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呼气相薄层MSCT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 后肺部气体潴留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1例allo-HSCT后患者行低剂量呼气相仰卧位、俯卧位肺部MSCT扫描,检查患者肺部有无气体潴留病灶,利用GE工作站测定气体潴留区域 (呼气相肺部CT值≤-700 HU) 占全肺体积百分比,并进行评分,得出体积分数。对不同体位病灶检出率用Mc Nemar检验,对测得的体积分数进行秩
【机 构】
:
100049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影像科|100049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100049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影像科|100049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影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呼气相薄层MSCT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 后肺部气体潴留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31例allo-HSCT后患者行低剂量呼气相仰卧位、俯卧位肺部MSCT扫描,检查患者肺部有无气体潴留病灶,利用GE工作站测定气体潴留区域 (呼气相肺部CT值≤-700 HU) 占全肺体积百分比,并进行评分,得出体积分数。对不同体位病灶检出率用Mc Nemar检验,对测得的体积分数进行秩和检验。
结果仰卧位扫描发现8例气体潴留阳性 (25.8%) ;俯卧位扫描阳性15例 (48.4%),其中双体位均示阳性7例,仰、俯2种体位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P=0.039) ;2种体位测得体积分数仰卧位得分13分,俯卧位得分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37,P=0.001),俯卧位对气体潴留敏感度较高。
结论allo-HSCT后临床上出现慢性排异反应患者进行呼气相薄层MSCT肺部检查,应加扫俯卧位,不仅可以更敏感地发现双肺下叶前段气体潴留病灶,并且可以初步评估气体潴留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X线、超声两种筛查方法对社区女性乳腺癌检出的价值。方法8234名社区妇女参加乳腺影像初次筛查,包括乳腺X线检查 (8232名) 以及超声检查 (8231名),分析影像筛查的召回率、活检率、癌检出率,采用行×列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乳腺X线摄影、超声以及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检出的敏感度。结果256名妇女被召回,召回率3.11% (256/8234),其中117名分别行穿刺活检 (
目的探讨新双源CT双能虚拟平扫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 (SPN) 评估中替代常规真实平扫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7例SPN患者行双能平扫和增强扫描。双能增强扫描图像经双能软件处理后,生成虚拟平扫图和碘分布图。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虚拟平扫图和真实平扫图CT值、噪声、信噪比、SPN直径;以真实平扫为标准,评估虚拟平扫图的图像质量分值、钙化显示,并以CT值强化值≥20 HU判定为恶性结节,评价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MR体素内不一致运动 (IVIM) 序列的成像特点,及与正常宫颈间IVIM序列参数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宫颈癌患者和26例宫颈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的MRI资料,宫颈癌诊断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宫颈正常组患者经临床和MRI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该序列采用双指数模型。测量宫颈癌组和正常宫颈组患者的标准ADC、慢ADC、快ADC和快ADC分数值,并进行
目的初步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胸部影像资料,病初4例摄X线平片,其中3例复查,3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4例病初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质浸润和间质改变,其中实质浸润累及双肺3例。病程中复查3例,影像表现变化较快,与临床表现一致。CT检查表现为双肺中内带实变和磨玻璃密度影,肺门和纵隔淋巴
目的应用MR DTI技术研究放射学孤立综合征 (RIS) 患者在常规MRI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 (NAWM) 是否存在异常。方法收集RIS患者27例 (RIS组),同时选取16名年龄和性别均与RIS组相匹配的常规头颅MR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健康志愿者 (正常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及DTI横断面扫描。测量受试者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压部以及额叶白质、枕叶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 (FA) 值
目的探讨乳腺数字X线摄影管电压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 选择手动曝光模式,分别在钼/钼 (Mo/Mo) 、钼/铑 (Mo/Rh) 、铑/铑 (Rh/Rh) 3种阳极靶∕滤过组合下,采用25、28和31 k Vp 3种管电压以32~ 140 m As范围内的14个管电流值对CIRS 015乳腺模体曝光 (相当于50%的腺体和50%的脂肪、压迫厚度为4.2 cm的乳腺) 。记录每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