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分析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共同难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下,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互联网+”的创业热潮,而大学生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互联网+时代下应该如何进行自己的择业就业。我们将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求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出路。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
  1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1.1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屡创新高,2016年毕业生高达765万。而备受大众追捧的主要是IT、通讯、电子、金融服务等行业,其中2016年近三成应届毕业生签约互联网行业。[1]由于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则渐渐趋向平稳,沿海城市人才较为饱和,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条件较为艰苦而招不到人才,导致人才分布极度不均匀。因此,每年毕业季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根据新华网《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地区、基层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另外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发现,2016年应届毕业生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开始青睐一些新一线城市。[1]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倾向于选择跟网络有关方面的行业进行就业,如新媒体、各种文化产业。
  1.2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现状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全国立刻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2014年约有21万毕业生选择进行了创业。其中大多数创业毕业生选择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做电商或者微商等。[2]2015年选择创新创业人数更多,仅北京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有接近四分之一是灵活就业,即自主创业或者选择自由职业。根据调查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要为硕士生,而且创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领域。[3]不过与2015年相比,2016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下降,由2015年的6.3%降低到3.1%。[1]据悉,目前很多大学生创业里面都融入了互联网+的元素,如“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等。
  2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
  2.1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区发展不均衡、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社会传统观念、学生自身素质不过硬等。
  (1)目前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府对志愿服务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大学生都给予学费补偿代偿等。但由于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只有极少数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一些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甚至出现人才过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或政府却难招到合适人才。
  (2)从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持续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了毕业季各新闻媒体的高频词汇。然而,高校招生人数增加了,但是相应的教学资源却配套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部分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预期需要。[4]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教育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够协调,没有正确做好高校自我定位。此外,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对针对准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是由学院的辅导员来兼任,而很多高校没有对辅导员进行系统性以及专业化的培训,造成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们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3)由于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或基层这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去磨砺自己。大学生对自己定位过高导致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大城市、好单位往往是趋之若鹜,而对小城市或者中小企业、基层单位不愿意屈就。而由于自己能力方面有限,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研究表明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往往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错位,他们的这种与市场化用人机制相悖的传统就业观念,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择业与就业。
  (4)自扩招以来,大学慢慢趋向了通才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很多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缺乏技能或技能不满足职业需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缺乏实务技能的培养造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学校开设课程与市场需求有所滞后造成。
  2.2互联网+时代下创业影响因素
  在互联网+时代下,很多大学生选择通过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行自己的创业。根据《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自2011年到2015年从1.6%上升到了3%,但是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为5%左右。而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三大风险因素分别为“缺少资金”、“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市场推广困难”。[5]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又缺少创业方面的专业指导,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而且一些大学生由于抱有侥幸心理,盲目跟风别人进行所谓的“互联网+”创业,但是自己连互联网+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结果导致创业计划快速流产。
  3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
  3.1政府方面
  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的优惠政策,但绝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西部及基层发展情况,多有畏难情绪。政府须創新宣传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以确保毕业生能准确解读并及时了解政府鼓励大学生到西部或者下基层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有意向的大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西部建设中去。
  3.2学校方面
  学校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内部专业设置以确保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同时,学校应该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学校跟企业达成联合培养协议,培养出适合社会或企业需求的人才。以工作职业培训代替教学式培养,实行半模拟企业经营模式。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如合理开设SIYB课程,设立创新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及赛事,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要加大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及培养,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此外学校也要创新就业指导方式,如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为尚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6]   3.3学生个人方面
  学生个人在校期间应注意加强自我行为能力培养,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在校期间除了要搞好自己的理论学习还要注意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同时还要通过自己在校期间参加的活动慢慢培养待人接物,做人处事的方法技巧。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获取对自己有利的教育信息。目前“互联网+教育”进行的如火如荼。学生可以很便捷地在网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对于准备创业的学生更要及时通过各种政府门户网站关注当地相关部门最新发布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只有既迎合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又巧妙结合自己的创業计划的创业者才可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4总结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就业是民安之根本,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更方便真实地了解了企业、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也更容易做出自己的就业或者创业选择。相信通过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网报告:2016年毕业生创业比例同比下降一半[R]中国日报网(全文)[R]网易新闻2016-05-18[2016-10-06]
  http://news.163.com/16/0518/20/BNCGCHLQ000146BE_all.html#p1
  [2]刘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
  [3]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出炉[R]新华网,2015-01-18
  http://www.tj.xinhuanet.com/news/2016-01/18/c_1117810857.htm
  [4]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07)
  [5]PCPOP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有5%,剩下95%到底缺什么?[N]网易手机2016-09-23
  http://mobile.163.com/16/0923/16/C1LODOA70011802A.html
  [6]西安日报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指导[N].网易新闻2016-07-13
  http://news.163.com/16/0713/05/BRR323TI00014AED.html
  [7]海峰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R]科学中国-中国网2014-03-31
  http://science.china.com.cn/2014-03/31/content_31958482.htm
  [8]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_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02)
  [9]李亚慈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理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从国际贸易方面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也产生了一定会的影响,要求我国在低碳经济下能够进行适当的国际贸易战略调整。本文就低碳经濟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就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战略调整的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规则;重塑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投标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投标竞争中取胜,制定合理的投标报价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报价是工程投标的核心,如何确定合理的投标报价,是能否中标的关键。而在工程投标活动中的投标报价往往是左右中标与否的关键点甚至是唯一点,而报价的依据又主要涉及到:熟悉合同条款及技术规范、现场考察、收集投标信息、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报价分析与决策等内容。另一方面,加强投标报价的管理也是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各地区绿色建筑激励政策,首先选取一些代表性省份的典型政策进行简单汇总,随后搜集全国各省份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的数量和可执行情况,并对政府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如何推广绿色建筑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激励政策;财政补贴  一、典型省份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汇总  北京市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按建筑面积给予奖励资金;绿色生态示范区奖励资金基准为500万元;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
期刊
【摘要】黑社会性质犯罪和腐败往往相伴而生,相辅相成,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两驾马车。腐败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利益输送满足了腐败的物欲贪念。本文从相互影响层面入手,将二者关系归纳为互利共生关系并进行一定分析。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腐败;互利共生关系  腐败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社会上同时并存的两种现象,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的“双恶马车”
期刊
【摘要】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是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求我国政府能够从经济法着手,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但是就目前我国经济法视野下消费者保护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特别关注。本文就经济法视野下消费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经济法;消费者保护;问题和对策  引言  在经济法视野下,消费者是社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主体,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期刊
【摘要】马加爵案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其适用死刑的刑罚极刑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用刑法理论来分析,主要分析该犯罪行为的基本构成、刑事责任合理性以及刑罚轻重。  【关键词】社会危害性;死刑;刑罚  十多年前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一起连环杀人案件震惊了整个中国,当凶手归案伏法时,我们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人性的险恶,也为这位正当大好年华的23岁的高带材生感到遗憾。事隔多年,现在再用刑法理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增长,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受到极大的关注,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88快速增加到2015年的0.462,已超过国际警界线0.4,收入不平等现象凸显。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教育差异的指标,并在模型中加入影响收入分配的控制变量,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缩小教育差异能改善收入
期刊
【摘要】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强有力得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为房地产业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但目前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业自身的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建议政府要正确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土地及住房进行双轨制管理,同时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  【关键词】城镇化,房地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房地产业对新型城镇化起到前所未有的
期刊
【摘要】农业经济产业化,主要是指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往市场经济体制加以转变的过程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实际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业产业链服务为其纽带,对各项目的筹备、规划、生产、加工、流通、仓储以及销售等进行统筹考虑,落实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市场化运行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文章围绕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
期刊
【摘 要】中国是平板玻璃产量大国,占据全球平板玻璃市场全球需求的50%。2013年10月,国务院将平板玻璃行业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中国平板玻璃的产能过剩属于阶段性产能过剩,其生产工艺、玻璃生产企业的高负债杠杆以及行业分散等因素,均加剧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控制产能过剩、加强环保、鼓励兼并重组以及走出去的政策,将有望改变行业未来格局。  【关键词】玻璃行业 现状 国家政策 发展趋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