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和血浆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采集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其中31例同时采集脑脊液,测定脑脊液及血浆部分凝血纤溶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脑脊液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含量、D-二聚体(D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形成和纤溶功能异常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检测对血栓性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复发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临床不多见,两次发病间隔25年者,国内尚属首例报告[1].患者,男,41岁.因腹泻后复视4天,四肢无力1天于2002年4月10日入院.病后咀嚼无力,无呼吸困难,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Ⅸ基因在第六外显子23384-23387 bp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9)在我国北方人群脑血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本文探讨环孢霉素A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及大鼠颈总动脉灌注环孢霉素A乳剂,比较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及乳酸和乳酸脱氢酶的生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后感觉皮层PKCγ和PKCδ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电刺激FN预置性神经保护作用产生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电刺激小脑顶核模型,分别在电刺激后即刻(0h)、1d
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架桥是否有利的争议仍在继续[1].为探讨颅内外血管架桥治疗颈动脉系统T IA的效果 ,我们回顾性地了分析本科近1年来,因颈动脉系统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TI
锁孔(Keyhole)手术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因其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笔者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14例鞍区肿瘤,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
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4.2%~56%[1,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随着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广泛应用,腔隙性脑梗死(LI)的检出率逐渐增
英国后殖民小说并没有像中英重要文论家所说的那样返回到英国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从中心文化移向边缘文化.边缘化运动是英国后殖民小说的主要特征.
每一天,我们去忙碌我们的事业,互相从身边经过,互相注意或不注意对方的眼神,互相想给对方打招呼或不打招呼,我们四周声音喧哗,四周是荆棘,是喧嚣,每个人都讲着我们祖先的语言。有人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