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工况下环形燃料元件外包壳鼓胀爆破试验研究

来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环形燃料元件外包壳在压水堆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工况下鼓胀爆破温度和应变的经验关系式,为设计计算提供必要的输入,并初步评价其LOCA工况下的鼓胀爆破性能,在堆外对其开展了LOCA工况下的鼓胀爆破试验研究.在不同的升温速率和内压下,蒸汽环境中,以外表面红外加热的方式对环形燃料元件外包壳进行了鼓胀爆破试验.总结了试验得到的经验关系式,分析了试验中爆破温度和应变的影响因素,并将试验结果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出版的N U REG0630中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获得的试验数据可用于环形燃料的设计、计算和改进.
其他文献
采用C FD方法对燃料组件进行过冷流动沸腾数值模拟研究是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使用STAR-CCM+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结合壁面沸腾模型对管内过冷流动沸腾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壁面温度、主流温度及空泡份额的分布.基于实验结果对网格模型、湍流模型、壁面沸腾模型及相间作用力模型的参数设置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并非网格量越多结果越准确,加热面第1层网格的高度对结果影响显著.湍流模型和曳力模型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非曳力中的湍流耗散力及升力对结果影响较大.Li Quan或
目的 探究老年髋部骨折出院患者应用家居音乐康复操对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老年髋部骨折出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入院的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为标准分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试验组联合家居音乐康复操,比较康复效果?结果 手术后1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患者在Harris髋关节评分中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与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研究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放射科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到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66例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以后对所有患者均开展传统的摄影技术检查和X线摄影技术检查,并将最终的复诊结果作为金标准,研究数字X线摄影技术比传统的摄影技术的优势以及数字X线技术在放射科诊断当中的价值等。结果 ①66例疑似病例经过复诊确诊65例,经传统的摄影技术检出45例,经数字X线摄影技术检出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数字X线摄影技术检出的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目的 通过对比简列数据,研究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应用,并验证此项临床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累计在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间抽取具有高热症状的患儿80例,根据选取患儿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8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按人数均分为两组,抽取其中40例患儿为对照组,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余下40例患儿则作为观察组,选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优且具有一定实施价值,其效果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情
目的 通过对比简列数据,探析对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并验证此项临床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在笔者所在医院选取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斜疝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通过硬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按人数均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探究两种麻醉方式对于患者在手术中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气泡形状变化对两相流动和热质传递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像仪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生长和浮升过程中气泡的形状振荡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注气流量下气泡形状及其周围流场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流量对脱离后气泡的形状有着明显影响,在低流量下,脱离气泡逐渐由长椭球形转变为扁椭球形,而在高流量下,脱离气泡与生长气泡的聚合将导致气液界面大幅振荡.此外,振荡气泡对其尾流区内生长气泡形状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其会引起生长气泡所受惯性作用增强,进而导致气泡形状波动.
为验证计算流体动力学(C FD)方法在钠冷快堆失流事故模拟计算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针对快中子通量实验堆(FFTF),建立了包含冷池、热池、堆芯在内的全三维模型,其中堆芯组件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堆芯保留了盒间特征,各类隔板简化为无厚度面.失流事故下主要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C FD方法能有效捕捉冷池、热池以及盒间复杂的流动换热现象,堆芯最热组件的位置在瞬态过程发生了变化,热管段出口温度与实验值符合良好,装有温度测点的组件出口温度模拟值较实验值低.C FD方法仍需针对组件盒间进行相应的模型开发和验
欧洲用户要求(EUR)提出的有限影响准则(CLI)常被用于针对严重事故的放射性释放验收标准,由于EUR并未公开关于CLI相关环境影响系数的确定方法,国内相关机构对其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并给出了计算CLI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为了制定适合中国厂址的CLI,本文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CLI设计理念进行探讨,对CLI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CLI相关环境影响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确定的环境影响系数与EUR给出的相关系数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国内厂址
本文建立了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堆芯最优临界棒位搜索方法模型,设计并编程实现了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该算法以控制棒组棒位为输入,以临界偏离度、核热点因子、核焓升因子为目标函数,搜索出满足热工水力和安全限值的优化解集,为解决无硼控堆芯最优临界棒位搜索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充分发挥中子对磁灵敏、穿透力强等技术优势,利用加载磁场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技术研究核电站实际服役14年的阀杆17-4 P H不锈钢样品.结果表明,与不加磁场时相比,加载磁场条件下二维散射图谱呈明显各向异性,在散射矢量垂直于磁场方向上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利用多分散球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合原子探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衬度的增加降低了Cu析出物周围元素分布不均匀对散射的相对贡献,从而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获得Cu纳米析出物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