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陈铁军夫妇:革命精神不可灭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百合镇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瞻仰。烈士纪念碑碑座刻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广东开平人,生于1905年8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广东佛山人,生于1904年3月。1924年秋,她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铁心跟共产党走,她改名铁军。1926年4月,陈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和广州起义政纲起草委员会委员。当武装起义迫在眉睫的紧急关头,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当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最终失败。周文雍率领部分起义武装,与10多倍于自己的敌人奋战,杀出一条血路,撤離广州,辗转到香港,负责联络和安置撤到香港的同志。
   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东省委常委,与陈铁军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和组织。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在狱中,敌人以高官厚禄诱惑,他们不为所动;被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他们仍坚贞不屈。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这是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的经典台词,电影里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周文雍、陈铁军夫妇二人。
其他文献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冬,赵一曼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她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31年“九
黄大年,1958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参加高考,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1982年,黄大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   1992年,黄大年赴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1996年博士毕业后返回母校。1997年,经单位同意,他再赴国外从事研究。2009年12月,黄大年回归祖国,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作为我国深部
目的研究山姜素对盲肠结扎和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trol)组、CLP组、山姜素(alpinetin)40、80和160 mg·kg-1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ex,10 mg·kg-1)组,每组9只大鼠。CLP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后,大鼠通过腹腔注射alpinetin(40、80和160 mg·kg-1)和地塞米松(10
苏兆征,1885年出生在珠海淇澳岛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岁时到香港谋生,开启了在外轮做工的生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很快在中国海员中传开。苏兆征曾随船到过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进一步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经过情况,并有机会阅读新文化运动的书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1921年3月,苏兆征和林伟民等人倡导,在香港成立中华海员工会联合总会。1922年1月12日,在香港海员举行的大罢工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年生于波兰,1917年随父母来到中国。1931年在《京津泰晤士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奔赴南京、广州、武汉和山东台儿庄前线战场等地采访。在陕北和晋绥抗日根据地,他采訪过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也与群众广泛交流。   1939年,他撰写的《人民之战》一书在伦敦出版,以亲身见闻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后来,他离开中国,相继写