并增加植株鲜、干重[9]。本文通过抗生素逐级诱导法筛选到能在含利福平培养基上生长的标记型菌株。在温室盆栽试验中,标记型与野生型菌株的發酵上清和粗蛋白液均能有效抑制TMV初侵染(图1、表1),且菌株能在烟草根际有效定殖并促进植株生长。叶面中的定殖菌量明显少于根际土壤中,说明根际环境更利于菌株的定殖。与喷施培养基对照相比,叶面喷施菌液后1 d,对TMV的预防效果为45.85%(图4),之后定殖菌量较低,失去对TMV的预防效果。推测CZ抑制TMV的主要机制是形成生物膜,阻碍病毒侵染。形成生物膜是细菌定殖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作物根表形成的微菌落是生物膜形成的一种形式。例如非黏液型野生型P.fluorescens CHA0只有少许菌落可以黏附到根表,而突变的黏液型菌株CHA211和CHA213M在植物根表能形成密集的菌落层,在土壤中的生存能力也增强[48-49]。
  田间试验采用菌株发酵稀释液(106~108 cfu/g)喷淋处理烟株,末次药后7 d对病毒病的防效为62.76%,高于对照药剂;药后21 d的防效为42.02%,与对照药剂相当(表2)。说明在发病前或初期,喷淋生防菌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初侵染,可以开发为防治病毒病的生物制剂。适当浓度的CZ发酵上清能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浸种包衣处理不影响萌芽(图5、图6)。
  综上所述,根际促生细菌P.fluorescens CZ能在烟草根际有效定殖,促进作物生长和预防病毒侵染,可进行菌剂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贤朝, 王彦亭, 王智发. 中国烟草病害[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 王凤龙. 中国烟草病害图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
  [3] 吴剑, 宋宝安. 中国抗植物病毒药剂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 2016, 46(11):1165-1179.
  [4] 何海燕, 张丹, 李斌. 真菌提取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 22(1):167-172.
  [5] 闫小雪, 张力群, 杨之为, 等. 调控基因gacA在荧光假单胞菌2P24防治土传病害中的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34(3):272-279.
  [6] 刘九成, 张伟, 吴小刚, 等. 荧光假单胞菌2P24中retS对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合成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13, 53(2):118-126.
  [7] 孙广正, 姚拓, 赵桂琴,等. 荧光假单胞菌防治植物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 草业学报, 2015, 24(4):174-190.
  [8] 李, 刘娜, 郑丽博. 荧光假单胞菌植物病害防治及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11):3693-3697.
  [9] 张亮, 盛浩, 袁红, 等. 荧光假单胞菌PEF-5#18防控番茄枯萎病的定殖机理[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33(5):658-666.
  [10]董国菊, 马冠华, 肖崇刚. 荧光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机制及控病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39(2):115-120.
  [11]尤杨. 荧光假单胞菌Sneb825诱导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8.
  [12]BARAHONA E, NAVAZO A, MARTNEZ-GRANERO F, et al.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F113 mutant with enhanced competitive coloniz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d biocontrol activity against fungal root pathogens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77(15):5412-5419.   [26]常琳, 李倩, 童蕴慧, 等. 生防细菌FD6的鉴定及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作用机制[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6):487-492.
  [27]常琳, 肖琦, 童蕴慧, 等. gacS基因在荧光假单胞菌FD6防治番茄灰霉病中的功能分析[J]. 园艺学报, 2014, 41(4):681-686.
  [28]杨毅, 李治, 高玲霞, 等. 荧光假单胞菌抗生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8):100-106.
  [29]吴惠惠, 王凤龙, 申莉莉, 等. 一种细菌蛋白CZ控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作用机理初探[J]. 植物保护, 2008, 34(3):74-77.
  [30]SHEN Lili, WANG Fenglong, SUN Huiqing,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n antibiotic protein produced by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rain CZ with inhibitory effect to tobacco mosaic virus [J]. Crop Protection, 2012, 42(6):334-337.
  [31]SHEN Lili, WANG Fenglong, YANG Jinguang, et al. Control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by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Z powder in greenhouses and the field [J]. Crop Protection, 2014, 56(2):87-90.
  [32]SHEN Lili, LI Fangfang, JIAO Yubing, et al. Cloning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n antiviral protein from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Z and its antagonistic activity 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 [J]. 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27(1):144-148.
  [33]杜立新, 馮书亮, 曹克强, 等. 枯草芽孢杆菌BS-208和BS-209菌株在番茄叶面及土壤中定殖能力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7(6):78-82.
  [34]申莉莉, 王凤龙, 董小卫, 等. 荧光假单胞菌CZ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其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1):48-51.
  [35]冯莉, 张玲华, 田兴山. 荧光假单胞菌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S2):537-539.
  [36]张清霞, 吴小刚, 张力群, 等. 荧光假单胞菌2P24调控基因突变体定殖能力和生防效果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 2008, 24(1):40-46.
  [37]张鹏, 秦嗣军, 周文杰, 等. 荧光假单胞菌对樱桃根系呼吸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19):3857-3865.
  [38]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烟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GB/T 23223-2008[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39]刘笑玮, 秦元霞, 袁莲莲, 等. 两株根际促生细菌对TMV的生防作用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 2018, 24(6):78-85.
  [40]张穗, 陈海霞, 杜兴彬, 等. 申嗪霉素作用方式及其与稻田常用农药混合使用后对药效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31(1):1-4.
  [41]郑彩华, 徐晓莉, 刘勤冬, 等. 微生物松脂基植物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103609556A [P]. 2014-03-05.
  [42]DIYANSAH B, AINI L Q, HADIASTONO T. The effect of PGPR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nd Bacillus subtilis on leaf mustard plant (Brassica juncea L.) infected by TuMV (Turnip mosaic virus) [J]. Journal of Tropical Plant Protection, 2014, 1(1):30-38.
  [43]MURPHY J F, REDDY M S, RYU C M, et al. Rhizobacteria-mediated growth promotion of tomato leads to protection against Cucumber mosaic virus [J]. Phytopathology, 2008, 93(10):1301.
  [44]DASHTI N H, ALI N Y, CHERIAN V M, et al.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in combination with a mild strain of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associated with viral satellite RNAs to enhance growth and protection against a virulent strain of CMV in tomato [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2, 34(2):177-186.
  [45]刘辉, 吴小芹, 任嘉红, 等.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的溶磷特性及其对杨树的促生效果[J]. 林业科学, 2013, 49(9):112-118.
  [46]李辉信, 虞丽, 闫小梅, 等. 一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及其应用:103146610A [P]. 2013-06-12.
  [47]段开放, 邓雨明, 彭其胜. 运用CRISPR/Cas9系统编辑细菌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学报, 2018, 38(2):421-427.
  [48]年洪娟. 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49]BIANCIOTTO V, ANDREOTTI S, BALESTRINI R, et al. Mutants of the biocontrol stra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HA0 show increased ability in biofilm formation on mycorrhizal and nonmycorrhizal carrot roots [J].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2001, 14(2):255-260.
  (责任编辑:田 喆)
其他文献
冯梦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苏州人,曾在福建省寿宁县当过4年知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七品县令”。  冯梦龙的一生主要是搞文学创作,做官只做了4年。他十几岁时就考中了秀才,但后来始终考不中举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冯梦龙57岁那年。实在没办法了,他就去补了一个贡生。贡生不能做县令,只能做官吏中的吏,于是冯梦龙就去了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做训导,在当地工作了4年,得到上司赏识并被举荐给皇帝。但此时的
摘要:利用真菌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链格孢菌、镰刀菌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可选用于培养水稻干尖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和培养时间对水稻干尖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水稻干尖线虫;真菌;培养  中图分类号:S 432,45    水稻干尖线虫现称贝西滑刃线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寄生线虫。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水稻
我通过搜索引擎作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以“互联网 ”为关键词的新闻信息约1亿条,以“人才 ”为关键词的新闻信息约7450万条。在一些地方,似乎某项工作不“ ”一下就算落伍,都不好意思说是创新;似乎只要“ ”一下,工作立马就有量的飞跃甚至质的提升。  其实,有些“ ”只是为跟风而自戴的高帽。事还是那么一回事,但写上一个“ ”,就能掩盖一些陈旧的缺点,在颜值上变得新潮、时尚。其实认真品析就不难发现,很多带
态势一多名涉腐党员干部主动投案,反腐形成有力震慑  2019年11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审查调查栏目通报称,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坤涉嫌违纪违法,已自动投案,目前正在配合吉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  2019年2月公布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共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2019年以来,主动投案的案例也不断出现,其中包括秦光荣、刘士余等原省部级“
摘要  为了解常规管理条件下对广东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年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及珠江三角洲的早、晚季稻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控制措施下稻田中综合草害指数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推荐剂量的除草剂不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危害,特别是在早季需要辅以人工措施对稻田杂草进行管理。稻田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化学除草剂成本低,水稻种植者目前仍可以通过更换除草剂品种和
摘要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 (Ashby) Dowson引起的甘蔗重要病害。2017年在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蔗区的甘蔗上发现疑似白条病的病害。从病株蔗茎中分离得到圆形,凸面,光滑,有光泽,黄色的细菌菌落。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分离得到的细菌为该病害的病原菌。使用16S rRNA基因、gyrB基因和rpoD基因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BLAST
1982年5月8日,邓小平宴请美国副总统老布什  乔治·布什(老布什总统)入主美国白宫的时间为1989年至1993年,这也是邓小平逐步淡出中国政治生活的时期。然而,老布什却是邓小平在美国政界私交最好的朋友之一。老布什是唯一一位与中国三代领导人有过交往、保持友谊的美国总统。他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他的“中国情结”世所周知。“与邓小平的合作是一种享受”  1974年夏,老布什任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
眼睛疲劳,是因为眼睛持续看近处,睫状肌长期紧张的结果。长时间使用眼睛而造成用眼过度,是眼睛疲劳的一大主因。视疲劳的三大危害  视疲劳可致疼痛。眼睛长时间聚焦造成疲劳,由此产生“疲劳毒素”,神经细胞受到相应的侵害,使其功能活动低下,对颈部、肩部的肌肉运动的控制失调,引起肌肉张力增高,当这种紧张长期不能缓解时,相应部位就会出现慢性疼痛;枕神经穿过颈部诸肌及肌膜,故当颈过伸、扭转或肌肉痉挛收缩时,刺激神
摘要 禾谷鐮孢分生孢子定量接种是研究作物抗禾谷镰孢的必要手段。本试验利用绿豆(mung bean, MB)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lmethyl cellulose, CMC)液体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禾谷镰孢,比较两种培养基对禾谷镰孢产孢效率的影响;并用两种培养基诱导分生孢子制成相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对75个玉米家系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检测不同培养基所产分生孢子致病性差异。结果表明,CMC培养
摘要 为研究豆科作物除草剂精喹禾灵对人工栽培的甘草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甘草的安全性,在调查田间杂草种类及基数的基础上,对三年生甘草种植田进行了不同剂量10%精喹禾灵EC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甘草田间杂草共62 种,隶属于19 科43 属。相对多度在30%以上的优势杂草有2 种,相对多度在10%~30% 内的优势杂草有8 种,其中菊科杂草苣荬菜对甘草植株的危害最为严重,其相对多度达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