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工作概况及成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叙述了青岛农业大学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取得的部分成绩。
  关键词: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成果
  G649.29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200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创建青岛校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青岛农业大学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十一五”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5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6项,省部级课题203项。目前,学校在研科研经费2.03亿元。“十一五”以来获得发明专利12项,选育植物新品种3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78年以来学校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曾多次对学校克隆牛、仿生农药等科技成果给予报道。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学校在仿生农药、动物克隆技术、菌根及海洋真菌、农作物和果树育种、动物繁育、植物保护、旱作农业、农业挖掘机械、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加工、天然活性物质、农业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青岛农业大学就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80年代首创全国夏玉米大面积超千斤栽培技术,90年代又创造了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和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技术,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粮油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新的世纪,学校根据大农业的发展态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十一五”以来,学校有39项科技成果向社会转让推广,其中向企业转让1项新型农药生产技术、5个玉米杂交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合计转让金额2162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及下属各区市、利津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署了科教兴农的合作协议,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通过与涉农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与政府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举办科研对接会以及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科技服务的区域延伸到新疆、贵州、安徽等地。学校曾多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在多年的农业推广工作中,青岛农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克隆牛技术的研究
  克隆牛技术是山东省教育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青岛农业大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于2001年11月3日和11月6日分别做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成活健康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该项成果创新点是:(1)发明了“点击去核法”,提高去核成功率和重构胚的发育率;(2)改进了胚胎培养系统,显著地提高了克隆胚胎质量,有利于克隆技术的产业化开发。2003年10月8日,我国首例玻璃化超速冷冻体细胞克隆牛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犊牛诞生,10月29日,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自繁后代又成功诞生,证明了牛克隆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该成果于2001年12月26日获山东省教育厅高等院校优秀科技成果特别奖;并被评为2001年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2002年9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小麦品种青麦6号
  “青麦6号”被列为山东省、青岛市主推小麦品种,是山东省近十年来育成的唯一旱地小麦品种,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小麦良种直补品种,2010年在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2000亩试验田,创造了平均亩产过600公斤的纪录。
  三、抗旱高产优质花生鲁花11号
  鲁花11号是青岛农业大学以花28为母本,534-211为父本,杂种F1用激光诱变,于1988年育成。199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运用杂交和激光诱变的育种方法育成新品种,是育种方法上的创新。该品种不但丰产性好,而且抗旱性突出,抗病性强,后期不早衰,综合性状优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目前该品种是北方花生主产区主栽品种之一。
  四、青农 105、青农8号、LN1、LN3等玉米新品种
  青农 105、青农8号、LN1、LN3是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培育的高产玉米品种,是能够明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玉米新品种。新品种在抗病性和抗旱、丰产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其中,“青农105”的首要优势就是对有“玉米癌症”之称的玉米粗缩病有极强的抗病性。 “青农105”单产平均在700公斤左右,在理想的肥水和管理水平下,亩产能达1000公斤以上。
  五、草莓新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草莓作为高效农业种植项目备受欢迎,也是国内外发展最快的水果之一。为继续发展我国的草莓产业,青岛农业大学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草莓研究课题,并获得多项科技奖励。近年来,通过承担农业部“948”项目“国外草莓新品种的引进”课题,从不同国家引进诸多鲜食及加工草莓品种,进行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成功建成众多鲜食、加工草莓开发基地,为社会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培育推广了鲜食草莓品种“甜查理”、“佐贺清香”、“给威塔”,国际市场急需的出口草莓“卡玛鲁沙”、“托泰姆”、“钱德罗”、“哈尼”、“森格纳”,珍稀四季甜草莓“钻石”,观赏红花草莓“粉红”等。
  六、雙孢菇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
  双孢菌菇又称为洋菌菇,是目前唯一进行全球性栽培的食用菌。青岛农业大学在山东省进行了双孢菌菇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开发总面积达108.8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开发,对发展山东省农村经济,扶持贫困地区、丰富城乡菜篮子、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活跃市场以及增加食用菌的出口创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七、4H-2型花生收获机的研制与应用
  4H-2型花生收获机是根据中国花生的种植与生长特点所发明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花生收获机械。已作为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七大农机创新项目”之一被推广应用。特别是随着花生覆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4H-2型花生收获机更加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
  八 、系列兽药产品
  青岛农业大学通过立足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研制生产出一系列三高一低(即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准高、药物疗效高和毒副作用低)兽药产品。其中瘟毒杀获得“最受农民喜爱的产品”是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良方;增免剂被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认定“其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获“山东省新兽药证书”;禽病杀星被譽为“细菌病的克星”。99年开发的“痢必治”是细菌、病毒性下痢的重型武器,特别是大肠杆菌病的杀手;消毒-99是消毒类药物的新星。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和谐消费思想的梳理,提出正确处理消费者主权与绿色消费关系、强化消费者社会责任、提高消费者消费素质、形成促进消费和谐的治理合力等政策建议。 Through
江苏省镇江市针对农村工作实际和无职党员的特点,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搭建无职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新平台,引导无职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目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设备的普及转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大数据传播与分享,快速的技术跟踪与应用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推进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从当今信息时代大背景出发,拆解出影响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因素模块,对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基本范式进行了述评,文章最后,提出了推进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策略手段。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因素模块;范式研究;策略手段  G
目前煤矿使用较广的三用阀试验台的连接套存在一定的缺点:操作强度大、辅助工序时间长、安全系数低;由于是利用三用阀左右阀筒的螺纹与连接套相连接,因此,使左右阀筒上的O型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UVB)对人上皮细胞(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建立UVB损伤人上皮细胞的模型,探讨损伤机理,为世居高原人群的罕见病高发提供病因研究
1 概述岩巷掘进机械化作业线有高档和普通之分,由侧卸装岩机配液压凿岩机和钻车组成的作业线称高档掘进机械化作业线,侧卸装岩机配风动凿岩机组成普通掘进机械化作业线,主要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与世界的关系自觉为人类的实践过程,把人的世界描绘成了因为人、为了人、创造人、制约人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显示了思维和存在否定性的统一关系,即思维和存在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性和内在矛盾的无限指向性。因此相应地形成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三重维度:构成思想的维度、思想的前提维度、前提的反思与批判维度,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表明了人类实践活动内在矛盾的无限指向性,所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一、品种来源宜香优3003系宜宾市农科所水稻室用宜香1A与宜恢300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二、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组合,全生育期151.4天,比汕优63长2~3天。株高111厘米,穗长26.2厘米,穗平着粒数181.5粒,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動对农业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加大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它的主要受众人群是农民。可是由于我国农民本身的局限性,许多新的信息技术他们并不了解,农业信息的传达并不到位。农民现在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媒介。现在我国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